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迁移的树木却被直接砍伐,日前,在罗湖居住近50年的市民罗女士反映,因地铁17号线建设,罗湖和平路89棵树木被挂牌迁移或砍伐。不过,其近期发现,不少挂牌迁移的树木却被直接砍伐,由此产生质疑:其它树木不知有无作妥善迁移处理。
罗女士认为,和平路上的树木大多为树龄超30年的老树,见证了深圳多年来的发展,如此粗暴砍伐并不妥当。
针对此事,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表示,前期审批阶段,在专家论证会之前要求将影响地铁施工范围内的树木(迁移和砍伐)均进行挂牌,未确定具体哪些树木按砍伐处理,故都写了迁移种植场地。经两轮专家论证及树木自身情况,最终专家确定和平路罗湖口岸派出所北侧迁移城市树木 56株、砍伐33 株。已迁移的城市树木现种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苗圃基地,有按要求进行一树一档管理。
市民质疑:挂牌迁移的树却被砍伐
公开信息显示,罗湖区和平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1年,道路途经解放路、深圳站等,作为罗湖区重要的道路之一,和平路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
根据罗女士反映的情况,8月初,奥一新闻记者实地走访罗湖区和平路。奥一新闻记者在罗湖口岸派出所前人行天桥下方看到,一棵树木上张贴着砍伐、迁移城市树木告示,其中提到本次工程实施单位为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为罗湖区和平路罗湖口岸派出所北侧,迁移(砍伐)树木数量为89棵。
在华侨大厦前方人行道上,奥一新闻记者注意到,三棵树木只剩树桩残留在路面,周围有四处被灰白色水泥填补的区域。
罗女士告诉奥一新闻记者,华侨大厦门前路段原有七棵树木,主要为白千层和仪花两个品种,根据二维码档案显示,其中一棵白千层的树龄达70年。
其表示,6月9日左右经过时看到这几棵树上均挂有深圳地铁工程的信息牌,信息显示树木的迁入地为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中心区景鹏苗圃基地,施工单位为深圳市特区建工园林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月20日左右,再经过这里时,发现有三棵白千层被直接砍伐,包括树龄达70年的白千层,另外四棵树木不知有无进行合理的迁移。”
受访者罗女士供图(6月初)
记者走访现场拍摄(8月初)
罗女士还表示,有的树木在6月份时曾被挂有迁移牌,而后迁移牌却被取下,不知是否还会以迁移的方式处理。在其指引下,奥一新闻记者来到一棵凤凰木前。根据其6月份拍摄的照片可见,该树木曾被挂有迁移牌。而目前该树木上未挂有迁移牌,深圳城管的档案牌也被取下,周围无相关工程告示牌。奥一新闻记者环绕树木一周,看到树干一侧被作有红色标记。
受访者罗女士供图(6月初)
记者走访现场拍摄(8月初)
从罗湖口岸派出所至嘉宾路与和平路交汇处,全长约1.2公里左右,奥一新闻记者发现本路段路面已有近30处被灰白色水泥填补的痕迹。罗女士表示,水泥填补处原先都种有树木,部分树木的树龄达四十年之久,不知有无作妥善迁移。
罗女士认为,尽管和平路上多数树木年龄未达百年,但是这些树木具有见证罗湖发展的重要意义,自己于该片区住了近50年,小时候不少树木就被种在这里,“我们的父辈种植了这些树木,对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有不小的帮助,这些树木承载了几代深圳人的记忆。”
其表示,希望能有更优方案,减少本次地铁工程树木需砍伐或迁移的数量,如确为推进地铁工程所需,也希望对树木进行迁移处理,并保障迁移后的存活率,“很多受工程影响的树木没有悬挂任何信息牌,我们不知这些树木会被迁移还是砍伐,我们都希望这些树木能有一个好的归宿和去处。”
深圳曾发文建设工程项目原则上不砍伐树木
针对市民反映的情况,奥一新闻记者检索发现,事实上,近些年,深圳多部门曾多次发文从审批和实施层面上对工程建设中树木的砍伐和迁移进行了规定,而不少规定在全国范围内也属严格的一档。
在审批程序上,奥一新闻记者注意到,《深圳市城市绿化审批指南(2023修订版)》中对工程建设占用城市绿地、砍伐迁移城市树木的审批流程作出明确指引:工程建设不仅要过环评关,还要过“树评”关,建立一树一档,组织专家对占用城市绿地、迁移砍伐树木进行必要性、唯一性、可行性论证。
2022年10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也指出,在城市开发建设中,最大限度避让古树名木、老树和大树,确需采挖迁移的,从严审批监管。
而在具体实施层面,2022年3月,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绿地和树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建设工程项目应充分优化施工方案,尽可能少占用绿地、少迁移城市树木,原则上不砍伐树木。
