中山市石贺元名中医工作室:着眼疑难杂症,治疗患者病痛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中山
综合2024-08-13 11:37

“医学本就是跟疾病作斗争的,不论中医还是西医,解决病痛,造福百姓,就是好的医学。”来自中山市人民医院针灸及物理治疗科主任、中山市针灸学会副会长、医学博士石贺元表示。2023年,中山市市级名中医工作室“石贺元名中医工作室”成立,着眼疑难杂症,推广中医在日常医疗诊断中的应用,简化并推广“针药结合方”治疗常见病。

图片

石贺元博士正在给患者把脉。

病人称他“妙手神针” ,他说“治好患者是追求”

“石博,我最近总是偏头痛。”“石博,我的腰痛总是看不好。”“石博,我胸闷背痛很是难受”……在中山市人民医院针灸及物理治疗科石贺元的诊室,疑难杂症患者来这里寻求解决之道。

现场患者介绍,石贺元的就诊号总是秒光。说起石贺元的医术,病患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他是“妙手神针”。曾经一位病患因脊椎错位,手脚都不听使唤,被搀着进医院,一个月后经石贺元四次治疗,能自由活动。

有个37岁的女士,患右侧乳腺癌,经手术及放疗、化疗三个月后,突然出现头向右侧歪斜,颈椎也跟着右转了75度,医生诊断为痉挛性斜颈。她跑了广州及中山多家三甲医院多个科室就诊治疗,做了好多检查,各项肿瘤及颈椎相关检查皆未见明显异常,治疗也没效果。后来她找到石贺元,第一次针灸治疗时,头部当场就回正,经多次针灸治疗后痊愈。

55岁的刘先生(化名),长期反复胸闷伴肩臂疼痛及背痛加重伴抑郁一月余,曾去各大医院求诊治疗无效。后来找石贺元医生看病。石贺元首先考虑心脏疾病,但发现患者多次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未见明显严重异常,结合脉诊,排除心脏疾病,考虑颈椎病占主要影响因素,于是给患者数次针灸推拿后,患者痊愈。

有位70多岁的老人,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坐轮椅就诊,经石贺元治疗后,可自行行走,生活自理。这位患者特别开心:“太感谢您了,让我有重生的感觉。我终于可以和前些年一样去喝早茶,享受生活,我的孩子也可以安心在外工作了。”

还有一位患多年肩周炎的老人,经人介绍找到石贺元,经过6次治疗后痊愈;一位女性患者婚后5年不孕,多方求医无效,经石贺元施以中医药治疗一段时间后,顺利妊娠,产下一子,她特别感激医生的帮助,让自己终于成为一名妈妈。

不少疑难杂症,经石贺元治疗后,患者得到痊愈。病人口口相传:中山市人民医院有一名医生是“妙手神针”。这些年来,他的患者常是一人先来,然后一家人都来。2022年他获得了“南粤好医生”称号。而面对病人的评价和称赞,石贺元表示,专业水准的评价应是医者在达到自我要求的前提下,得到患者对疗效的肯定。也只有得到患者满意的笑容才能获得发自内心的欣慰。

图片

患者送的锦旗(部分)。

倡导“针药推拿并施” 擅长治疗疑难杂症

据悉,石贺元出生于台湾,大学毕业后于2001年至北京潜心研习中医,师从天津已故名老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公望教授。2009年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取得中医内科博士学位,2010年入中山市人民医院博士后工作站,2013年出站后留院工作,现任针灸及物理治疗科主任。他表示在中山找到了归宿感和奋斗目标,目标和心愿是要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

石贺元倡导“针药推拿并施”,擅长处理中医内科疾病、颈肩腰腿痛以及各种疑难杂症。他表示,自己求学经历相对较为全面,是中西药学学士、中医学学士、针灸推拿学硕士、中医内科学博士,中医各学科知识面还算较为广泛。加上在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指导下,他的治疗范围广,工作方向为中医全科,尤其针对疑难杂症。

其中,包括中医内科相关的脾胃病、肝病、肾病、情志病、老年病,还有肿瘤、妇科病、鼻炎、面瘫、带状疱疹及疑难杂症、养生治未病调理及脏腑功能紊乱引致的自体免疫性疾病等诸病。痛症包括颈肩腰腿痛、肩周炎、网球肘、背痛、全身疼痛不适等疾病。

石贺元介绍,自己从小就特别喜欢思辨,而中医学中有很多东西体现了思辨的精华,因此自己很喜欢中医,将穷尽一生时间去探秘了解中医学。

“但其实刚开始学习中医的过程是非常艰苦的。”因为针灸里最基本的概念——“经络及穴位”对于刚接触中医的他来说是陌生的,而针灸讲究扎针的位置、角度、深浅、手法、穴性及针方,根据不同的病种,对针刺的要求都不一样。

在跟随京津多位中医大师学习的那段时光,石贺元跟诊时认真观察手法,揣摩想法,休息时勤练针法。把自己的身体当成“试验田”,在自己身上试针,经过长时间的勤学苦练,人体三百多个大大小小的穴位,在他的心中如同一幅精准的人体地图,每一针落穴都游刃有余又不失精准。一起、一捻、一落之间,显于外、导于内,病人便感到无比轻快。

