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光大证券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财报显示,光大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1.84亿元,同比减少32.29%;归母净利润约13.91亿元,同比减少41.87%。
南都·湾财社梳理发现,此前光大证券连续发布了多则裁撤网点营业部的公告,但在最新财报中,公司营业部数量为242家,较2023年同期并未出现减少,此前公告裁撤的营业部尚未完成后续处置手续。
股权投资营收为负
市场环境因素之下,光大证券的营收、净利润均出现了下滑。具体到业务条线上,光大银行的各个细分业务线均出现了营业收入的同比下滑。
具体来看,财富管理事项营业收入20.03亿元,同比下降24%;企业融资实现营业收入4.58亿元,同比下降32%;机构客户实现营收5.37亿元,同比下降34%;投资交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下降3%;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下降29%。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证券的股权投资营收为-5497万元。据悉,光大证券的股权投资业务包括私募基金投融资业务和另类投资业务。
私募基金投融资业务公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光大资本及光大发展开展私募基金投融资业务。另类投资业务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光大富尊开展另类投资业务,截至2024年6月末,累计完成股权投资项目14个,科创板跟投企业11家。
裁撤网点“瘦身”
光大证券在年内频频发出裁撤营业部网点的公告,引发市场关注。
5月31日,光大证券决定撤销广州天河北路、广州琶洲、茂名西粤南路证券营业部;6月14日,光大证券决定撤销太仓太平路证券营业部、济南龙奥西路证券营业部及深圳梦海大道证券营业部。
如果再算上7月12日以及8月2日裁撤的4家营业部,光大证券年内裁撤的营业部数量已经达到了10家。其中,以广东省撤销4家为最多。从撤销原因来看,光大证券均解释为“进一步优化营业网点布局”。
南都·湾财社梳理光大证券的半年报发现,其营业部数量相较于2023年同期并未出现下降。在2023年半年报中,光大证券称拥有证券营业部242家;在2024年半年报中,光大证券称拥有分公司14家,证券营业部242家。
南都·湾财社进一步对比此前公告的裁撤网点,这些营业部仍披露在半年报中,并未完成整体裁撤过程。据悉,裁撤营业部需要完成妥善处理分支机构客户资产,结清分支机构证券业务并终止营业活动,办理工商注销等相关手续,并向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备案等多个环节。
此外,光大证券在半年报中称,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排名较上年末保持稳定,市场份额实现环比增长。截至2024年6月末,客户总数61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5%。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接受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券商撤销营业部的原因主要包括经营成本和管理方面的考虑,以及市场行情变化和经营效率的提升需求。随着客户业务的线上化,线下服务的需求减少,加之降本增效的压力,使得一些绩效不佳的网点失去意义,进而被裁撤。同时,券商在经营策略上的调整也是裁撤加剧的原因之一。”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吴鸿森
编辑:吴鸿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湾财聚焦|透视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