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Berkshire Hathaway日前增持美国美妆零售商Ulta Beauty Inc.的少数股份,成为最近美妆业界的重要话题。监管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买进了约69万股Ulta Beauty,总价值约2.66亿美元,占其总持仓的0.1%。随后Ulta Beauty的股价一度上涨了15%。截至美股时间8月26日收盘,Ulta Beauty以375美元/股收盘,最新市值为178亿美元。
Ulta Beauty在美国拥有1385家门店,主要位于中小城市或郊区。
这家被巴菲特看中的美妆零售商成立于1990年,虽然在国内的知名度不及LVMH集团旗下的丝芙兰,但在美国美容零售市场却领先于丝芙兰。与主攻高端市场的丝芙兰不同,Ulta Beauty提供来自600多个品牌的超2.5万种产品,包括美妆、护肤、身体、香水等,从大众到高端,既有香奈儿、迪奥,也有诸多新锐品牌Fenty Beauty、Color Pop 、Elf等,其中有不少是Ulta Beauty独家代理,目标就是满足各年龄段和收入的需求,提供一站式采购和美容沙龙服务。其中化妆品占其营收的41%。截至2023年底,Ulta Beauty在美国拥有1385家门店,主要位于中小城市或郊区。2022年Ulta Beauty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为9%,丝芙兰为6%。
据公开信息表示,2023财年全年,Ulta Beauty净销售额同比增长9.8%至112亿美元,净利润增长至12.9亿美元,营收100%来自于美国。而2023年丝芙兰的全球收入约160亿美元,其中来自于美国市场的收入约80亿美元,逊色于Ulta Beauty。
Ulta Beauty提供来自600多个品牌的超2.5万种产品。
不过今年以来,受制于美国化妆品市场增长放缓,Ulta Beauty在2024财年一季度销售增长回落至低个位数,但依旧高于美国行业平均水平(4%)。公司在股票市场同样表现不佳,至今已累计下滑32%,在标准普尔500 SPX指数中表现最弱。William Blair分析师Dylan Carden表示:“如果将其视作一种价值投资,从Ulta的市盈率等实际指标来看,公司的股价已经便宜了很久。”
第二季度,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主要在抛售资产,包括累计抛售超3.89亿股的苹果公司股票,同时还减持了在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雪佛龙(Chevron)、Capital One、Floor & Decor Holdings、T-Mobile 和 Louisiana Pacific(路易斯安那太平洋公司)等的股票。Ulta Beauty财报还披露,超过95%的销售来自于4330万活跃会员。作为对比,丝芙兰在全球约有3400万会员,星巴克在美国本土有3040万名会员,足以反映Ulta Beauty在美国美妆零售市场的覆盖深度。业内分析,巴菲特选股历来看中“护城河”,Ulta Beauty更全面的产品覆盖率、更牢固的会员忠诚度或许是其买入的原因。
Ulta Beauty公司预计2024财年的净销售额将在117亿美元到118亿美元之间,可比销售额(剔除开店和关店影响的指标)将增长4% 至5% —— 增速低于2023财年(+5.7%)和2022财年(+15.6%)。
在全球消费市场普遍低迷的大环境下,连一向乐观的美妆市场也增长乏力,欧莱雅CEO Nicolas Hieronimus预计今年全球美容市场将增长4.5%至5%,较今年早些时候预计的5%有所降低,这令美妆行业感到警惕。多个美妆巨头甚至在向来业绩良好的中国市场也遇到阻碍。
2024上半年,欧莱雅集团的北亚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3.1%至54.7亿欧元,据消息人士透露,自9月1日起包括赫莲娜在内的欧莱雅产品将上调售价。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业绩承压,欧莱雅被迫提价保利。这将是欧莱雅自今年以来第三次涨价,此前该集团曾在2月和7月上调部分产品售价,涉及兰蔻、阿玛尼、植村秀和科颜氏等多个品牌。宝洁集团大中华区有机销售额下滑9%,雅诗兰黛集团的亚太地区净销售额在2024财年下跌3%,资生堂在中国市场销售下跌6.6%至1317亿日元,另一个日本美妆巨头Pola Orbis刚发的上半年业绩表示,海外业务销售额大跌16%,主要受中国所在的亚洲市场放缓影响。
