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游报告解读:“游而不学”因认知不足,警惕劣币驱良币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4-10-26 23:37

10月25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以下简称《报告》),全面解析了2023年以来全国研学旅游的发展动态,总结了研学旅游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报告》得出结论认为,研学旅游不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而是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的社会教育方式。呼吁政策执行要做好评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研学中来。研学旅游需要市场化机制,但不能完全以市场化为导向,也需要普惠式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报告》建议充分发挥文旅领域存量资源与空间优势,实现“好而不贵”的高质量普惠供给。 

图片

博物馆里研学游。新华社照片

社会认知不足令研学游供给升级受限 

艾媒咨询报告分析称,2023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1469亿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3000亿元。近两年,研学游作为“旅游+教育”的一大细分赛道,引发诸多行业机构入局,市场呈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去年,由于供给未跟上爆发性需求,“天价研学游”等话题在舆论中饱受争议。今年暑期旅行旺季,研学游市场仍存在价格虚高、货不对板、产品同质化、收费不透明、专业标准缺乏等问题。

“‘市场热、舆论更热’的现象,反映出市场需求旺盛、对优质供给的热切期待,以及行前期望与实际体验存在差距。”《报告》指出,造成这种局面的一大原因是认知问题:我国研学旅游的发展时间尚短,社会认知仍需要时间沉淀——有时认知不足,容易将其视为春秋游活动的延伸或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有时又给予其高的期待,或者将很重的责任赋予其上。例如,学校容易将研学等同于传统的春秋游活动,而不是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导致“学而不游”;而企业努力去开发研学产品但认知和专业能力不足,导致“游而不学”认知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供给的升级。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当前,关于研学游的政策正在深度下沉,《报告》将政策下沉的表现总结为四个方面问题导向(政策正在靶向“课程”、“线路”、“收费”、“安全”等更细的颗粒度问题上,例如出台研学实践收费管理)、上下贯通(由国家到省、由省到市、由市到区县,贯通性不断增强)、持续推进(基/营地评定等重点工作在多地得到持续推进)、区域联动(大空间尺度的区域研学产品需要区域内多主体共建)。各个区域的政策水平正在逐步拉开。

“今年研学热度较去年有所下降,可能企业的营业额、接待人数都较去年有所回调,这很正常。”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所所长张杨在发布《报告》时坦言,应该对市场有理性预期,事实上行业需求仍然强劲。

一大重要佐证,便是《报告》预计:2024年全年研学相关的招投标总次数与总金额较2023年同期有所回落,但较2019年仍然有明显提升,也将超出2021年水平。如以学校为采购主体,2024年1~7月招投标金额表现已超2023年同期水平。从地域看,有关研学的招投标金额、次数排名前列的,普遍是一些研学游需求和供给旺盛的省市,例如安徽、四川、广东、浙江等。 

图片

2024年1~7月以学校为主体的研学相关招投标金额。图源:《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

《报告》还披露了研学企业营收情况。以2019年为对照基准:以C端亲子为主要客群的企业,2024年截至8月的营收恢复情况较2023年,呈现更明显的两极分化——近半企业营收恢复不足50%,但有15%的企业不但恢复了,且增长200%以上;地接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同期也开始呈现分化趋势。而组团、组地兼顾的企业,同期营收恢复情况较2023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图片

从业者对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担忧在扩大

那么当前,研学旅游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哪些?《报告》聚焦了三个主要方面,这些也是公众长期热议的研学相关话题:研学旅游到底贵不贵;研学游值不值;行业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担忧。

每当研学游被提及,价格往往是最常见的话题。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游而不学”“学而不游”等老问题,关于“价格虚高”“质价不符”的讨论也较多。《报告》提出,关于研学旅游到底贵不贵,要从真实成本和实际消费能力两个方面综合判断。研学旅游的实际成本更高,是因为涉及沟通流程更加复杂、需专业课程研发,整合更多非传统旅游资源、更高人员配比、更好服务标准、更复杂的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等投入。这些配置要求远高于一般旅游,消费者感觉研学旅游产品价格贵的体感是真实的。

研学游值不值?据《报告》披露,以暑期营地型产品为例,中国旅游研究院进行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今年能明显感觉到线路型产品要好于营地型产品。多数消费者认为营地型产品基本达到或较好达到期望值,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于“营员太多或混龄安排”、“食宿等硬件设施太差”、“课程内容或形式不好”、“前期宣传与实际不符”、“产品性价比不高”等问题。

更不容忽视的是,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业界普遍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担忧,且这一担忧在扩大。此前就有多位从业者对南都记者谈到,“现在市场太卷,各个板块都涌入到研学领域,市场又恶性竞争,慢慢的负面影响就会越积越多。”

“很多没有资质的人在做研学,而且我们对研学资质又没有明确的管理。但恰恰是很多没有资质的商家,营销管理做得很好,却在执行当中货不对板,会导致一些失误,而研学旅行最怕的就是出安全问题。一旦出问题,可能会造成行业的倒退或停滞,公众对研学的认知会趋向“低价、低质”,形成恶性循环。”张杨解读认为,研学行业建立良驱劣的机制势在必行。

图片

研学旅游最大的动能和瓶颈是人 

《报告》提出,任何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都会遇到“成长的烦恼”,包括从初期的供给总量不足,到中期的供给质量不齐、市场秩序阶段性波动、社会认知不够成熟、舆论关注度高等,多是成长型市场面临的问题。对于研学旅游而言,在优化行业监管的同时,也应给予行业发展的一定社会包容度。

“不同角度对研学的认知不一样,如何能让孩子在旅游过程中收获‘无痕式教育’,而不是‘灌输式教育’、‘任务式教育’——让他觉得走出学校还是在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张杨表示,研学旅游是个高门槛的行业,“我们对真正了解一个好的教育产品应该怎么设计,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这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其中最关键是‘人’——人是最大的动能,也是最大的瓶颈。”

《报告》提出,如果说研学旅行产品的体验不理想并非是服务商的主观不作为,而是客观的能力约束,那么,“如何吸引专业人力资本进入行业”就成为最重要的问题。要解决如何从顶层设计上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与储备体系、如何针对专业人士个人执业进行认定、如何令跨部门跨界人才各司其职、创新合作模式等问题,不同专业人士之间的合作模式也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此外,《报告》还提及国际青少年是研学游重要且需要重视的潜力群体,要发展入境研学,让研学旅游成为国家对外交流的名片。从全球视野来看,无论是日本的修学旅行,还是欧美国家有组织的夏校、夏令营、冬令营等研学旅游活动,既是对制式教育的有益补充,也通过吸收海外学生的参与而成为国家对外交流的名片,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国际青少年群体极具先导性、成长性和延展性,青少年时期的体验将影响其价值观形成与行为偏好。各国学期学制不一、假期时间不一,利于形成较好的错峰出行和稳定的市场时序,也利于平抑国内市场的淡旺季效应。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甄芹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