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英伟达等频陷反垄断调查,AI领域为何引发竞争担忧?

南方都市报APP • 反垄断前沿
原创2024-09-14 23:11

ChatGPT的横空出世,点燃人工智能(AI)赛道的热度。各大厂商争相布局AI业务版图的同时,主要竞争监管机构也对此表现出高度关注。特别是,微软、谷歌、英伟达等科技巨头与AI初创公司的合作,在欧美面临严格的反垄断审查。

AI领域为何会引发竞争担忧?日前,在武汉举办的2024全国公平竞争大会上,有竞争执法机构代表提到,AI可能导致市场力量集中在极少数参与者手上。

还有参会者表示,当前AI市场还处在早期阶段,很难预测未来市场竞争变化。但人们越来越担心,少数拥有资本、数据和基础设施的大型科技公司可能会利用自身竞争优势,在AI基本生产要素方面设置进入壁垒,阻碍市场创新。

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正在重塑生产方式和经济体系。为应对新技术带来的反垄断挑战,各国竞争监管机构积极求变,探索如何开展高效的执法行动,力求完善监管体系,使之更具前瞻性。

欧美反垄断机构“围剿”科技巨头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有效规制科技巨头垄断行为,成为全球主要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关切。在科技反垄断浪潮中,以谷歌为代表的硅谷公司无疑是各国监管关注的重点。

9月10日,欧盟法院驳回谷歌的上诉请求,宣布维持下级法院的一项裁决,支持欧盟委员会2017年对谷歌作出的一笔24.2亿欧元罚单,理由是谷歌滥用了在搜索引擎地位的主导地位,优待自家比价服务。

在美国,谷歌也面临多桩反垄断诉讼压力。就在一个月前(8月5日),谷歌在与美国司法部的一起诉讼中败诉,法院一审认定谷歌非法维持搜索引擎市场的垄断地位。当地时间9月9日,双方又迎来一次交锋——美国司法部起诉谷歌非法垄断数字广告市场案件进入审理阶段,预计持续四周。

多年以来,谷歌的搜索引擎、数字广告业务备受垄断争议,在全球范围内面临多轮反垄断调查。不止谷歌,苹果、亚马逊、Meta等科技巨头也难逃反垄断漩涡。

大型科技公司为何成为各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紧盯”的对象?在刚刚结束的一场国际竞争交流盛会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执法机构官员、国际组织代表和专家学者,频频提到科技反垄断问题。

“我们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是有多重原因的。”9月10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竞争委员会主席弗莱德瑞克·杰尼在2024全国公平竞争大会上作视频演讲时提到,数字平台的网络效应、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作用显著,这使得大型企业能在市场中占据稳固地位,也让小型平台和市场新进入者难以发起有效挑战。

不仅如此,大型数字平台还可能采取各种策略避免潜在的竞争,常见的方式包括扼杀式并购、自我优待、平台互操作性限制、捆绑销售自有软件、排他性交易等。据弗莱德瑞克·杰尼介绍,不同于传统市场,数字平台更多通过创新而非价格来竞争,同时依赖算法在不同市场提供多样化服务。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行为更难以定义,传统竞争分析方法备受挑战。

当天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执法一司副司长俞路在分享中国反垄断实践时也提到,数字经济具有网络效应、多边市场、动态竞争等特征。在技术手段的加持下,垄断行为更加隐蔽复杂,增加了调查取证和定性分析的难度。

为应对新的挑战,各国竞争执法机构普遍意识到需要建立更为统一的数字监管框架,并通过加强反垄断执法,以找到保护市场竞争、推动创新发展的路径。

意大利竞争与市场管理局主席罗伯托·鲁斯蒂切利表示,该局正在与欧盟委员会和其他国家密切合作,以执行包括《数字市场法案》在内的一揽子数字法规。“我们相信,欧洲的监管方法可以且必须得到强有力的执法保障。”他说。

为未来做准备,监管强化前瞻性研究

自2022年底ChatGPT发布以来,AI热潮席卷全球。在技术革新的推动下,AI正在重塑经济社会秩序,也将引入新的竞争手段,带来创新发展的机遇。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为确保市场公平竞争,主要竞争监管机构开始关注AI发展的垄断风险,并纷纷将利剑指向美国AI芯片巨头英伟达。这两年英伟达已收到多张反垄断“黄牌”警告。

今年2月,英伟达披露法国、欧盟等国家地区反垄断监管机构要求其提供有关GPU销售和分配供应的信息。今年6月,法国竞争监管机构在一份关于生成式AI领域竞争的报告提到,芯片供应商存在滥用市场主导地位的风险。一个月后,该机构证实正在调查英伟达涉嫌的反竞争行为。另据外媒近日报道,美国司法部也在考虑提前介入调查英伟达。

身陷反垄断泥潭的英伟达,被指采取了区别对待的销售策略——只向使用其产品的客户提供优惠定价和供应渠道,而忽视向竞争对手采购芯片的客户。此外,英伟达收购初创企业Run:ai也被监管机构“盯”上。

和英伟达一样,微软与OpenAI的投资关系同样面临多重反垄断审查。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玛格丽特·维斯塔格曾表示,多年来,微软向OpenAI投资了130亿美元。欧盟必须确保这样的合作关系不会成为一方取得另一方控制权的幌子。或许为打消竞争担忧,微软选择放弃了在OpenAI董事会的观察员席位。

毫无疑问,AI反垄断已进入全球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视野,那么执法者所担忧的竞争风险是什么?罗伯托·鲁斯蒂切利在会上提到,AI可能导致市场力量集中到极少数参与者手中。

有反垄断专家进一步向南都记者分析,大型科技公司已在诸多领域占据市场优势地位,在人工智能方面也表现出很强的控制力。类似数据、算力、基础设施等资源越来越多地被一小部分公司所掌握,反垄断监管机构对此保持高度关注。

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副委员长曹洪善认为,当前还很难预测未来AI市场的竞争将如何变化,因为市场尚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但人们越来越担心,大型科技公司可能会利用其竞争优势,在AI基本生产要素方面设置进入壁垒。

为应对AI发展的竞争风险,主要竞争主管机构正在积极寻求合作,以探索更有效的监管方式。今年7月,欧盟委员会、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司法部签署联合声明,旨在确保AI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该声明罗列了多种AI竞争风险,包括关键资源的集中控制、在AI相关市场中巩固或扩展行业垄断地位,以及关键参与者之间的安排——特别是现有企业与初创公司的投资合作,可能赋予其不当的影响力或控制权。从消费者层面看,AI还可能加剧欺骗和不公平行为,损害消费者利益。

曹洪善认为,在迈向数字化转型和AI等新技术推动下,执法机构迫切需要探索促进公平竞争的方法,积极为未来做准备。“在加强执法力度的同时,我们正力求完善监管体系,使其更具前瞻性。”据他透露,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正在撰写《人工智能政策报告》,以深入了解该行业并探索适当的政策方向。”

深化前瞻性研究,也是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关注的重点。据俞路介绍,执法机构将紧盯深层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领域,深入企业、行业协会开展调研,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规律,市场竞争规律和企业创新规律,以及时发现评估、防范垄断风险,不断提升监管的精确性、科学性、前瞻性。

俞路还表示,执法机构将密切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半导体,工业软件,高端装备制造等科技前沿领域的竞争状况,深入调查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线索,为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营造市场环境。同时健全常态化监管制度,推进竞争秩序持续好转,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

出品: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李玲 黄莉玲 

编辑:黄莉玲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