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直播,这场沙龙赋能广东青年“以技兴乡”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4-11-01 21:54

南都讯 记者叶孜文  通讯员岳青  10月28—30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视频号培养沙龙(下称“培养沙龙”)在江门恩平市举行,来自广东省各地以及恩平市本地的40余名兴乡青年们聚集恩平,深入学习视频号短视频、直播的运营方法。

图片

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视频号培养沙龙在江门恩平市举行。 通讯员供图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理论课程、进村研学、作业演练贯穿其中。在牛江镇昌梅村,学员们分小组拍摄了多条以昌梅村历史文化、乡村业态为背景的短视频。在实践导师的带领下,学员们完成了多场以当地农特产为主题的模拟直播演练,切身体验了电商直播从策划到落地的全流程。

培养沙龙是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下称“计划”)百人典型班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兴乡青年视频号专项培养计划的线下集训。视频号专项培养计划一共持续3个月,包括线上课、线下集训、社群陪伴、活动赋能、1v1指导等多个阶段。此次实训前,学员们已经于10月16日起在“共富乡村学堂”上进行了系统的线上学习。

图片

学员们进行以当地农特产为主题的模拟直播演练。 通讯员供图

“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我们不仅拓宽了对农特产品销售渠道的认识,也掌握了相应的技巧,线下的实训课程更是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成长。接下来,我也会争取学以致用,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恩平兴乡青年吴鸣鸣除了在课堂上拓展了知识,在课堂下也结识了很多来自不同地区的兴乡青年,通过各种交流沟通,增强了自己做视频号的灵感。

据了解,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腾讯公司和中国农业大学于2023年12月共同发起,旨在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合培育模式,为返乡下乡、振兴乡村的青年提供系统化、创新性支持,以实现“百名兴乡典型、千名兴乡创客、万名兴乡火种”的培育目标,为广东县域振兴注入新动力。自计划开展以来,已有近5万人参加兴乡青年火种线上班,1025名来自广东21个地市的创业青年、村干部、乡村振兴志愿者及返乡大学生青年参与千人创客班培训。

11月1—6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视频号专项培养计划的系列直播活动也将开展。活动以“兴乡青年趣乡村”为主题,通过前期社群招募、自主报名,项目组遴选出了5位学员,深入学员所在乡村,手把手帮助学员提升短视频拍摄剪辑能力,并指导学员完成电商和内容直播。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