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艳:短视频成初中生重要学习渠道,但需提升内容质量深度

南方都市报APP • 隐私护卫队课题组
原创2024-10-14 12:05
图片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和素养教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2024年9月29日,南方都市报在北京举办“数字经济治理论坛第15期:E路护航,共话少年网事暨报告发布会”。

论坛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围绕“短视频下少年儿童的网络素养教育”进行了深入分享。

图片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孙宏艳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我国未成年人网民用户突破1.93亿,触网比例达到了97.2%。随着短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当前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到10.26亿,使用率高达95.2%。

孙宏艳认为,在高比例触网率背景下,短视频作为互联网内容的“新宠”,不仅成为青少年休闲的渠道,更拓展至学习和社交领域。孙宏艳指出,家长在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她强调了家庭沟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策略,以帮助孩子们在享受网络乐趣的同时,也能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同时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短视频平台是初中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第一渠道

为了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短视频使用现状,孙宏艳及其研究团队选择对全国六个省份的初中生进行网络素养问卷调查,涵盖了6480名学生。

调研显示,对于初中生而言,短视频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休闲层面,还涉及生活技能、科普知识、传统文化、网络安全等教育类内容。此外,短视频是初中生与同伴交流的重要社交话题,他们常常围绕短视频展开讨论,分享观看的内容,讨论当下流行的热点。

在孙宏艳看来,初中生更具自主性,他们不像小学生那样由老师和家长引导,更倾向于自己学习。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这甚至比学校课堂教学更吸引他们。“既然孩子们喜欢并愿意使用短视频平台,我们如何丰富和充实这些内容,为他们提供更多有益的推送,让他们真正学到知识?”

当天南都发布的《未成年人暑期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24)》,也可以与上述数据形成呼应。未成年人的上网活动呈现出学习、娱乐和社交的多元化特点。91.88%未成年人在暑期上网时有自主学习或上网课的需求,占比最高。其次,选择娱乐游戏和听歌看剧的未成年人分别为85.07%和80.18%,分居第二和第三位。

初中生在短视频平台汲取知识不仅反映了数字化时代的变革,也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孙宏艳的调研来看,初中生主要面临时间管理和辨别信息质量两大问题。数据显示,只有三成的学生能够经常处理好使用短视频的时间,不到三成初中生能够关注到网络信息质量的好坏。南都数据亦有类似体现,在未成年人遭遇的网络侵扰中,其中最多人表示“相信过虚假信息或网络谣言”。

她认为,短视频平台具有普及网络素养知识的巨大潜力,学生十分关注如何抵御不良信息的侵害。调研显示,半数乃至以上的初中生对在线学习、识别网络欺诈、检索信息、防止网络暴力、判断信息真伪、识别谣言的方法感兴趣。

值得关注的还有,调研显示,短视频平台是初中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第一渠道,领先于学校课堂教学、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渠道。不仅如此,50.5%的初中生通过短视频学习保护个人隐私的知识,42.2%学习识别网络诈骗的知识,39.8%学习如何辨别虚假信息,39.3%学习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孙宏艳认为,这表明短视频已经成为网络素养教育的有效渠道之一,但内容的有效性和深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家长易“功利化”孩子上网行为,应允许适当休闲放松

“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第一道屏障。”孙宏艳在论坛上谈到,家庭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调研数据表明,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频率对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水平有着直接影响。那些经常与父母就上网内容进行交流的初中生,其短视频使用目的更多聚焦学习知识,比例达到67.2%。而在缺乏家庭沟通的学生中,这一比例仅为57.3%。由此可见,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够有效引导孩子利用网络进行正向学习,而非单纯沉迷于娱乐功能。

孙宏艳谈到,未成年人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而成年人则是“网络移民”,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休闲都与互联网紧密相关,而成年人倾向于“功利化”去看待孩子互联网使用,认为学习是合理用途,休闲是不被允许的。

她认为这种代际差异,导致了成年人对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误解和过度限制。例如,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上网时会“炸锅”,认为互联网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构成威胁。

在谈到家长的应对策略时,孙宏艳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家长在面对孩子使用互联网时首先需要学会放松。尽管提倡家长放松,但她也认为家长需要具备一定管理意识。比如,设置闹钟提醒孩子合理分配上网时间,鼓励孩子在休闲的同时获取有益的信息和技能。又如,与孩子讨论互联网使用中的潜在风险,如个人隐私的保护、网络欺诈和不良信息的防范,帮助孩子在网络世界中建立起自我保护的意识。

孙宏艳进一步强调,陪伴比管理更加重要。她指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陪伴,在网络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家长能够与孩子一起参与互联网活动,比如共同玩游戏、一起看短视频,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家长不应将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而应当将其看作是与孩子沟通的一座桥梁。

出品: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 黄莉玲

编辑:李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数字经济治理论坛第15期:E路护航 共话少年网事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