不久前,丝芙兰确认将在中国裁减120名员工,约占中国市场全体员工的3%,其中包括部分零售及电商业务主管,目的是尽快实现扭亏为盈。根据LVMH集团今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财报显示,丝芙兰所在的精选零售部门上半年收入增长3%至86.32亿欧元,第二季度有机增长5%至45亿欧元,不及分析师预期。此前报道:国际美妆抛弃中间商?丝芙兰业绩不如预期,中国区裁员3%
Ulta Beauty目前仍未涉足中国市场,这令业内充满想象。事实上Ulta Beauty已计划向墨西哥市场扩张,未来或将考虑向全球市场寻找增长机会。而国内的美妆集合店如THE COLORIST调色师、话梅等可要抓紧时间丰满羽翼了。
美妆资本市场延伸阅读
科蒂第四季度收入仅增长1%
全球最大香水集团Coty科蒂公布2024财年(截至2024年6月末)业绩,净收入61.18亿美元,同比增长10%,但第四季度收入增长仅1%至13.6亿美元,季度调整后净亏损2390万美元,去年同期利润为520万美元。按地区划分,美国市场收入增长10%,EMEA市场收入增长1%,亚太市场收入增长9%。
值得关注的是,财报显示,高端香水市场在2024财年和最近一个季度继续增长约10%,仍然是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许多市场增长最快的美妆产品之一。科蒂高管表示:“香水在全球疫情之前是一个低个位数增长的类别,但在全球疫情期间被放到了年轻一代消费者面前,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香水不再是别人送的礼物,而是成为我给自己买的东西,因为它让我感觉更好,它让我与他人建立联系。”该集团预计2025财年调整后的EBITDA增长9%至11%达到11.86亿至12.08亿美元。
香水代理商颖通申请香港上市
香水品牌管理公司颖通控股于7月18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巴黎银行及中信证券。颖通控股是中国市场最大的香水品牌管理公司,有着36年的历史,去年管理63个品牌,包括爱马仕、梵克雅宝、宝格丽等,涵盖多元化的定价层次及功能。若能成功上市,其将成为“中国香水第一股”。
该公司在近400个城市拥有约7500家线下门店,还通过电商平台及社交媒体平台销售其产品。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2023年3月31日及2024年3月31日的三个财年,该公司收入分别为16.75亿元、16.99亿元及18.64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1.73亿元及2.06亿元,三年累计赚了5.5个亿。主营业务香水代理是“双刃剑”,既是颖通控股的主要收入来源,贡献超过八成的业绩。但公司发展过度依赖品牌代理,而自有品牌目前品类有限,贡献的收入也相对较低。
Puig强化亚洲市场布局
拥有阿蒂仙之香、潘海利根、Byredo等小众香水品牌的西班牙化妆品集团Puig通过在印度、日本和韩国设立子公司强化了其在亚洲市场的地位。Puig目前在150个国家设有直营业务,在32个国家设有子公司,美国是其最大的市场,其次是英国和西班牙。Puig董事长Marc Puig表示,去年该公司已设立韩国分公司,今年在印度和日本设立新分公司,巩固该集团在亚洲的市场地位。数据显示,Puig集团亚洲市场销售额占该公司2023财年销售额的10%,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占54%,美洲占36%。
Puig于今年5月3日在西班牙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是自2015年以来西班牙最大的IPO,有望跻身全球美妆行业十强。据悉,今年1月份收购德国护肤品公司Dr. Barbara Sturm后,Puig暂无进一步收购计划,将专注于通过自有品牌实现有机增长,该集团表示2023年95%的收入主要来自其拥有或控制的品牌。此前报道:靠小众香水打江山,西班牙美妆巨头千亿IPO,赶超资生堂
南都记者 王欣
编辑:王欣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高品质消费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