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7月26日广州中山纪念堂屋面修缮工程竣工仪式刚过去一个月。这个全球最大的中山纪念堂过去一个月完成了18场演出活动。
夏秋之间日照的光影划过青蓝瓦面,楼顶宝珠熠熠生辉。
2024年8月26日,修缮后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晚间演出场开始前。 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摄
广州中山纪念堂这次2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屋面补漏防漏修缮工程,由2023年7月10日正式开始进场,历时372天。
2023年11月,修缮工作全面进场阶段,维修工人正在“攻顶”,准备对楼顶宝珠进行围蔽翻新。 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摄
这次修缮,得到了广州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的文物专家进行的充分论证。但由于在前期方案设计阶段无法大面积打开纪念堂的瓦面进行“精准会诊”,在工程开工后,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中山纪念堂组织了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屋面进行二次勘察,并进行研究性修缮,即边探索边研究,边实验边验证,研究产生漏水的原因,再最终确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023年8月,修缮工作进场施工初期。 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摄
2023年8月,修缮工作进场施工初期。 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摄
在这次修缮中,以著名文物建筑修复专家汤国华教授主导的修缮团队既尊重了原有工艺,又结合现有的新材料及新技术,确保工程质量。
2023年11月,以汤国华教授主导的修缮团队在纪念堂八角亭楼顶瓦面施工现场。 南都、N视频记者 梁炜培 摄
2023年11月,以汤国华教授主导的修缮团队在纪念堂八角亭楼顶瓦面施工现场。 南都、N视频记者 梁炜培 摄
2023年11月,以汤国华教授主导的修缮团队在纪念堂八角亭楼顶瓦面施工现场。 南都、N视频记者 梁炜培 摄
2023年11月,以汤国华教授主导的修缮团队在纪念堂八角亭楼顶瓦面施工现场。 南都、N视频记者 梁炜培 摄
中山纪念堂屋面大量采用预制板进行铺设,经勘查,纪念堂屋面漏水主要原因是:面层瓦件老化、开裂,瓦面渗水,板瓦底部大部分没有架空,填满砂浆,原有琉璃瓦开裂后,排水不畅,雨水积聚在预制板拼缝处,当拼缝材料老化后,就造成了漏水。因此,如何处理预制板拼缝成为本工程的关键。
2023年10月,施工现场发现旧瓦面内的繁体字记录信息。 南都、N视频记者 梁炜培 摄
2023年10月,施工现场拆除的旧瓦当历史构建。 南都、N视频记者 梁炜培 摄
在进行了20余次的实验后,在尊重原有工艺的情况下结合新材料及新工艺,采用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结合使用的方案进行施工。
由于施工难度比原预计更大,而且一年跨度里面阴雨天气偏多,修缮进度被迫一再延后。原定200天的修缮期,最终用了372天。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集纪念、旅游、会议和演出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本次工程 “修缮不打烊”,在兼顾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的同时,确保中山纪念堂主体建筑正常向市民游客开放。
2023年11月,修缮工作全面进场阶段,主体建筑几乎被施工围蔽全包裹。如图可见,楼顶宝珠也被包了起来,顶层一面瓦面被全部掀起。 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摄
2023年10月,纪念堂主体建筑被施工围蔽半包裹。 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摄
2023年11月,修缮工作全面进场阶段,主体建筑几乎被施工围蔽全包裹。如图可见,楼顶宝珠也被包了起来,顶层一面瓦面被全部掀起。 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摄
2023年12月,初冬天气晴朗,修缮工作进入主体建筑八角亭瓦面全面拆除阶段。 南都、N视频记者 李孟麟 摄
2023年12月,初冬天气晴朗,修缮工作进入主体建筑“天下为公”牌匾前段瓦面施工阶段。 南都、N视频记者 李孟麟 摄
2023年12月,初冬天气晴朗,修缮楼顶宝珠的施工现场。 南都、N视频记者 李孟麟 摄
“修缮不打烊”。中山纪念堂采取了最高标准的全包围综合钢脚手架,外挂冲孔板的形式,脚手架搭设的水平单边长度超过60米,高度超过30米。在主体建筑各出入口设置安全通道,在施工区域搭设防坠棚。严格落实安全文明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把对游客和观众的影响降到最低。
2024年1月,农历新年前主体建筑的修缮如火如荼地赶工。由于施工难度比原计划更大,而且一年跨度里面阴雨天气偏多,修缮进度被迫一再延后。 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摄
2024年1月,农历新年前主体建筑的修缮如火如荼地赶工。由于施工难度比原计划更大,而且一年跨度里面阴雨天气偏多,修缮进度被迫一再延后。 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摄
修缮施工期间,纪念堂主体建筑共接待游客107万人次,举办文艺演出158场次,无发生任何事故。
2024年8月26日傍晚,修缮后的广州中山纪念堂。 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摄
2024年8月26日傍晚,修缮后的广州中山纪念堂。 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摄
2024年8月26日入夜,修缮后的广州中山纪念堂。 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摄
7月26日至8月26日,暑期旺季,修缮结束后的中山纪念堂以靓丽身姿再接待了18场大型演出。
南方都市报视频产品部出品
摄影报道: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梁炜培 李孟麟 通讯员 刘慧鹏
统筹:陈成效 任磊斌
编辑:任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