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群展:仲夏之梦
展期:8月16日—10月31日
地址:棱画廊 Hexagon Gallery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在约1590-1596年间创作的经典浪漫喜剧,故事发生在古希腊的雅典,年轻情侣相爱遭到阻拦决意私奔而误入精灵世界,于森林中展开奇幻、幽默、浪漫的一晚,在文艺复兴精神中提供了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探讨。
“仲夏之梦”通过梦境而探讨现实与幻象、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界限,戏剧化表现了生活或是一个梦的可能性。作为永恒矛盾的个体,需要日神精神般的理性的辩护,和酒神精神般的感性的积极欲望,在二者的不断平衡中达成和解,如醉者在梦的静观中体会深沉内在的快乐。
本次展览“仲夏之梦 A Midsummer Dream”,呈现六位当代艺术家王浩、许丹青、冯瀚平、Katrina Leigh Mendoza Raimann、Natali Do、Teresa Freitas的艺术作品。超现实的剧场空间、跳跃的旋律、重组的山水结构、身体情感与想象的纺织、自然色彩与光影,艺术家运用针织、绘画、喷绘等多元的表现方式,在仲夏绵延每一个充满韵律而诗意的瞬间,一起探索“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交互的审美态度。
曾忆城个人展《八段锦》
展期:8月13日—8月30日
地址:汉古中医天河馆李可书房
8月13日至30日,艺术家曾忆城个人展览《八段锦》在汉古中医天河馆李可书房展出。本次展出的作品采用医学研究用的红外热成像仪器来进行拍摄创作,创作内容围绕着与传统中医相关的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仿生功法展开,是艺术家关于中医与艺术的探索,展出的系列作品旨在探讨艺术、科技与中医药文化的融合与转译,启发观者对身体和生命的内省。
缀古——刘体智与民国学人
展期:8月16日—9月17日
地点: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
8月16日—9月17日,为了让广大观众了解更多民国学人治学交往的生动故事,广州博物馆结合最新研究及馆藏文物,自主策划推出了展览“缀古——刘体智与民国学人”,展出文物合共193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9件,包括刘体智之孙刘耋龄先生所捐赠的49件封书信,以及与这批书信相关的青铜器、甲骨片、古籍善本等,展览将持续一个月。
本次展览展示了以刘体智先生为代表的民国收藏家,在乱世中通过收藏古物,保存中华历史文脉,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高尚情操,同时也生动讲述了刘体智先生以青铜、甲骨和古籍为媒,与民国学人包括罗振玉、容庚、唐兰、陈梦家、郭沫若等名家交往的故事,不仅见证了个人间的深厚友谊,更反映了那个时代学术界的繁荣景象。这些学者们在各自领域的探索与贡献,不仅为中国现代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深圳—
能不忆江南——明代吴门文人的书画世界及其雅玩
展期:8月28日—11月3日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1—6展厅)
2020年至2023年,我馆与国内重要的文博机构共同举办了“家在娄水边”“领异标新”“从董其昌到傅抱石”“风从海上来”等专题学术展,意在系统地以个案研究方式,梳理江南不同区域文化现象,构成我馆对于“地域文化及艺术”的系列研究展。此次的吴门书画及雅玩特展可视为多年来系列专题展的“总结”。
此次,何香凝美术馆联合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吴江博物馆(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博物馆)共同举办“能不忆江南——明代吴门文人的书画世界及其雅玩”,分为”“与君同坐”“万毫臻妙”“停云模楷”“繁花夺目”“其获我心”五个单元,共展出书画作品66件及文房器物20件,希望从近代上溯五百年,为我们理解“文人画”“文化地理”的江南,乃至当下所推崇之“风雅”提供了文化、艺术的视阈。
李里:身体图式
展期:8月15日—9月15日
地址:宏兿空间 GREAT ART SPACE
这是一次对身体建构以及边界的探讨,当静态的平衡与动态的联合相辅相成,交织在一个场域中,仿佛可以触及心灵。“身体图示 Body Schema” 把日常身体的部位以一种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状态表现出来,被感觉着的感觉是身体的存在,是运作意向性。
