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中共佛山市高明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召开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4-10-10 09:41

10月9日,中共佛山市高明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召开,研究部署高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明实践。


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

积极推进佛山“西进计划”

会上介绍,高明区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坚持制造业当家、实体经济为本,推动“两湾一区”成型起势,9大工业园区环境品质显著提升,吸引91个总投资381亿元招商项目落户。

城乡融合逐步深化。广湛高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城市、镇街、旧圩、乡村环境品质快速提升,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扎实推进,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成功获批,区镇村发展取得新成效。

民生事业蓬勃发展。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推动高明一中升格为佛山市高级中学,启动东部医疗资源大整合,重点人群救助帮扶扎实推进,兜准兜牢兜好民生底线。

生态环境有效改善。1—8月环境空气质量全市排名第一,国考断面达标率100%;完成造林绿化4.07万亩,种植柿子树1万亩,生态优势不断巩固。

党建引领持续强化。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激情,优化“党建+全科网格”基层治理体系,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会议还强调,要聚焦重点领域改革攻坚,为加快建设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健全现代产业平台体系,推动农业经济优品高质增收,推动工业经济稳进厚植增效,推动消费经济善谋快引增人,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复合型经济新体系。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健全实施“百千万工程”体制机制,创新镇域经济发展机制,完善城乡品质提升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绿美生态建设机制,着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构建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体制机制,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完善外资外贸高质量发展机制,着力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深化法治和民生领域改革,完善法治高明建设体制机制,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健全维护安全工作体系,着力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姜岳新:

做到四个“一定”,闯出改革新天地

会议快结束时,高明区委书记姜岳新指出,全区上下目标一定要明确,要对标对表,自觉把高明改革放在全市、全省、全国大局中定位谋划,在服务大局中体现高明担当;要提高标准,以非凡之力非凡之举推动改革向更高质量迈进;要求真务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让改革真正能落地、见实效。

思路一定要清晰,要注重系统集成,树牢系统观念,统筹谋划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要注重问题导向、全力破解“四有四无”“九个不”等问题,让改革符合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要注重突出重点,围绕抢抓“三大机遇”、建设“三个高明”,找准高明改革的关键环节和发力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举措一定要到位,要有实招,不搞假大空、不摆花架子,确保每项改革都有计划、有行动、有结果;要有新招,摆脱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亮出新招、谋求突破;要有硬招,朝着高明体制机制障碍、利益固化藩篱、积存多年顽疾动真碰硬、亮剑出招,打开高明发展新局面,并且树牢“允许改革有失误,但绝不允许不改革”的鲜明导向,让干部放心改革、大胆改革。

进度一定要抓紧,要坚持快字当头、狠抓进度,在早改快改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他强调,以上四个“一定”,是高明抓改革、谋改革、促改革的重要方法。只有做到四个“一定”,才能有章有法、靶向发力,蹄疾步稳走好改革路;只有做到四个“一定”,才能环环相扣、责任贯通,力戒浮于表面的“纸上改革”、劳民伤财的“形象改革”、推诿扯皮的“甩锅改革”、虎头蛇尾的“夹生改革”;只有做到四个“一定”,才能让群众满意、企业满意、客商满意,使改革成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


采写:南都记者陈斌颖

通讯员:明宣

编辑:陈斌颖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