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宋承翰 发自北京 9月30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强化海洋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养护近海渔业资源相关情况。
每年5月初至9月中旬,中国在三个海区实行不同时长的海洋伏季休渔,最长时间是四个半月。目前休渔季已全部结束。
在保护资源、恢复资源的前提下,为了保障伏季休渔期间部分品种供应,官方也批准实施特殊经济品种和四种作业类型渔船专项捕捞。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介绍,通过科学家的研究和地方渔民的反映,有些品种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区域内,实施一定数量的捕捞并不影响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对增加供给,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还有好处。
2024年,专项捕捞共有9个特殊经济品种、4种作业类型(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和灯光围(敷)网),许可专项捕捞渔船20386艘,其中特殊经济品种渔船5834艘、4种作业类型渔船12805艘、捕捞辅助船1747艘。
“允许专项捕捞,核心就是要管好。一个是要管住这些专项捕捞不能破坏资源。第二是防止伏季休渔制度受到冲击。”他说。
据介绍,先后经过地方申报、专家审查、社会公示、审批发证等程序,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谁能捕捞、捕捞时间、捕捞多少,实现公平公正。落实渔船船位动态监控、渔获物定点上岸、渔船进出港报告和产量统计制度,督促渔船如实填写渔捞日志,通过“渔港通APP”报备进出港和渔获物数据。
“总体来看,伏季休渔期间专项捕捞管理有序,产生了良好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他说。
据初步统计,2024年海洋伏季休渔专项捕捞产量约40多万吨,产值约70亿元。“有效促进了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了水产品市场保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受到了广大渔民群众和地方政府的欢迎。特别是休渔期间,正值暑期,沿海通过专项捕捞有一批海鲜能够供到海边旅游的游客,这也受到了广大民众欢迎。”他说。
编辑:程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