在《一次自省-自我建筑的砖块 An Introspection - Bricks of Body Architecture》 系列作品中,当身体融入体验的对象,唤起了各种觉知并完成了现象层面的转化,与外在对象形成了一种情感的联合。“感官的边界之外是身体的边界,身体的边界之外是空间的边界,空间的边界之外是城市的边界,城市的边界之外是世界的边界”,LAMPLEE希望让观众重视观察身体内部的感觉,以及周围空间所带来的肢体延伸。
她们的叙事 「女巠 女韦」
展期:8月17日—9月20日
地址:赤湾一号艺术中心
8月,Spectra策展团队再次携手众多海内外优秀艺术家,带着对女性力量的深刻洞察,将「她们的叙事」这一重要女性主义艺术议题展览,从伦敦带到中国深圳的「赤湾一号艺术中心」。我们深知,每一场展览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文化的交流,而此次深圳站,更是一次对女性艺术家独特视角与创造性表达的再一次深度挖掘与传播。
此次展览“女巠”(jīng)与“女韦”(wěi),是对“经”与“纬”二字所做的文字游戏。经纬,本指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纵线(经线)与横线(纬线),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了世界的框架与基础。将“⺰”换成“女”字旁,这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字的创造性演绎,更是一种文化性的坐标隐喻。
正如经纬线交织构建起世界独一无二的地理坐标,在我们所处的文化语境下,我们也需标注出更多属于女性艺术家的、鲜明的坐标,为更多女性艺术家创造被看见、被听见的机会,让她们的独特视角和创造性表达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展现。
张任腾:联机游戏
展期:8月17日—10月20日
地址:BAproject计划单位
BAproject计划单位欣然呈现艺术家张任腾个展“联机游戏:Battle Field”。展览以张任腾在创作中对世界战争与艺术,玩具与意识形态渗透的反思引入,通过创作将艺术性与霸权主义以趣味的方式通过展览建立起的一系列讨论。
利用饱和度极高的撞色和荒诞趣味的绘画与拼贴,大众图像和符号碎片,张任腾的作品模糊了艺术性与消费文化的边界。他作品中的“玩具感”是艺术的,更是荒诞和讽刺的。就好像战争作为权力斗争的极端手段却经由玩具厂商的包装和粉饰,把杀人的武器商品化,变成了孩子们每天手中的玩具,成为大众文化中被消费的一部分。张任腾通过将作品做成战争机器的形态,重新审视战争背后非在场的意识形态渗透,以及商业化的产品和消费建立起的一系列服务于国家机器的文化景观。
史怡然 & 黄宝莹 双人展:此地彼时
展期:8月18日—11月8日
地址:摩天轮画廊
地方与时刻的关系总是百转千回。
具体且复数视角的室内场景在这些画面中逐一打开,观者受邀穿越多时态并置的心理时空。
两位艺术家将画面组织为对流淌于时光中的现象的观察:看似安静,实则暗流涌动。
此时此刻几乎是不可得的,试图捕捉它的任何努力都只能定格于彼时;唯有通过距离与区隔,才能重访当时当刻。此次展出的作品,均为这种距离与区隔营造出空间,甚至更进一步,绘画本身成为一个地点。这些地点既可独立存在,亦可组合起来,成为在时光中旅行或驻留的生动注解。
观者在向画外探望的同时,也可向自己的目光与联想内,找寻错综并行的多层记忆。
苏莱曼·科纳特:非洲之眼
展期:8月3日—10月8日
地点:KennaXu画廊(南山)
由KennaXu画廊主办的“苏莱曼·科纳特:非洲之眼”已于8月3日开幕,本次展览呈现非洲艺术家苏莱曼·科纳特(Souleymane Konate)从科特迪瓦带来的42件作品,这些作品极具个人风格,观众可以通过“非洲之眼”细观非洲现今社会的生活与文化。
苏莱曼·科纳特用丙烯在画布上作画,以细致的层次构建自己的画作,并使用明亮、对比鲜明的色彩以及不同的技巧来创作令人愉悦且发人深省的作品。其作品中常会出现一些生机勃勃的角色,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却像人类一样,充分展示了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我们的内在品质和价值观。苏莱曼·科纳特的作品中通常有多个群体,通过丝带交织或连接,让作品整体散发出一种凝聚力和归属感。
—香港—
从湾区启航——“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
展期:8月15日
地址:香港文物探知馆
“从湾区启航”是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局签署的《关于深化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框架协议书》以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共同签署的《关于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考古及文物建筑交流与合作意向书》框架下举办的系列展览之一。本次展览共展出255件/套展品,汇聚了“南海I 号”沉船、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佛山南海诸窑、香港九龙圣山遗址、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等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窑址、港口、沉船等重要考古发现,为观众展示一段生动、立体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大湾区故事。
