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东省国防教育学会国防教育展厅,呈现在面前的是丰富的国防知识和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模型,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军事氛围、庄严肃穆的环境、坚不可摧的国防,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油然而生。9月18日,广东省国防教育学会执行会长苏童应邀与笔者进行近距离接触,聊起学会心系国防教育这个话题,苏会长娓娓道来。
中山大学2024级新生军歌大赛。
百余名专家教授喜赴学术“盛宴”
16篇论文现场“PK”,接受与会者的点评;60多条建议即时“打分”,迎接学会委员会的挑选。4月18日,该学会举办的一场“提高新质生产力总要求,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专题学术“盛宴”吸引了来自部队、高校、企业的百余名专家教授登门献策。
据了解,广东省国防教育学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坚持开展国防教育专项课题研究工作,但举办这样大规模、高层次的国防教育专项课题研讨会还是第一次。上午9时,研讨会正式开始,参与研讨的百余名专家教授精神抖擞,大家围绕全民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发言活跃,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提升国防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专家教授专题研讨国防教育现场。
名誉会长、原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周为民中将第一个上台发言,打开话匣子,亮出了自己对新时代国防教育工作上的所思所想,指出学会要坚决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忠诚于党、让党放心的社会团体;要守初心、担使命,在深化国防教育实践中履职尽责;要抓队伍、强素质,人人成为国防教育的行家里手。
其余到会人员紧随其后,发言内容包括当前开展国防教育的情况及今后加强国防教育工作的打算。百余名专家教授既客观讲工作亮点,又具体摆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下一步需要改进的措施。
“研讨就像在赶考。”学会副会长、原南部陆军装备部副部长曾惠平大校走下讲台,感慨地对笔者说:“从军30多年来参加过不少研讨会,但当着这么多高水平的专家教授还是头一回。不到15分钟的发言,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自己对这方面工作研究还不够,兴奋的是有先进的经验可学。”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没有平时实实在在的工作,研讨会上很难说出个道道来,也会很丢面子。”常务副会长、原广东省军区副政委储茂华少将感悟很深。
研讨会上,16名同志结合自身的岗位和工作实践作了重点专题分享,其他与会人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随后,他们还分部队、高校、企业3个组,围绕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研究、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法治保障研究、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点,积极开展与国防教育决策有效衔接的对策研究等,进行了对口交流。笔者看到,交流的论文和代表们提出的建议,不仅有很强的理论性、前瞻性,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且绝大多数讲成绩的少,讲问题的多,尤其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唐毓秋用了较大篇幅谈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上的不足。接受笔者采访时,唐毓笑着坦言:“主动剖析自己,不回避问题,首先需要勇气,只有敢于面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才能把今后工作做好。”
学会会长、原广州军区联勤部部长盖龙云少将说,这次学会首次组织这么大规模的专题研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以后我们还形成制度,每年都搞这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希望给大家带来思想解放的体验。当然,各级要切实加强国防教育意识,做到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而作为学会,应该主动作为,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生力军;健全完善机制,依法依规运营管理;积极创新发展,在发展中谋求作为。
谈起这次研讨会的初衷,执行会长苏童介绍说,过去搞研讨,习惯于发个文,要求大家上交课题论文,容易流于形式,触及不到思想深处。而建立研讨制度,既可以避研讨走过场,又能让大家面对面相互交流讨论,通过思想交锋和碰撞,不断解放思想,转换脑筋,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国防教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
“守护号”大篷车驶进高校
蓝天白云下的操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9月3日下午,在中山大学南校区烈日高悬的操场上,由广东省国防教育学会出资100多万元制造的国防教育大篷车“守护号001”和“守护号002”“守护号003”受邀亮相于中山大学2024级入学新生军训现场。
学生坐进“守护号”模拟驾驶舱体验驾驶。
夏日炎炎,身披迷彩外衣、枕戈待旦呼号,精细飞行操作,仿真射击体验,沉浸VR空间,吸睛大屏宣传……3辆搭载先进黑科技的“守护号”国防教育大篷车驶进中山大学南校区,设备精良、创新科技,现场热闹非凡,人气满满,吸引众多学生前来打卡体验。
“守护号”展示了先进的科技装备和项目,包括VR射击、模拟射击、模拟飞行等,弘扬科学精神,感受科技魅力,以创新互动形式,为学子们提供了交互性、体验感极强的国防军事高科技装置的沉浸式体验,培塑学生国防意识,给参加体验的大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操作飞行器时右手握着操纵杆,轻轻拉起”“通过第一关,第二关会慢慢上难度”在模拟飞行区,学生们轮流坐进模拟驾驶舱,沉浸式体验驾驶舱的第一视角。
在VR体验区,戴上VR眼镜,拿起遥控器,学生们寓学于乐,体验模拟射击的乐趣。
“三点一线、稳住手、调整呼吸、瞄准靶心、扣下扳机。”在模拟射击区,学生们体验95式自动步枪激光打靶,感受操作武器装备的荣誉感神圣感,对“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国防理念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一位来自哲学系的新生在体验后激动地表示:“模拟射击让我深切体会到军人的不易与伟大,我更加敬佩他们了!”
