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民艺术中心正式启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4-09-23 16:59

9月22日晚,广州人民艺术中心正式启用,十多场展览展演重磅推出。白云山下,麓湖之畔,一座广州文化地标焕发出崭新活力。9月24日起,广州人民艺术中心面向公众正式开放。

当晚,麓湖的夜空被一场璀璨夺目的艺术光影秀点亮。光影变幻间,流光溢彩,绚丽多姿,广州的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省市有关领导、艺术名家、市区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市各文艺家协会、区文联的负责同志以及市民群众、媒体记者约300人现场见证了这一盛举。 

图片

艺启新程:老建筑焕发新活力

广州人民艺术中心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其功能定位是人民群众的艺术殿堂、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家园、文化艺术的创新高地。该场馆前身为广州艺术博物院,由著名建筑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莫伯治主持设计。2023年9月,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该场馆移交广州市文联管理,人民群众有了一处新的艺术殿堂,为广州文艺界创作交流展演展示提供了新的平台阵地。经过数月的升级改造,如今已经整饬一新,红砖白墙、绿树繁花,鱼翔浅底、白鸽纷飞,整个场馆一派幽静气象。中心共有19个艺术场馆,设置有复式综合艺术馆、专题展厅、多功能厅、创作空间、美育空间、典藏与阅读空间等,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活动的需求。

从一滴墨、一朵木棉到一束光,从过去、现在到未来,从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领风气之先的广州文艺到当代艺术的无尽探索……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启用仪式通过光影与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结合,让这座具有25年历史的园林式建筑绽放新的光彩。颇具创意的宣传片《广州人民艺术中心的打开方式》则是以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主观视角带领现场观众穿越中心各个场馆,与各类艺术亲密互动,一睹中心全貌。

随着悠扬的琴声响起,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启用仪式“艺启秀”正式开始。本场光影秀分为《艺·羊》《启·丰》《秀·美》三大篇章。其灵感源自于场馆建筑本体的造型——文塔细部有汉字“羊”和“丰”的寓意,由此引申出“美”字,蕴含了羊城之古、仓廪之丰与艺术之美等意味。其中,《艺·羊》篇章用光影描摹出岭南文化的深厚土壤;《启·丰》篇章展现广式文艺的锦绣繁华;《秀·美》篇章启迪人们发现艺术之美的多重路径。整场演出以各种艺术形式与光影的交织,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

在启用仪式现场,文艺家代表、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金城表示,中心的启用,对于更好满足市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构建文艺工作者温馨家园产生积极影响,将开启深化广州文化文艺交流合作快车道。市民代表李小红是麓湖的老街坊,也是一名文艺志愿者。她说:“这是我们家门口的艺术中心,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艺术中心。馆内艺术门类很全、艺术水准很高、配套服务很好、出片效果很靓。街坊们肯定喜欢!”

图片

当晚,主办方还特别安排了致敬广州人民艺术家的环节,刘斯奋、许钦松、章以武、王建勋、郭莽园、连登、陈永锵、许鸿基、张民辉、陈小奇等艺术名家受聘为广州人民艺术中心艺术顾问,市文联主席带领市文艺家协会主席代表向各位文艺前辈献上鲜花,致敬老一辈文艺家为广州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活动最后,几代广州文艺家齐聚一堂,共同唱响由广州著名音乐家郑秋枫创作的《我爱你,中国》,献上对祖国的深情礼赞,一同见证广州人民艺术中心的盛大启航。

艺术盛宴:系列展览亮点纷呈

广州人民艺术中心特别策划推出启用系列大展,包括“念念不忘——广州市文联典藏作品展”“时代脉动——‘百千万工程’民间艺术数字体验展”“JC中外动漫艺术馆”“生生不息——广州文艺两新人才艺术作品展”“追光南国——广州影视高光时刻”以及“行走的故宫文化——《石渠宝笈》数字艺术沉浸展”等展览,为公众献上高品质的艺术盛宴。

“念念不忘——广州市文联典藏作品展”涵盖了200余位文艺名家的260多件作品,均来自市文联历年文艺交流活动中艺术家们的捐赠,既有强烈的时代感,又充满浓厚的岭南文化气息。展览分为两个展区。位于1楼的1号馆展出50幅名家名作,包括黎雄才的幽兰、关山月的梅花、林丰俗的木棉、林墉的双鹤等,以及钱君匋、刘开渠、将兆和、赵朴初、启功、林岫等国内知名文艺家的墨宝手迹。位于负一楼的19号馆B区,则是由馆藏书画全景式地展示广州文艺发展源头与流变历程。

