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丝盈盈到白发苍苍,他们始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欢迎29对长者夫妇,携手步入婚姻殿堂……”10月11日,2024年“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长者集体婚礼活动在中山纪念图书馆、中山市华侨公园盛大举行。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崇尚夫妻和睦、白头偕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通过他们的爱情婚姻故事,让优良的家教家风传承下去,守护每个幸福“小家”,共同构筑美好“大家”。
中山举行2024年“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长者集体婚礼活动。
29对长者夫妇重温婚姻美好时刻
“如果婚姻有秘籍的话,那我们的秘籍就是夫妻有共同的理念,有事多商量。” 钧叔说。年过八旬的他,和妻子薛姨相濡以沫,已走过60年岁月,目前居住在东区。
回想当年,钧叔和薛姨在大学的时候认识,薛姨开学报到迟了,而缘分恰好出现,负责接新生的学长正是当时意气风发的钧叔。钧叔喜欢上了薛姨,还找了好朋友帮忙追薛姨。薛姨从小学习乐器,后来进了学校文工团,而钧叔在文工团里负责钢琴伴奏,他们时常练习大合唱,为比赛做准备,薛姨负责合唱的领唱,排练多了以后,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如今,他们携手走过了60年的风风雨雨,成为大家称羡的恩爱夫妻。“当年我们能走到一块很不容易,所以我们非常珍惜,感恩国家给了好环境,我们一起共同把家庭经营好,把孩子养育好,也希望我们的孩子继续齐心把下一代养育好。” 薛姨说。
来自坦洲的谭叔和吴姨结婚48年,当年因咸水歌结缘。夫妻俩介绍,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坦洲镇,渔民咸水歌创作和表演活动非常活跃,当年谭叔看到吴姨唱咸水歌,就被吸引住了,后来经过一次次的见面交往,结成了夫妻。之后,丈夫一直支持妻子的爱好——唱咸水歌。丈夫专门负责作词,妻子负责演唱,每次上台演唱,妻子负责练习好曲目,准备好服饰;而先生则要把音响设备、曲目音频等准备好,并提前到现场设置,做好幕后工作。夫妻之间配合默契,珠联璧合。妻子吴姨更是成为了中山市非遗传承人,坦洲镇民歌协会副会长,且荣获2023年度“中山好人”称号。
至今,吴姨一直坚持每周五到学校里开班授课,培养传承人;从年头到年末,她经常受邀到各学校,开展咸水歌活动。“这么多年,但凡遇到困难,我们总是一起想办法去面对去克服。真的非常感谢丈夫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这是我最大的力量。” 吴姨说。
在活动现场,像钧叔薛姨夫妇、谭叔吴姨夫妇一样,长者夫妇各有各的相依相伴婚姻故事。他们穿上中式婚姻礼服,伴随着喜庆的音乐,手挽手、肩并肩,缓缓地走过红毯,重温当年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的美好时刻。他们分享了携手走过半个世纪风雨岁月的非凡历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情的真谛和责任的担当,为后辈树立了榜样。29对长者夫妇还共同乘坐婚庆巴士到达华侨公园,与市民现场互动,抛绣球、发喜糖,留下幸福温暖的瞬间。
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非常感谢主办方这次周到贴心的安排,真的非常激动。” 吴姨说。据悉,中山市2024年“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长者集体婚礼活动由中山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山市民政局主办,旨在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传承优良家教家风,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养老孝老敬老良好社会氛围。
中山市老龄办主任,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廖小康表示,让所有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每个家庭的心愿,也是全社会的美好愿景。一直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坚持把发展老龄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健全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扎实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和居家适老化改造,加快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努力让老年人生活更有品质、晚年更加幸福。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市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各镇街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尽心尽力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题,用心用情把老年人照顾好、服务好,不断开创全市老龄事业发展新局面。” 廖小康说,“希望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以真心尊老、以诚心敬老、以热心孝老,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老龄工作的良好局面。”
今年10月是全国第15个“敬老月”,中山将以“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为主题,围绕强化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三大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涵盖关爱慰问、文化娱乐、健康义诊、志愿服务、权益保障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积极推动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据悉,近年来,中山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不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精心提供全托、日托、助餐、保健康复、上门家政等全方位、多层次、一站式的服务保障。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积极打造医养结合、医育结合的“中山样板”,进一步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大力推动老年用品制造业企业发展,加强康养布局合作,努力打造高品质养老服务项目,不断提升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和福祉。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山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社会组织党委专职副书记吴苑菲表示,下一步市民政局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推动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她介绍,将继续推动全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稳步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逐步健全长期护理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商业保险相衔接的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不断满足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刚性需求。加快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构建“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此外,创新和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与新业态,拓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型消费领域。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持续在政策环境惠老、居住环境适老、数字环境助老、法律环境护老等方面发力。发挥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爱幼育幼作用、在家教家风建设中的经验优势。
文/图 南都记者侯玉晓
编辑:侯玉晓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惠民生暖民心,中山奋力提升民政服务品质
2024网络中国节·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