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首届罗湖区“红岭金融创新示范项目”成果发布会在深圳人保金融大厦举行,现场发布了18个“红岭金融创新示范项目”,展示了罗湖区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上的实践与探索。
18个“红岭金融创新示范项目”集聚一堂
让金融创新成为罗湖鲜明的旗帜
“红岭金融创新示范项目”聚焦数字人民币、跨境金融、金融科技、实体经济赋能、社会影响力金融等五个罗湖金融的发展方向,紧盯金融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优化金融服务,推动了金融和实体深度互动与应用。
2023年8月,罗湖启动“红岭金融创新示范项目”认定工作。此次参评主体丰富,除银行、保险、证券等持牌金融机构外,还有磐珏科技、中装智链、优顶特、天喻世元等众多优秀科技企业积极参与。经过30名专家评委严格筛选和300万次人员投票,最终,18个项目脱颖而出。入选项目涉及数字人民币应用环境技术革新、深港金融便民服务、科技助力提升金融效率、绿色金融推动企业ESG转型等多个领域。
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左金平表示,罗湖举办红岭金融创新示范项目认定活动,挖掘一批金融领域的创新举措、务实成果,总结形成一批富有示范意义的方法路径、参考经验,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贡献智慧和力量,让金融创新成为罗湖鲜明的旗帜。
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朱江表示,深圳在优化金融服务,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不少突破。罗湖近几年在金融创新不断探索,无论是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推广,还是跨境金融的先行先试,都展现出了其在金融创新领域的影响力。
罗湖打造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示范区
实现多个从“0”到“1”的创新突破
罗湖区数字人民币先行先试走在前列。在全国试点首发“数字人民币红包”,率先完成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真实贸易交易,举办全国首场数字人民币跨境消费嘉年华活动,首次打通数字人民币深港跨境双向应用。联合深圳人行共建“深港消费金融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在全国首发深港跨境消费指数;推动深港跨境信用改革落地;率先推出全国首台e-CNY跨境消费硬钱包自助发卡机,实现境内数币硬钱包与香港主流支付用卡互联互通。
罗湖发展金融创新依赖金融机构的研发创造,也依托实体企业发展、社会管理等各类场景的运用需求。在此次活动中,不乏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运用数字人民币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在罗湖开展数字人民币领域探索近五年时间取得了众多突破。数字人民币专项工作组负责人王海炜介绍,中行正在研发可视硬钱包,增加动态二维码等功能,让境外人士能够更直观地掌握交易详情,提高支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罗湖打造跨境金融服务高地
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需要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在罗湖创建“三力三区”的目标定位中,创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是重要一环。罗湖与香港山水相连,拥有罗湖、文锦渡及莲塘三个口岸。罗湖具备优质跨境金融改革基础,在推动数字人民币、跨境理财通、多边货币桥、金融监管沙盒等跨境金融创新领域具先发优势。
罗湖跨境金融合作不断“上新”:在深圳人行已公布的两批金融科技“监管沙盒”项目中,罗湖共4项入选,其中3项涉及跨境服务;全市首批“跨境理财通”20家试点银行中,罗湖占据9席,全面覆盖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在全国率先推动深港跨境信用改革,推动优化支付结算流程,打破深港征信“孤岛”;在全国首发深港跨境消费指数,打造国内跨境消费金融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打造深港万亿级财富管理集聚区。建设私募机构商事登记咨询服务窗口,做好私募机构来深“第一站”服务。
接下来,罗湖将针对企业跨境数据互通阻碍、跨境融资需求与金融投资受限、居民跨境产品服务等难点问题持续探索,打造更多跨境改革“深圳样板”。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李豫广在沙龙中表示,下一步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将通过扩大和创新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助力市场主体更便利、更合规、更安全开展业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力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教授作为本场活动的特邀嘉宾,他认为罗湖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配套优势、服务优势、金融优势,还拥有B1地块这一“宝地”,可以成为创造性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实现大湾区城市制度性相互开放合作、以企业跨境双总部机制高质量衔接双循环经济的试验田。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之根本
罗湖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积极发展科技金融。近年来,罗湖积极拥抱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企业数量上,2023年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9.69%,较2018年增长了141.24%;在产业增加值上,2023年较2018年增长84.23%。接下来,还将筹设科技支行,创新数据资产融资增信新模式。
以绿色金融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投入金融资源聚焦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助力全社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今年,罗湖辖区金融机构创新成果显著,如平安银行完成首笔绿色跨境银团贷款,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发行成功深圳区域首笔可持续挂钩熊猫债券。今年起,罗湖对辖区绿色企业或项目发生绿色信贷、购买绿色保险产品给予支持。
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普惠金融方面,罗湖积极引导金融活水流向新质生产力沃土,设立23家金融驿站促进普惠金融提质扩面,今年已举办“融·易·罗湖”系列活动16场,新增授信金额超过60亿元。罗湖瞄准中小微企业,在首贷、过桥资金、续贷、商业保理、担保费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
发展养老金融既与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严峻的基本国情相符合,也体现罗湖的区域特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罗湖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8.57%,人口老龄化程度为全市最高。此外,罗湖还承接了一部分港人“北上”养老的需求。罗湖区鼓励银行、保险、基金公司从不同角度发力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方面,罗湖已然成为且未来仍将继续打造数字人民币应用示范标杆。同时,正加快数字金融建设促进实体和数字经济融合,位于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北端的润弘大厦T1,将突出“AI+金融”特色,打造数字金融领域应用的楼宇,促进金融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南端的云启大厦,总体量超过10万平方米,将聚焦打造软件信息企业龙头总部集聚地。与此同时,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趋势越加明显。今年,罗湖将集聚3家由外资银行总行直设的服务全球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罗湖将激发金融改革创新的活力,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罗湖金融以“一带五区”战略助力加快创建“三力三区”,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谱写罗湖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采写:南都记者林敏儿
编辑:林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