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励飞披露半年报:营收同比增97%,股份支出致亏损扩大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4-08-28 12:31

8月26日晚间,云天励飞披露2024年半年报。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97.39%;归母净利润为-3.10亿元,同比下降47.11%。由此观之,近乎是营收翻倍,净利润却“腰斩”。

图片

对于业绩表现,云天励飞表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系智慧行业解决方案及智能硬件产品的销售收入增加所致,智能硬件产品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岍丞技术。而亏损主要系报告期内股份支付增加所致。财报显示,该公司在报告期内发生股份支付费用7862.31万元。

云天励飞“All in AI”,高研发投入对盈利产生较大影响

作为国内边缘AI领军企业,云天励飞积极布局边缘AI发展的技术和业务,大手笔投入研发。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研发投入为1.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82%,占当期营业收入的62.5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仍保持较高水平。

云天励飞表示,为加强技术壁垒的构建、保持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将进行持续大量的研发投入,可能将对公司的盈利产生较大影响。

在经营现金流方面,财报显示,报告期末,云天励飞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4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出增加2.39亿元,主要系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支付购买商品、劳务的现金增加所致。

云天励飞在财报里表示,人工智能行业存在持续的研发投入需求,公司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进行持续投入,研发投入金额较大且持续增长。未来,公司预计仍将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强度,研发投入金额可能继续增长,在公司盈利水平无法同步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公司存在经营性现金流量持续为负值的风险。“如果公司现金流状况持续恶化,且无法获得外部融资,将对公司资金状况和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人工智能正在带来史无前例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对话生成、图像生成、图像分割、音乐生成等领域都展现了让人惊叹的效果,并迅速在一些场景快速应用落地,例如网络搜索、会议摘要、自动化编程、自动化办公软件等等。

在另一方面,大模型的能力也迅速从自然语言处理快速的向语音、图像、视频等领域横向扩展,多模态大模型的出现昭示着通用人工智能的时代即将来临。云天励飞几乎是在“All in AI”,从底层的算法、芯片到场景业务,深耕边缘AI,以推动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为目标。

而边缘AI也逐步发展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大模型+行业”的应用落地成为关注热点,从自动驾驶、机器人/具身智能到AIPC/phone,面向现实世界,基于设备端智能化的边缘AI正逐步发展壮大。

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开始拥抱边缘AI,一方面,谷歌、微软、Meta等都推出了轻量化大模型支撑边缘AI的应用;另一方面,苹果、英伟达等巨头推出边缘AI芯片,应用在AI手机和机器人上,支撑边缘端的大模型运行。边缘AI让物联网升级成为AIoT,助力大模型落地。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随着AIoT的发展,未来3年边缘智能硬件设备将保持5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收购智能穿戴公司,探索“大模型+智能可穿戴”深度融合

2024年3月,云天励飞收购智能穿戴方案设计公司岍丞技术。岍丞技术主要产品包括智能蓝牙耳机PCBA、智能手表PCBA、智能音箱PCBA等IoT产品,主要应用在华为、荣耀、OPPO、VIVO、安克、boAt、Noise等品牌的终端产品上。

对于收购岍丞技术,云天励飞表示,旨在优化公司产业布局,获取目标公司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行业经验和资源,推进公司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融合发展,促进公司自研AI大模型的应用推广,丰富公司AIoT产品矩阵,提高公司竞争优势。

财报披露,目前第一期交割已完成,岍丞技术成为云天励飞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云天励飞表示,面向智能穿戴产品的软硬件开发与技术服务业务,公司正在探索“大模型+智能可穿戴”深度融合,相关产品已进入立项研发阶段。

记者还发现,在刚刚过去的7月,云天励飞还注册了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噜咔博士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硬件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极有可能是云天励飞为进军C端智能硬件市场做的准备。

图片

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

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此前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模型就让AI的标准化产品成为了可能。而在AI产品化里面,最重要的还是要走到To C端的产品,不管是作为AI  Agent载体的人形机器人,还是可穿戴的智能设备,在这些未来重要的载体上面,云天励飞都在探索通过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去推动和探索已有载体的升级和新的产品形态的出现。”

对于云天励飞的生态战略,陈宁表示将通过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投资并购在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机器人等领域去构建更加丰富的生态。主要就是围绕多模态大模型和AI芯片技术,以资本纽带、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合作,逐步构建各项业务的生态。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程洋

编辑:程洋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湾财聚焦|透视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