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佛山银发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志愿服务行动暨古朗村尊老敬贤活动”在佛山杏坛古朗村举办。据悉,本次“一宴三展四活动”中“一宴”即古朗村尊老敬贤长寿晚宴;“三展”即摄影书画展、线上线下视频展、银发经济乡村展;“四活动”即徒步长寿行、绿美长寿林、带货长寿瓜、龙凤福寿艇。
多样化的形式将古朗“百千万工程”试点的成果进行展示。同时,重阳节传统文化、乡村绿美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乡村养老服务和乡村文旅发展相融合,推动形成“九月九,游古朗”的文化习俗,弘扬佛山长寿文化,展现佛山老人“老有所得、老有所乐”的美好生活。
八旬老人变身“网红”
释放银发力量打造新范本
近年来,古朗村悄然发生着变化,处处开窗见绿、推门见景、转角遇美的景象,通过党建引领,以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提效为抓手,古朗村的村干部、小组长、党员、村民、志愿者、社会热心人士等不同的银发群体,共同投身于这场古朗的蝶变中……
“看这翠绿欲滴的长寿瓜,富含营养,口感清甜,是健康生活的首选!”在古树街,年过80岁的杏坛退休干部邓家声和古朗村老人代表伍于永正在激情“开麦”。古朗作为知名的长寿村,老人通过直播与年轻人“面对面”,奏响“百千万工程”的乐章。
杏坛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表示,退休老干、当地老农是不可忽视的人力财富,用好银发经验、银发人脉,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古朗有丰富的农业特色资源,“苏鼠瓜”(长寿瓜)的百年种植史让当地老农成为田间地头的专家,也成为直播带货的热销产品。古朗村把好数字化农业方向,通过搭平台、架桥梁、造品牌、营氛围等手段,以“村民种植+村推广销售”模式,带动银发力量回归田间地头、走向直播镜头,让“夕阳红”成为“新网红”。在本次带货长寿瓜活动现场,古朗老干部、老农亲自下场为土特产“带货”,让更多年轻人听长寿故事,品尝“长寿瓜”,成功打造古朗银发助农的全新样本。
老人直播带货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鼓励发展银发经济服务创新企业,在本次活动中嵌入了“金寿银华·银发经济乡村展”,展示在养老服务、适老化改造、银发文旅、银发智造等方面的领先产品和公益项目,推动将银发力量势能转换为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动能,在不断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佛山银发经济发展潜力。
此外,古朗还在银发志愿服务、银发教育等方面不断探索。在10月9日晚的长寿宴活动现场,“顺德区老干部“红耆”志愿服务工作站”“佛山市老年教育研学点” 在古朗正式揭牌,未来将进一步发挥老干部余热和智慧,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
长寿宴强势亮相
滋味与韵味交融擦亮“百岁坊”招牌
古朗村是著名的“长寿之乡”,村里有一座御赐“百岁坊”,记载了在清朝乾隆皇帝下圣旨表彰古朗百岁老人的故事,现如今,村中长者生活悠闲安逸,长寿老人比比皆是。
正值重阳佳节来临之际,10月9日下午,杏坛镇组织上百位老者进行徒步长寿行活动。长达3公里的路程,长者们用脚步丈量古朗村乡村之美,现场分享老旧建筑活化金点子,银发经济乡村展展示银发经济新机遇,合力种下长寿林绘就乡村绿美新图景,创新打造滋味与韵味交融的特色长寿宴……活动绚丽多姿,氛围其乐融融。
10月9日晚进行的长寿宴是古朗的“重头戏”。本次长寿宴连开199围,共有1500多名60岁以上长者参加,古朗长寿宴是顺德深厚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尊老敬贤传统美德最直观的体现。杏坛是顺德美食的荟萃之地,桑基鱼塘、瓜棚豆架、鱼跃虾蹦处处可见,浓浓的水乡味、田园味、至真味。古朗长寿宴,以传统敬老宴传统菜品为基础,结合长者喜欢的口味,配以长寿、古朗八景、古朗进士梁有年的古诗等独特历史文化润色,糅合古朗长寿果(苏鼠瓜)、桑麻黑毛节瓜、鱼饼等本地特色食材,打造出“十全十美·常青长寿”。
长寿宴现场。
汇聚乡贤力量
携手共创基层治理新图景
古朗村作为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村,在广泛汇聚乡贤力量,引导乡贤在村居发展、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已有众多成功实践案例,既是践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更是银发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古朗村通过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携手共创基层治理新图景,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资回馈家乡超500万元,有力推动了村内硬件设施提升,改造了天市街旧石板路,打造出一条特色“党群路”,古朗市场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助力下实现了改造提升,并创建区“三星”市场等。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的建设中来,古朗的环境更美了,笑脸更多了,回乡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近200户村民返乡建房子,村内建起了网红咖啡店,回乡人才和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立足古朗深厚的乡村资源禀赋以及尊老敬贤的良好社会氛围,佛山银发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志愿服务行动将银发力量势能转换为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动能,走出一条全省首创的“百千万工程”实践新路径,为进一步释放银发力量、开发老龄人力资本、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范本和宝贵借鉴。
在重阳时节、秋冬时分长者们欢聚一堂享晚宴、看表演、叙乡情,社会各界以感恩情怀传递着对长者深深的关爱、祝福和敬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敬老敬贤的美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未来,将继续打造古朗长寿文化名片,延续古朗长寿节活动品牌,推动形成“九月九,游古朗”习俗,进一步挖潜银发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采写:南都记者 王倩
图片来源:顺德区宣
部分内容整合自顺宣
编辑:王倩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4网络中国节·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