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野游”走俏?“禁区”成网红景区,应急管理部出手了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4-10-10 19:17

近日,因网络博主发布哀牢山夜宿野营的视频,哀牢山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前不久,另一博主“山取”晒出进入哀牢山未开发区采集颜料矿石的过程,神秘的原始森林、变幻的气候、未知的生物、惊险的遭遇,引发不少游客在国庆假期跟风涌向哀牢山探险,“禁区”一度成了“网红景区”。据央视新闻报道,应急管理部日前召开会议明确要求,推动有关部门加强旅游和交通安全监管,加强对“野景区”、网红打卡点的安全警示宣传和流动巡查,严防违规冒险进入。 

“禁区”成网红打卡点,当地发文禁止“野游” 

此次闯入公众视野内的哀牢山,位处云南中部,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地两大自然地理区域的结合部,以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独有的自然风光、生物多样性而闻名。值得注意的是,广义的哀牢山,涉及哀牢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风景区三个概念。哀牢山从西北至东南,绵延500多公里。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地跨云南省楚雄、双柏、景东、镇沅、新平五个县,保护区内又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种,其中核心区为禁入区,进出有严格管控措施。

根据新平县文旅部门发布的信息,哀牢山核心区外,已面向游客开发了石门峡景区、茶马古道景区、金山原始森林、南恩瀑布、陇西世族庄园等旅游体验区,区域内设有清晰的标识和专人管理,属人员可进入区域,游客只要服从景区管理要求,其旅行安全完全可以得到保障。 

图片

哀牢山景区——金山原始森林 图片来源:新平县文化和旅游局

9月底“山取”的视频走红后,众多游客来到神秘“小众”的哀牢山一探究竟,“哀牢山堵车”“哀牢山野游”“哀牢山部分区域已被开发成景区”“哀牢山人类禁区遭爆改人类景区”“哀牢山原始森林摸一把叶子都是湿的”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新平县文旅部门统计显示,每年哀牢山景区及周边景点接待游客50余万人,今年国庆期间哀牢山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同比增长15%。

10月6日,根据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布的《访客须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以下简称楚雄州辖区)的核心区,禁止任何人进入。楚雄州辖区缓冲区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而需进入楚雄州辖区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应严格按流程申请并待上级批准。严禁擅自进入保护区开展各种徒步、健行、拓展运动、登山、探险、穿越、露营等活动。擅自闯入保护区最高将罚款5000元。10月8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也发布了告知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进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镇沅片区。

10月6日,新平县文旅部门面向游客发布《哀牢山旅游温馨提示》强调:哀牢山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可能会存在迷路、滑倒、偶遇野生动物等不可预知的危险,请自觉遵守景区安全管理规定和秩序,按景区指定线路游览,禁止偏离游道和进入非开放区域。

由于占地面积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人员进入其中容易突遭大雾、无信号、野生动物袭击等高风险事件,一直以来,哀牢山也被外界称为“禁区”、现实版“云南虫谷”。根据公开信息,202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从云南普洱市镇沅县进入哀牢山腹地野外作业后失联,被发现时均已遇难。经法医学检验和联合现场勘察,4人殉职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爬山导致体力消耗过大,事发区域出现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原因造成人体失温。

图片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消防员在哀牢山开展搜救工作。 新华社资料照片

 

野景区存隐患,擅闯出意外自担风险

近年来,在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的传播带动下,不少未被开发的原始户外区域,因其具有难得一见的自然风光和独特体验,满足了不少人的好奇心,经网络博主包装后摇身一变竟成了颇具流量的“野生网红打卡点”,成为社交网络追逐的对象。但这些信息缺少必要的风险提示,通过夸大美化的用词博取读者眼球,埋藏不少隐患。南都记者留意到,这些原始区域很多既非处在景区内,也缺乏专业人员维护管理,游客一旦突遭恶劣天气,后果不堪设想。

例如,2022年,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山区出现局部降雨,引发龙漕沟区域突发山洪,共造成7人遇难、8人轻伤。事发地“龙漕沟”属于未开发景区,且属于地质灾害点位,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此地却是一些平台博主所“安利”的“野生网红打卡地”,即便事发前当地附近已有多个安全警示牌,仍有不少游客扎帐篷露营。 

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涉及人员1350人,受伤320人,死亡156人,失踪26人。在户外运动细分项目中,登山和徒步相关事故数量位居前二,分别为156起和83起。

对于擅自闯入未开发区域的行为,有关方面也在加大打击力度。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四川稻城亚丁风景名胜区通报:因王某强等8人擅自进入亚丁景区未开发区域(即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徒步穿越活动,并趁工作人员下班私自损坏景区服务驿站物资,禁止8人终身再次进入亚丁自然保护区和亚丁景区开展一切形式的旅游和活动。据央视新闻报道,应急管理部日前召开会议明确要求,推动有关部门加强旅游和交通安全监管,加强对“野景区”、网红打卡点的安全警示宣传和流动巡查,严防违规冒险进入。

今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旅游纠纷典型案例明确表示:对于游客私自进入未列入景区游览范围的区域造成自身损害的情况景区没有过错的,游客应当自担风险。有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指出,当前出游需求愈发趋向个性化,年轻人容易被带有“出片”、“小众”、“冷门”景点等标签所吸引,因为网络跟风前往某一目的地,一旦在当地遭遇意外,事后很难民事追责,游客在浏览野生景点时应该有充分的风险认知,参与户外活动或者露营时更应筑牢安全意识。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甄芹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傅晓羚2.21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