“时代脉动——‘百千万工程’数字民艺精品馆”展出由工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创作的百余件广州民间文艺精品,巧妙运用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呈现新时代民间文艺的独特魅力,凸显广州非遗的丰富多样性及其传承发展的良好态势,是民间文艺赋能“百千万工程”结出的丰硕成果。

“JC中外动漫艺术馆”作为广州人民艺术中心的常设展览长期对公众开放。这是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国际与本土的文艺创新艺术平台。馆内藏品丰富多样,共计约300件珍贵展品,全面覆盖了世界动漫名作、中国经典漫画以及当代原创动漫插画等多个领域。

“生生不息——广州文艺两新人才艺术作品展”汇聚了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文艺两新”优秀创作成果。展览征集收到5个艺术门类的1772件作品,本次展览对优秀奖以上共166件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同时邀请各艺术门类的“文艺两新”名家代表参展。特邀名家之作散发着岁月沉淀的艺术光辉,与“文艺两新”作品相互呼应,共同构建起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追光南国——广州影视高光时刻”展则从史学角度,梳理广州在中国电影史上的数十个“第一”,辅以经典海报、电影片段、器材道具等,再现广州影视高光时刻。沉浸式的互动观展体验更可让观众领略广州电影的厚重历史,感受电影艺术的无穷魅力。

图片

行走的故宫文化——《石渠宝笈》数字艺术沉浸展由故宫博物院主办。该展甄选多幅传世书画名作,以展卷、观山、浴马、赏花、入宴等九个单元呈现。另结合高精度复刻实物展示,穿插部分实景搭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巡展的首展,展览还特别增设了国潮沉浸体验场馆。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心还将在国庆前后推出“魅影华章”摄影展、“丹心铸魂”雕塑展及“书画传情颂祖国”书画展、“育美华章”陈金章山水写生教学作品展、“广州市首届老年书法作品展”等展览,为国庆假期增添一抹亮丽色彩。

除了展览,中心还有更多惊喜等待市民群众前来解锁。“见面吧”以粤剧面谱为特色,将粤剧普及融入日常,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粤剧艺术。“艺想空间”不定期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和互动活动,并联合粤港澳大湾区魔术联盟常态化打造魔幻空间,观众可近距离体验魔术的奥妙,开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奇幻之旅。在中庭花园“艺苑”,旧友新朋齐聚,十二花神立柱、鸽子、游鱼、龙舟花船、亲水舞台,还原了极具特色的岭南意境空间。散落各处的艺术打卡地,也必将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独特感受。

附: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开放后部分展览活动排期

念念不忘——广州市文联典藏作品展(9月22日—12月20日,1号馆、19号馆B区)

追光南国——广州影视高光时刻(9月22日—12月22日,3号馆)

JC中外动漫艺术馆(9月22日开放,长期,4号馆)

时代脉动——“百千万工程”民间艺术数字体验展(9月22日开放,长期,5号馆)

生生不息——广州文艺两新人才艺术作品展(9月22日—10月18日,6号馆)

书画传情颂祖国——广州市文联典藏市美协、市书协主席团作品展(9月22日—12月22日,13号馆)

广州市首届老年书法作品展览(9月24日—10月13日,14号馆)

行走的故宫文化——石渠宝笈数字艺术沉浸展(2024年9月26日—2025年1月1日,19号馆A区)

“行走的故宫文化”配套展区:国潮文化体验馆(2024年9月26日—2025年1月1日,2号馆)

魅影华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优秀影像作品展(9月28日—11月28日,7号馆)

丹心铸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广州雕塑精品展(10月,长期开放,定期更新,8号馆)

育美华章——陈金章山水写生教学作品展(10月开放,9号馆)

复兴路上的广州文艺陈列馆(10月开放,长期,12号馆)

粤剧面谱艺术展示(9月22日开放,长期,见面吧)

中外魔术大赏(9月22日开放,长期,艺想空间)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裴晗   通讯员文研  乐娟

编辑:许晓蕾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文化中国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