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机”到“无人战争”有多远?科幻小作者构思反战作品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4-08-16 10:26

少年科幻作者用笔尖“幻想”世界,也在用脚步勘探世界。8月12日起,为期一周的“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2024年公益夏令营活动持续进行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幻文学少年汇聚深圳,一起参与建构一台有关科幻文学的主题盛宴。这些天里,少年们“脑洞”大开,输出了许多关于未来世界的生动表达。

800x450_66be93ea0ef7c.jpg

800x534_66be93e9bd8aa.jpg

8月15日,科幻少年们实地走访华大基因、大疆等高新科技企业,亲身体验DIY小实验,感受微观世界中的科技力量。生物基因,无人驾驶……这些均是科幻作品时常关注和聚焦的领域,也是时常引发人们对科技伦理、科技价值进行反思的领域。在进一步感受生物科技、自动化科技的发展之后,夏令营营员们又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感受生命科技,智能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打开科幻创作的疆域和边界

当日上午,夏令营营员走进华大集团全球总部——华大时空中心。在这个办公、研发、科教、会展、运动、居住等多功能聚合,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化场景中,在“处处都是博物馆”的景象中,学子们感知了生命科学、基因科学的历史发展轨迹。在整个走访过程中,生命科学领域的各项前沿技术成果、多维度展示模型机、珍稀标本及生命科技演化史、工具自主发展史和华大发展历程悉数映入了学子们的眼帘。日新月异的生命科学技术,也是科幻作品选材的“富矿”所在,这次参观也让学子们有了新的创作灵感。

 

当日下午,营员们又前往大疆产品体验中心,近距离观察各种形态无人机,了解产品背后故事,发展历程及应用场景,解读工程师文化精神。他们玩转机甲,操控飞行,享受不一样的视角体验。在智能遥控下感受科技迭代的乐趣,也更进一步打开了科幻创作的疆域和边界。

 

科技发展进入“无人”时代,将会构筑什么样的未来世界?

 

有学子观察到,无论是生命科技的发展,还是自动化技术的进步,都在指向一个趋势,就是“人”所付诸的劳动和精力越来越少。这个新的认知,也使一些学子萌发了新的科幻创作念头。

 

“未来科技越来越看不到‘人’的影踪,从基因这个极其微观的层面就可以诞生和引爆很大的能量,还有就是无人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是越来越抹除‘人’的痕迹”,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翰林学校学生李泊辰透露了他的一个创作想法,如果这些“无人技术”最终被广泛应用到战争之中,那将会构筑怎样的一个未来世界?

“从‘无人机’到‘无人战争’恐怕也不遥远”,李泊辰进一步思考了一个“反战”主题的作品大纲——如果一个族群掌握了最新的“无人技术”,那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兵不血刃地发动战争,而被“降维打击”的一方就只能用他们的肉身来迎接和顽抗。“围绕这个主题来构思一个反战故事也很有意思。”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编辑:周正阳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