学会秘书长王光军告诉笔者,此次活动充分将国防教育宣传深入到校园,为莘莘学子带来全新体验,进一步增强师生们的国防意识,激发深厚的爱国情怀。
据了解,“守护号”国防教育大篷车是由广东省国防教育学会精心策划、倾力打造的融科技、知识、技能、趣味于一体的国防教育宣传移动载体。车内搭载国防宣讲、模拟飞行、模拟射击、VR对战、仿真等设施设备。今年来,先后10余次配合省市国防教育重大活动,服务10余万人次,先后驶进中山大学、佛山大学、广州商学院、星海中学、番禺区市桥桥兴中学、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广交会展馆、黄埔区等开展国防教育宣传、征兵宣传。特别是在9月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中,“守护号”国防教育大篷车陆续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网络的“七进”系列活动,将国防教育知识以宣讲、主题展览、技能体验等丰富的国防教育形式传播到学生和群众身边,激发大家的国防意识,涵养家国情怀,扩大国防教育感召力和影响力,在南粤大地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景线。
联合10所高校发出倡议书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的学子用青春之昂扬自信高唱《国家》。舞台上,舞蹈的灵动、情景剧的深情、长笛的悠扬、朗诵的激昂、手势舞的整齐划一,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9月12日晚,中山大学2024级新生“世纪风华 军歌嘹亮”军歌大赛在梁銶琚堂唱响。这次大赛是对该学会《2024年“全民国防教育月”倡议书》“唱好革命歌曲”的积极响应。
今年是《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是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月”的关键之年,9月21日又是我国第24个全民国防教育日。9月2日,该学会联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以“奋发进取逐梦国防,凝心聚力复兴伟业”为主题,倡议9月份在全省大中小学校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组织广大师生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以及各校校歌等歌曲,用红色音乐培铸广大师生爱党爱国之情。
同时,讲好红色故事,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并推出国防教育征文活动,在全省院校开展征集国防教育“5个100”活动,即100个红色经典故事、100封英雄模范家书、100个爱国人物事迹、100个最美退役军人事迹、100个改革开放故事,让广大师生在参与中学习,读物成果主要以青少年喜爱的卡通、动漫艺术形式呈现,形成浓厚的校园国防文化氛围。
为做好校园国防宣传,深圳大学组建“星火”国防教育宣讲队,面向深圳市幼儿园、中小学、高校、社区和“百千万工程”对口支援地区学校等单位提供公益国防教育服务,宣讲队员走进中小学校在课堂上利用展示图片视频等趣味性的手段,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讲授党史军史、国防理论和军事常识,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与国防意识。宣讲队计划在25年年底,将国防宣传覆盖南山区大部分中小学,累计受众20000余人,授课60场以上。
倡议书还提到,将充分利用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日、9月30日烈士纪念日、9月21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举办纪念活动。
振兴中华,强我国防。笔者了解到,接下来该学会将以“爱我国防”为主题,开展国防读书演讲、知识竞赛、国防竞技、国防科普巡展和红色电影展映等系列活动。
文/林少华 谭宇
编辑:向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