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是丰收的季节。9月底,位于东北黑龙江等地的万亩大豆田满眼金黄、一望无际。其中不少优质大豆即将踏上跨越3600多公里的“旅程”,来到位于佛山市高明区的海天阳光工厂,完成从大豆到酱油的蝶变。
近日,一场由佛企海天味业组织的“黄金豆源基地”溯源活动在黑龙江展开,通过实地观看和讲解海天酱油生产所用大豆原料的种植、分拣、仓储等全流程,展示佛企海天对于原材料的高标准把控。
海天位于东北黑龙江地区的黄豆种植基地。
坚持传统酿造方式,严选东北黑土地作为品质黄豆基地
作为家喻户晓的调味品牌,海天酱油生产主厂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一座占地3000余亩的现代化调味品工厂运转不息。鲜有人注意到的是,相隔3000多公里的广东与黑龙江正是因为这座工厂产生了持续、深入的连接。
对于海天集团副总裁马国用来说,祖国东北端这片黑土地他并不陌生。据介绍,海天“寻豆师”曾经走过了全国很多大豆主产区,最后发现在东北地区生长的大豆既有圆润饱满的身材,又有高蛋白的内在,是酱油生产的绝佳原料。
多年前,海天味业已步入智能化生产时代,车间内拥有最高时速达5.2万瓶/小时的快速包装生产线十余条,但在生产原料和流程方面,海天依然传承与坚持300年前的传统工艺,坚持用东北天然优质大豆作为酿造酱油的原材料。每一年,来自东北黑土地的大豆原材料通过层层筛选、关关检测、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佛山,再通过海天工厂酿造而成酱油销往全球。
9月底,东北大豆即将进入收割期。
黄豆种植起源于中国,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在东北、华北、陕、川及长江下游地区均有出产,其中东北黑土地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且一年只种植一季,发育期长达150-180天。积温非常适宜黄豆生长,大豆圆润饱满、光泽好,同时富含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
以此次溯源地黑龙江某农场为例,其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嫩江之畔,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生产的黄豆蛋白含量平均值为39.7%,脂肪含量平均值为19.6%。
同时,东北广阔无垠的平原特别适合机械化农业生产,可以大批量、有效控制播种的深度、收获的精度。结合以上种种原因,在20多年前海天就开始采购东北天然优质黄豆作为酿造酱油的原材料,并将东北选定为核心黄豆采购区。
探访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株株颗粒饱满的大豆苗长势喜人整齐,大豆已颗粒饱满即将进入收割环节,而随后这些原料将经过层层筛选后踏上“南下”之旅。
现代化仓储物流,高标准推动当地物流产业升级
“因为海天的高标准要求,现在我们的种植、储存、运输等产业都有了很大的标准提升。”海天黄豆初加工基地负责人李剑平向记者表示。
在基地,记者见到一座通体白色的巨大“储存罐”。据李剑平介绍,这是海天黄豆专用的现代化粮仓,2019年投入使用,耗资近千万元,可储存约数万吨大豆,是黑龙江地区最大、最先进的粮仓之一,其密闭性好,设有机械通风、电子减温装置,温度湿度全流程控制,即将储存新一批收获大豆,有利于长期保证大豆品质的“新鲜如初”。
当天下午,不少黄豆已完成装箱、封存的流程整装待发,准备以联运方式送往广东佛山。据了解,这些集装箱“专箱专用”,运输过程“一箱一码”,还设计了专属“集装箱内衬袋”,一个袋子装满整箱黄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通常,进入海天工厂的黄豆需经过土地检测、生长检测、收割前检测、到货检测和入仓后检测等10道200余项检测指标,入厂黄豆杂质率不高于0.000008%,如有任何一项不合格可能面临“退货”。海天全链条管控黄豆生长的全生命周期,也推动了相关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程。
“一瓶酱油从大豆生长再到发酵要经历一年以上的时间,我们秉持品质为本、科技立企的宗旨,与时光通行,孜孜不倦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海天集团副总裁马国用表示。
立足3万亿工业大市,海天也正坚守佛山制造品质,打响佛山制造品牌。去年,海天“守创融合、数智赋能”的相关案例入选佛山市企业首席质量官创新十大优秀案例,当前海天旗下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料酒等13大系列300多种品种近1000种规格,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采写:南都记者 孙振凌
编辑:孙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