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质”与“效”,莫让民生工程沦为“民怨工程”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4-10-21 21:30
图片

“未完工的路桥钢架锈迹斑斑、已建好的桥面长满杂草、桥洞里堆满废品垃圾……”近日,深圳市罗湖区新秀立交改造项目因开工8年仍未完工,引发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质疑。奥一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该项目自立项以来,经历了数次方案调整,至今仍处于用地审批阶段。是超前规划还是工程烂尾?无论哪种原因,都暴露出市区、部门之间的协同不足,以及在该项目规划和执行过程中缺乏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考量。

图片

民生工程质效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新秀立交改造项目是一项重要的交通改善工程,曾被称为“打响罗湖区交通拥堵治理首战”,其建设进度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出行便利和区域交通的畅通。自2015年10月立项以来,该项目三度被写入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白纸黑字写明“力争在2020年前改造完工通车”。

然而,历经数年建设,在本该完工的时候,该项目的方案却突然进行了调整。2020 年 5 月,市交通运输局召开新秀立交方案修改会,因“下穿方案交通疏解及管线迁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会上决定新秀立交方案改为沿河南路上跨深南东路菱形立交的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新秀立交改造工程从立项到正式开工用时仅不到1年。但是开工后却经历了不止一次的方案修改,导致工程进度严重滞后。同时,因为修修停停,致使立交桥附近“人行道狭窄且凹凸不平损坏严重,附近居民出行更加不便。”这不仅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多年来不断有网友在相关平台上发帖询问项目进程。

本来好端端的改善交通拥堵的利民工程,因为种种原因竟然成了“民怨工程”,暴露出项目规划和执行过程中缺陷和不足。

民生工程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首先要坚持质量为先,在制定和执行项目方案时从全局出发,充分考虑项目对周边环境、交通网络以及市民生活的影响。细致分解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等建设全环节,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过程监督,实现即知即改、边查边改,确保工程优质可靠。

其次,要坚持效率为要,绘制具体“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坚持挂图作战、跑表计时、到点验收,确保各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顺利完工。让人民群众早日享受幸福成果。

此外,政府部门应有更清晰的规划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意识,更主动地公开相关信息,提高透明度。新秀立交改造项目的停滞,部分原因是信息公开不足,导致市民对项目进展的了解有限,变成了“民怨工程”。

政府部门应制定明确的项目时间表和责任分工,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公众通报项目进展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增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

最后,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民生工程项目监管,充分发挥督查、稽查、审计、投资评审等监管作用,形成监管合力,确保把一个个民生工程项目办成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安全工程。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管玉慧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管玉慧5101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