施针、运针、起针,这个过程对从事针灸事业十几年的石贺元来说,常常就是几秒的事。找他看诊的每一位病人,尽管再忙,他都会亲自“过手”,一切中药处方及针灸、推拿、正骨皆由他亲力亲为。他认为,要保持中医“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医德排第一医术就会精益求精,患者专门找自己看病,就是一种信任,要用心善待每一位患者,为他们治好病。

将岐黄针疗法首次引进中山 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除了在临床治疗方面得到患者信任,石贺元还致力于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和教导下一代医者。

2014年,中山市针灸学会成立,石贺元任第一届副会长。中山市针灸学会将中山市绝大部分有志于针灸事业的同道齐聚一堂。2019年,石贺元再度连任副会长。2020年,经石贺元提议中山市针灸学会召开岐黄针疗法专题培训班暨治未病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将岐黄针疗法首次引进中山市,并推广至中山全域。

据悉,岐黄针疗法发明人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振虎教授,其在黄帝内经的启发下研制出特殊针具——岐黄针。石贺元与陈教授结识于广州学术会议上,经亲身体验后发现,岐黄针疗法具有选穴少、起效快,疗效长、重复性高、疼痛少、不留针且安全等优点。

其后,中山市针灸学会再次召开岐黄针疗法高级培训班,并多次邀请讲师到中山各医院演示亲传。石贺元介绍,目前中山市各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已落实或学习岐黄针疗法,并普遍获得患者认同。

“针灸的传承与创新是分不开的,我常说汲古求真与去古存新,所谓的汲古求真就是在探索中医古籍时剔除糟粕求其本真,去古存新就是去除落后条件改用现代手段。求本真就是传承,用与时俱进的方法就是创新。”石贺元说,“但传承与创新必须始终以治疗疾病为中心,以恢复健康为目的,以简便廉验为特色。”

同时,依托中山市针灸学会,石贺元等一行中医专家会定时引入中医适宜技术,邀请省内外的专家或是学术继承人来到现场,为中山市的医师们进行理论培训及现场实操演练,并与学员们现场进行相互交流,为促进中山市中医适宜技术的普及发展贡献力量。

成立名中医工作室 传承传播中医临床经验

2023年,中山市市级名中医工作室“石贺元名中医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团队由中医药专家石贺元、工作室负责人陈惠珊、学术继承人陈悦、龙玎、黄春燕组成。石贺元希望通过成立工作室,传承及传播导师——已故天津首届名中医、国务院特贴专家刘公望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以及分享个人临床心得。他期望以实际行动,为中医药事业贡献一己之力。

工作室依托在中山市人民医院针灸及物理治疗科,在火炬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分部,不定期交流;遵循“治好病,把病治好”的宗旨。临床治疗按照患者病情需要,针药并施结合传统推拿正骨、灸疗、火罐等理疗方式,中西医有机结合,为患者服务。

图片

中山市市级名中医工作室“石贺元名中医工作室”成立。

优质医疗资源的紧缺,也让石贺元思考,如何培养和影响更多医者人才,这也是工作室一个方向。“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石贺元会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手把手教导弟子。他经常和自己的学生说,要通过自己真实的诊疗技术,让更多患者知道“中医真能治病,也真能把病治好”。

对于患者治病选择中医还是西医这个问题,石贺元认为不论中医还是西医,能和疾病作斗争,能解决病人的问题,就是好医术。而他在日常给病人治病时,会以中西医诊查结合中医治疗,再以西医检测来验证疗效。“作为一个医生,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将患者的病给治好,我们根据病症,该用西医用西医,该用中医用中医,不要耽误患者的就诊”。

曾有一位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向石贺元寻求帮助,在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后,他选择推荐患者用西药而不是中药。“即便是一样的疾病,面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所采取的治疗手段依旧不同,盲目地采取单种治疗手段,并不能为患者的病情带来较好的治疗”。

他也常常和徒弟学生们说,学习中医是为了治病,但学习中医切忌大包大揽,不能将患者所有病情的治疗手段都放在中医上,不能延误患者病情的发展与治疗,这是中医必须摸着良心面对的一个事情。西医发展至今,在许多疾病特别是流行病学领域中的影响作用是极大的,医生们都应该秉承着对生命充满敬畏的原则,在治疗的过程中做到中西医相结合,取其精华,为患者们带来更好的帮助。

在工作室,石贺元希望充当一个桥梁的角色,让不同医学专业得以连接,让医学知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得以实践。学习中医需要“悟性”,对于悟性不足的人,告诉他应该怎么使用中医技术;对于有悟性的人,告诉他中医是怎么想的。最后通往中医治病救人的康庄大道。

中山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斌飞表示:医院抓住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机遇,以传承为基础、创新为突破、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人才为本,为高层次中医药领域人才创造更优政策,立足中山、服务好湾区百姓。

文/侯玉晓 林茹珠 唐柳青 何嘉燕 杨子俊

推广

编辑:侯玉晓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