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罗忠明 通讯员台山宣 10月26日,江门台山市侨助“百千万工程”• 古筑新韵——台山百年侨建筑保育和活化成果开放日活动在台山市台城街道泡步村官步里的“翘庐”举行。翘庐的50多位家族成员家回到家乡,齐聚见证翘庐光辉重现。
“翘庐”竣工于1922年,由旅缅台山乡亲、著名华裔建筑设计师朱锦翘亲自设计并督建。其建筑的主要材料多来自缅甸。该建筑坐南向北,两层土木结构,占地约500平方米,与毗邻的陈宜禧铁路官步站仅50米。“从空中俯瞰,翘庐好似一枚勋章,朱锦翘以此纪念陈宜禧建设铁路的壮举”,翘庐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动荡年代,翘庐的家人们相继离开家乡。“翘庐”因空置长达数十年,长期失管至其内部破败不堪。2023年,在台山市相关部门及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朱氏家族后人决定将“翘庐”的修复与活化工作交由云翠谷文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将其成功转型为“翘庐1922”特色民宿。
从外观上看,该民宿保留了原有的法式风格,原有的宽敞明亮的窗户全部保留;室内地面保留了原有的小花砖,房梁保留了当年朱锦翘从缅甸运回的优质木材。在设施配置上,“翘庐1922”提供了7间各具特色的客房,并配备了咖啡厅、会客厅等休闲空间,充分满足了旅客对于休闲度假的多元化需求。
百年侨建筑保育和活化现场经验分享会上,翘庐1922云翠谷文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成分享了经验,“它是有故事、有文化、有底蕴的一个房子,希望激发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古建筑的传承和保育”,如今,通过修旧如旧的改造,翘庐将打造成高品质、多业态民宿和侨居复活典范之一。
据统计,台山现存10000多幢碉楼、洋楼、建筑风格多样精美。 近年来,江门市侨联、台山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侨建筑保育活化工作,经过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目前台山市已成功打造“翘庐”、“四九望岗”、“光大学校”、“侨创中心”西南楼、梅家大院、桂水村等典型案例的名片,形成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侨乡风情,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
据了解,台山市正在深入实施新型帮扶协作机制,凝聚合力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接下来,台山将发挥“侨”优势,邀请海内外侨胞乡亲回台山考察交流、投资兴业,汇聚侨资侨智助力“百千万工程”,为台山侨建筑保育和活化注入侨的动力。
侨助“百千万工程”友好社团结对共建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