彭剑:随机生成
展期:8月15日—9月26日
地址:OraOra 香港中环荷里活道10号大馆3座105-107
对艺术家而言,摄影自1839年的开端和发展拥有永驻人间的影响力。在彭剑的创作过程之中,他经常拍摄到自己的日常物件,纪录重要时刻。随着,摄影逐渐渗入他的日常之中,并在这次系列中成为了他的素材。除了日常生活照片以外,他更收集互联网的照片。其后,他把素材输入计算编辑,再结合个人的意识和自由选择,反覆生成,导出一张全新的照片。随后,彭剑以这幅新照片为蓝本再进行最后的创作。这翻来覆去的步骤从而建造“人造物”的生产方式,让机器成为主导,人类退隐为副导。同时,这复杂的创作方式更移去偶然的机率和状况,增添计算和程式的那一份。
群展:魂雾迹
展期:8月17日—11月24日
地址:Para Site艺术空间
Para Site艺术空间欣然呈献展览“魂雾迹”。是次展览为来自胡志明市艺术团体艺术劳工的首次大型机构展览。艺术劳工的成员包括潘涛阮、张公松以及陈琼安。
展览“魂雾迹”呈现艺术劳工长期以来对于越南中部高原的历史研究、诗意的观察,以及与当地嘉莱族社群将近十年来建立的关系。除了展出艺术劳工的近作与委约作品外,展览亦将展出嘉莱族艺术家作品。
(自2016年起一直长期合作)、法国殖民时期的传教士兼人类学家的历史档案,以及受中部高原启发的艺术家的作品。历史战争、工业经济以及传教活动对该地区影响深远,因此“魂雾迹”重构并超越中部高原动荡的过去,诱发观众对于当地的重新想像与反思。展览标题“魂雾迹”(英文标题《Cloud Chamber》指涉实验物理学中的云室)暗喻物质与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此概念呼应中部高原原住民宇宙观中的轮回过程。展览自此双关中汲取灵感并像引力场一般扩展,探索毁灭与重生、现代化与传统,以及现实与梦境等对立势力的争持。这些势力至今仍塑造着中部高原复杂的关系结构与不断变幻的景观。
朱达诚 & 傅中望 双个展:引力
展期:8月17日—10月20日
地址:芷美空间 香港中环艺穗会下亚厘毕道2号艺穗会
芷美空间|香港中环艺穗会新址将于2024年8月17日盛大开幕,首展呈现中国艺术家朱达诚和傅中望双个展「引力」。画廊空间和美食剧场空间坐落于香港中环(下亚厘毕道2号)历史悠久的艺穗会,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Nicola Saladino设计。本次展览由孙振华策展,将展出两位艺术家的雕塑,装置,以及行为艺术作品,以互动方式引导观众参与,为香港艺术生态增添新活力。
四十年前,朱达诚先生告别江城,南下香江;其弟子傅中望不负师恩,如今在中国当代艺坛举足轻重。四十年后,师生二人携手香江,在艺穗会的芷美空间联袂推出此展,共同谱写一段连接历史和现实、连接两地艺术家情谊的佳话。
“引力”这一主题与香港当下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展览意在邀请观众从“家、和、海”和来自维多利亚港及各城区的旧物中找到共鸣,引发温馨回忆,从而增强家和社会的凝聚力。
—东莞—
「文艺矩阵 大象无形」当代艺术精品邀请展
展期:8月6日—9月22日
地址:岭上美术馆(大岭山图书馆)
本次展览是“文艺矩阵”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2024年策划举办的重点品牌活动之一。当代艺术具有强烈的创新性和多元化,敢于挑战和突破传统的观念、形式和技巧,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能够为城市发展注入独特的个性元素和文化驱动力。“大象无形”理念更是体现了艺术家们追求艺术创新的精神和对艺术无限的探索。
主办方期望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创作者从时代万象和人们的精神深处挖掘与呈现,赓续“以艺载道”的价值传统,创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景观,让艺术更好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在新时代奋进之路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绚丽的人文色彩。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梁雅然 罗彦清
编辑:周佩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一周观展指南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