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韩歆毅:科技是持续弥合数字鸿沟的关键力量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4-10-21 15:40

“在新的技术时代,人工智能可能带来新的数字鸿沟。科技是持续弥合数字鸿沟的关键力量。”10月20日,蚂蚁集团总裁韩歆毅参加2024金融街论坛成方金融科技论坛,在“金融科技弥合数字鸿沟”分论坛上这样表示。

“新技术的应用有门槛,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硬件和基础设施拉开差距,对技术应用形成制约;新技术的扩散也有先后,不同的人群、企业,接受先进数字技术也有早晚。”韩歆毅分析,这两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数字鸿沟的产生。

图片

蚂蚁集团总裁韩钦毅在2024金融街论坛成方金融科技论坛上发言。

据韩歆毅介绍,过去20年蚂蚁集团始终致力于缩小数字鸿沟。

在数字支付方面,20年前支付宝创立,二维码让移动支付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日常。数字支付还跨越国界,让全球消费者可以“一个钱包走天下”,目前Alipay+已连接了超过30个全球电子钱包和银行App,覆盖了57个国家和地区。在央行指导下,蚂蚁集团推出了“境外银行卡绑定支付宝国际版”和“境外钱包在境内直接使用”两套境外人士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已有13个境外主流电子钱包可以在中国境内直接使用,来华外国人享受到了更便利的旅游体验。

数字金融也是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途径。韩歆毅介绍,10年前,蚂蚁金服成立,大数据技术让再小的企业也能获得普惠金融服务。比如网商银行的“百灵系统”,利用AI对小微企业信贷资质和额度进行审核。有了这个系统,小微商家只要上传合同、发票、流水等原始材料,AI就可以为其实现“自证提额”,无需人工干预和审核。“百灵系统”已服务了超过800万家小微企业,每户平均提升了4.5万的贷款额度。还有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和网商银行合作的农村创新金融服务项目,服务农村“信用白户”。传统上,农业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涉农数据难以满足银行授信和风控的要求,小微农户难以获得信贷支持。该项目运用卫星遥感风控系统与隐私计算技术,将三农数据引入金融风控,从而实时分析农户经营情况,判定贷款额度。基于这一系统,农户只要手机一点,就能实现“秒贷秒批,随借随还”。截至2024年5月,这一项目已服务了606万农户,其中78%的授信农户种植面积在10亩以下,累计总授信达到946亿元。

数字时代不能让任何人掉队,因而蚂蚁集团发起“蓝马甲”行动,以降低老年人数字生活的门槛。据韩歆毅介绍,围绕手机使用、反诈骗等主题,“蓝马甲”已走进70多个城市,举办了2.4万场活动,4年来服务老人156万人次。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不同人对人工智能的接受程度也有差异,可能带来新的数字鸿沟。蚂蚁集团的探索是,为公众提供简单、便捷的AI应用。南都记者获悉,去年,支付宝携手浙江卫健委推出了数字健康管家“安诊儿”,它是手机上的“智能陪诊”,服务贯穿患者就医全流程26个环节,可在不同环节调用其他的专业级智能体服务,实现全流程智能体协作,提供一站式服务。浙江省人民医院应用“安诊儿”后,导诊台的工作量减少了50%。

韩歆毅认为,弥平数字鸿沟,需要企业增强意识、提升能力、久久为功,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他表示,科技企业要增强弥合数字鸿沟的责任意识。让更多人从科技发展中获益,是科技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以社会价值引领商业价值创造,更要通过机制保障,让企业责任成为所有员工的自觉行动。

科技企业还应不断增强弥平数字鸿沟的能力,要有识别新的数字鸿沟的能力以及善用科技的能力。这个“善”既是“善意”的善,要坚持技术更向善、更普惠的价值取向;也是“善于”的善,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一定要靠科技去解决,才能真正让新科技变得更简单、更易用,真正降低技术的门槛,让所有群体都可以从新技术中受益。

韩歆毅最后说:“弥合数字鸿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学界的深入研究,媒体的呼吁和报道,更需要监管部门的协调和指导,大家一起形成合力,为弥合数字鸿沟汇聚更多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编辑:熊润淼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熊润淼5108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