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深圳女孩学画10年,巨幅油画获“福布斯”金奖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4-10-13 07:29

近日,2024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艺术与创新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深圳QSI国际学校的少年艺术家黄朱青子(Huang Tsingz)凭借创意作品《逍遥游》获得大赛金奖。这位12岁的深圳女孩,从事艺术创作已有10年的时间,她的获奖作品《逍遥游》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她在艺术上经历了哪些成长阶段?她对艺术又有着怎样的理解?针对以上问题,记者对这位“2024福布斯青少年艺术家100”最年轻的金奖得主进行了一次采访。

图片

黄朱青子凭借创意作品《逍遥游》获得“2024福布斯青少年艺术家100”金奖。

图片

黄朱青子,12岁,英文名HUANG TSINGZ,目前就读于QSI(深圳科爱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现为深圳市南山区美术家协会会员。2024年初,她在深圳湾体育中心举办了一场跨年个人艺术展;2024年暑假,她在呼伦贝尔市美术馆举办了《草原画卷》美术联展。黄朱青子十分关注环保和公益,她曾主动将个人艺术展的筹款捐赠给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和在惠州农村启动的“田面上•庭院书屋”实验性建筑扶农项目。

巨幅油画《逍遥游》荣获金奖

用作品为环保发声

记者:作为“2024福布斯青少年艺术家100”的金奖获得者,请介绍一下你的作品《逍遥游》的创作理念及背景。

黄朱青子(HUANG TSINGZ):油画《逍遥游》是我2024年的近作,创作理念源于我对庄子、对存在、对生命、对精神理想的思考。在一篇有关鲸的文章启发下,我设想在一个未来世界,尽管蓝鲸在几个世纪前就已被商业捕鲸逼近灭绝了,但仍有一位女孩一直坚持着想要看到蓝鲸的梦想,由此展开了这次创作。

在这幅作品中,蓝绿与橙黄的鲜明碰撞让画面呈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空:遥不可及的未来和触手可及的现实,满目沧桑的消逝与自然和谐的共存,我希望能通过这一作品引起公众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图片

油画《逍遥游》,作品规格:1.5米x 2.9米,作者:黄朱青子(HUANG TSINGZ),创作时间:2024年6-7月。

在艺术中发现自己、表达自我

记者:艺术是一种理解与表达自我的方式,请谈谈你对《逍遥游》的创作思考和感受。

黄朱青子(HUANG TSINGZ):对我而言,艺术创作不仅是色彩与线条的交织,更是发现自己、表达自我的过程。作品《逍遥游》也映照出我对生命、存在与精神的思考,它让我意识到,无论是浩瀚的宇宙,还是渺小的生命个体,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诉说着存在的故事。蓝鲸与少女的相遇,既是物理空间上的跨越,也是心灵与精神的深度碰撞,我深刻体会到艺术不仅是我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更是我探索自我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内心的声音,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力量。

图片

黄朱青子在创作《逍遥游》。

记者:作为一位少年艺术家,你在艺术创作上的成长历程是什么样的?请为我们介绍一下。

黄朱青子(HUANG TSINGZ):我的艺术成长历程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每个阶段都记录了自己成长的足迹。

在六岁以前,我用画笔捕捉快乐,每一幅画都是一个简单真挚的故事,让我在无拘无束中感受创造的乐趣。无论是用歪歪扭扭的圆圈代表太阳,还是色彩斑斓的线条勾勒出的“怪物”,都源自我对世界最初的感知与好奇。

在七至十岁的阶段,我除了接触丰富的创作形式,也开始系统地学习绘画技巧,从基础的线条、色彩到构图,每次练习都是对自我边界的拓宽。同时,我也对不同的绘画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马克笔到水彩,从油画棒到丙烯颜料,从纸板到木板,每一种材料都带给我全新的触感和表现力,每一次尝试都让我的作品展现出更多的层次与细节。记得有一次,我试着用油画棒与丙烯液体混合创作,不同材料的融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种色彩与质感的碰撞,让我兴奋不已。

自十岁起,我便更加注重作品的内涵与思想深度。从自然之美到人间温情,从历史典故到现代议题,都成为我创作的灵感源泉。我试图通过画笔传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让作品成为连接内心与外界的桥梁。《四海升平》便是我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画面以和平天使的视角,釆用和平鸽俯视构图,运用不同色彩的丰富内涵搭配,呈现了世界各国文化标志,寄托了我对和平的深切向往。

回望过去的路,我的绘画与创作之旅如同一场精彩的旅程,每一步都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蜕变。未来,我将继续以笔为舟,传递美好。

800x800_6709f837c8e58.jpg

800x319_6709f83d4505a.jpg

黄朱青子部分作品。

创作深受印象派影响

突出光影变化和瞬间印象捕捉

记者:请列举一下你感兴趣的艺术派别或者艺术家,并谈谈他们为你带来哪些影响?

黄朱青子(HUANG TSINGZ):很多时候印象派常以独特的艺术成就和突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创作理念与风格,尤其是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的光影处理、色彩运用及户外写生的热情,给了我无尽的灵感与启迪。

其实早在19世纪末,印象派就已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强调光影变化和瞬间印象的捕捉。作为印象派的领军人物,莫奈对自然光线的敏锐捕捉和色彩的大胆运用也深刻地影响了我的创作。就如我近期的系列作品《印象•伊敏河》与《印象•免渡河》,它们正是源自于户外和自然风景的光影捕捉,表现了伊敏河边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景与免渡河树林里摇曳的光影。在未来的艺术创作道路上,我将继续沿着大师们的足迹,不断探索与创新,用画笔记录下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带给更多的人幸福与快乐。

800x986_6709f86da4d5d.jpg

800x600_6709f8a7c0ff6.jpg

黄朱青子在户外写生。

中西方艺术

将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

互相借鉴

记者:艺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请你谈谈对中西方艺术发展的理解。

黄朱青子(HUANG TSINGZ):我从两岁进入国际学校就读,至今已经是第11年了,在校内我能够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多元文化。另外,空闲时,我喜欢阅读一些艺术类的书籍,逛美术馆、博物馆,去世界各地游玩……在这些过程中,我感受到,中西方艺术不仅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它们各自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着不同文明的交融。

在我看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将更加频繁,随之产生新的灵感与创意。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交互设计等新兴领域的兴起,正引领着艺术形式的创新与变革,中西方艺术将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基础上相互借鉴。

800x512_6709f8f74e651.jpg

801x569_6709f8f937bcb.jpg

黄朱青子在画展现场。

采写:奥一新闻见习记者任贺

编辑:任贺

编辑:任贺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