此外,《深圳经济特区绿化条例》第五十条规定,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树木,应当纳入古树名木保护范围,予以特别保护: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种特别珍贵和稀有的、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其他树木树龄在八十年以上的,纳入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库。
奥一新闻记者注意到,和平路此前的树木中包括白千层、仪花、香樟、石栗、菩提树、人面子等品种。其中,白千层和香樟都具有较为重要的科研价值。
罗湖区城管局:
公开征询意见期间未收到反映,对迁移树木进行一树一档管理
针对此事,8月1日,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曾在论坛上公开回应网友质疑称,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于4月24日已获得砍伐、迁移城市树木许可证。白千层、石栗、人面子、垂叶榕等树种,在该工程的砍伐、迁移城市树木许可证中获批砍伐,经专家现场评估论证,白千层生长快、老化快,容易遭受黑心病、心腐病等病虫害的危害,直根系深,迁移难成活;石栗、人面子、垂叶榕,树干腐朽中空,长势衰退无法实现其原有功能,无迁移价值,评估报告意见均为砍伐。其他获批迁移的城市树木,目前已开展迁移,经该局核查,迁移城市树木均按要求进行了修剪,并按规范迁移到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中心区景鹏苗圃基地,该局将密切关注和跟进迁移城市树木,做好全过程监督管理。
而对于更多市民反映的情况,8月7日,奥一新闻记者发函至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询问有关情况,其回复表示,地铁17号线路建设是目前深圳市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为了保证该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我局根据相关规定依法依规开展了绿化审批工作。
针对砍伐或迁移城市树木有无经过专家评估及进行公示的问题,其表示,该局前期已在项目现场显著位置以及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网站开展公众意见征询,期间未收到市民提出反对意见。2024年3月底,该局组织专家对该项目进行实地勘察和评估论证,并已出具书面意见。根据专家评估,因部分树木与地铁附属设施、基坑开挖范围、通信管线迁改、施工作业场地位置重叠无法避让,且有的树干已腐朽中空、有的弯曲倾斜严重、有的根系深需截干等,多种原因造成迁移价值和迁移成活率低,不得不进行砍伐。该项目在罗湖西站、嘉宾站、老街站点共涉及迁移树木 128株,砍伐树木 36株,不涉及古树名木。许可审批后,砍伐、迁移城市树木告示也已在项目现场显著位置进行了张贴。
针对为何有的树木曾挂牌却作砍伐处理的问题,其回应称,前期审批阶段,在专家论证会之前要求将影响地铁施工范围内的树木(迁移和砍伐)均进行挂牌,未确定具体哪些树木按砍伐处理,故都写了迁移种植场地。经两轮专家论证及树木自身情况,最终专家确定和平路罗湖口岸派出所北侧迁移城市树木56株、砍伐城市树木33 株。对于受地铁工程影响的树木,均会按要求悬挂对应的信息牌并在施工工点周围悬挂告示牌。
针对获批迁移树木的动态信息,其回复称,目前和平路三个站点批复迁移、砍伐城市树木基本完成,已迁移的城市树木现种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苗圃基地。对于迁移的树木,有按要求进行一树一档管理。
接办单位: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总体评价:66分
介入速度 17分
理由:对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解,回应速度较慢。
处理进度 16分
理由:在回复中,接办单位虽比较详细地回应了相关质疑,但3月份曾组织专家出具书面论证意见,6月份相关树木仍挂着迁移的牌,无疑加深了市民疑惑。
处理效果 16分
理由:整体来看,接办单位的处理相对妥当,但后续还应加强对已迁移树木的追踪和信息公开,彻底打消市民疑惑。
奥一基层治理研究员评价 17分
理由:花草树木,不仅是城市的“绿肺”,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更是城市故事的“见证者”,与城市共成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本次工程涉及迁移、砍伐城市树木之多,也牵动了不少市民们的心。此事件中,接办单位未在专家论证后及时在信息牌上对迁移或砍伐的树木作出明确区分,且未将各区域的迁移和砍伐的数目分别告知市民,致使市民产生较多困惑。
接下来,接办单位还应及时更新对应的信息牌,并密切跟进迁移树木的生长状态,遵循“一树一档”进行管理,持续推动树木保护工作。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彭峥
奥一新闻见习记者 刘正方
编辑:刘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