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在建队纪念日来临之际,10月11-12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少先队广州市工作委员会、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话剧《先锋少年》在广东艺术剧院迎来精彩首演,来自全省上百家中小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少年队员和辅导员代表,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观众齐聚一堂,同看话剧演出,共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话剧《先锋少年》首演现场
聚焦广州劳动童子团故事
话剧《先锋少年》通过新时代少年贝贝的视角,掀开中国少年儿童运动波澜壮阔的百年记忆的一章。全剧以省港大罢工为故事的主要历史背景,紧紧围绕“广州劳动童子团的成立”以及“劳动童子团与红领巾的不解之缘”展开叙事,并将笔墨集中于邓金娣、罗志群等先锋少年身上,演绎她们在党的关怀和培养下成长为革命战士的红色青春。
从跟随省港大罢工的工人乘船回到广州时的天真懵懂,到入读劳工子弟学校、加入劳动童子团后的奋发进取,再到白色恐怖时期面对敌人严刑的坚定和大无畏,三幕剧情勾勒出先锋少年有血有肉的立体形象。
话剧《先锋少年》首演现场
该剧台词精巧又不晦涩难懂,剧中多次以角色口吻提问“你们准备好了吗”,随着剧情发展,少年们的回答有所不同、逐步递进,从第一幕的“那都是大人的事情”到第二幕的“我们准备好了”,再到尾声少先队员高喊“时刻准备着”,这是跨越百年的同频共振,是红色青春的延续、革命精神的传承。
舞台呈现融入时代气息
话剧《先锋少年》节奏张弛有度、一环扣一环的剧情让观众迅速代入其中。发生在“泰山号”上紧张精彩的追逐戏、在劳工子弟学校轻松诙谐的开学戏,还有干脆利落的劳动童子团训练学习场面,以及邓金娣和罗志群牺牲前的温情对话,一幕幕桥段让现场观众随之心情起伏,产生强烈共鸣。
90分钟的演出里,观众跟随引人入胜的剧情穿梭于现在和过去两个时空,看百年前后两款样式有异、颜色相同的红领巾互相映衬,沉浸式感受不同时代的少年意气和一脉相承的精神信仰。
话剧《先锋少年》首演现场
为了实现百年前后的时空无缝切换,《先锋少年》运用旋转台和解构主义立体装置布景,并结合多媒体影像等新技术,打造空间灵活多变、场景丰富多样的多层次舞台。随着转台的转动,天字码头、沙面街区、工人礼堂、学校等场景流畅变换,带着观众穿梭于不同时空。
舞台整体呈现兼顾年代真实感和现代审美,在新时代少年的时空里,该剧还创新融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潮流元素。酷炫吸睛的无人机表演,手表智能助手的形象呈现等现代科技的运用,为《先锋少年》在历史厚重感的基础上增添了强烈的时代感。
全场互动引发强烈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先锋少年》尤为注重与现场观众的互动,精心安排多次互动环节并自然融入到剧情当中,表演空间从舞台延伸到观众席,剧场时而变成工人礼堂,时而变成广州街头。观众也化身为剧中人物,可以是参加纪念俄国十月革命八周年集会的工友,还可以接过邓金娣、罗志群散发的传单,近距离聆听她们宣传革命思想。
话剧《先锋少年》首演现场
演出谢幕,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旋律响起,全场观众和台上演员高声共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歌声响彻剧场,现场气氛推至高潮。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戴银欢
编辑: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