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万名郑州大学生组团夜骑开封,凌晨的车队绵延数十公里,相关画面在网络走红。此事爆火之后,开封市市长吴海燕向各级各部门交办了具体事项。从媒体报道看,她强调了项目建设、文旅服务、招商引资、安全生产这4个方面。吴海燕强调,针对大学生、中老年人、境外游客等群体,分类制定细化、具体化、有针对性的服务保障预案;同时,要全面排查整治道路交通、社会治安、餐饮住宿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跟进做好安全提醒和志愿服务等工作,彰显“开封温度”,确保游客安全。
规模如此庞大的外地游客突然光顾,对于开封来说难免有些措手不及。开封市市长的表态很有针对性,她特别强调要做好安全提醒,这一点其实也是外界担忧的。
如何看待这样一个爆火的夜骑现象?
最开心的要数开封各大景区。不少景区针对大学生免费开放,清明上河园景区更是表态说,“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清明上河园对所有夜骑大学生免费”,吸引大学生前往的用意显而易见。景区欢迎大学生前往不难理解,大学生去到景区免不了要消费,景区可以因此获利。但是,做好文旅服务不仅是景区单方面的责任,其他环节承受的压力亦不容忽视。
比如,庞大人流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夜骑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等,这都是现实且紧迫的问题。相关服务如果做不好,恐怕这样的流量带来的就不是泼天富贵而是泼天麻烦。事实上,这场骑行活动开展期间,开封不仅有交警部门夜间巡逻保驾护航,仅11月3日凌晨还有200多名志愿者在夜色中奉献,为“骑行大军”服务。
只是一个偶然事件还好,若这样的骑行活动常态化,开封恐怕压力山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都是骑共享单车前往开封。对于共享单车运营方来说,这样的用户行为显然给他们提出了难题。按理说,用户使用共享单车有相应的规则,能骑多远,能不能跨区域骑行,肯定有规定,违反了就会有对应的罚则。有关企业在回应时就提到,郑州至开封的跨市骑行超出了共享单车市内骑行的服务范围,并表示,共享单车跨区骑行可能对企业产生额外的车辆调度费用,也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郑州大学生组团夜骑开封已经制造了一个新闻事件,能给开封带来相应的曝光机会,但这样的流量能给当地带来多大的好处,恐怕很难讲。
回头看,参与夜骑活动的大学生们一起制造了这次流量事件。据媒体报道,“夜骑开封”的热潮源于今年6月18日。当时,4名郑州的大学生为了吃开封灌汤包,在晚上7点骑共享单车出发,历经三个多小时抵达,这一举动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为什么个别学生的特种兵式旅游尝试,会演变成一种群体行动?细想一下,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年轻人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精力充沛,爱凑热闹等。除此之外,换位思考的话,这背后流量思维大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夜骑开封”不是商业策划行为,但是,当这种操作很容易成为一个传播事件,在全网受到广泛关注,一旦有了流量,年轻的大学生就会因此受到关注,成为这个事件的一个角色。这种制造流量的冲动和在场感,能吸引不少大学生,至于夜骑体验如何,是否适合每一个人,大概只有经历了的人才说得清楚。
夜骑开封爆火之后,有人欢喜有人忧。制造流量的大学生,承接流量的开封,都有各自的想法,这样一个事件留下的问题,大概需要在一段时间后,才能真正得到解答。
编辑:何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