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深圳,早晚能感受到秋意。天气转凉,意味着又到了小心一氧化碳中毒的例牌提醒时间。南都记者从深圳市急救中心了解到,近一个月深圳120接诊了1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救护车送往医院后,不适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出院。
据深圳120调度数据显示:2024年10月10日下午两点多,宝安区西乡街道,一名23岁女子做午饭时忘记关闭燃气灶阀,在家中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慌、乏力不适等症状,于是在家属陪同下到家附近社康中心就诊。社康医护人员给予吸氧等措施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经救护车送入深圳恒生医院急诊科输液、观察后,该女子不适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于当晚在家属陪同下离院回家。
这名年轻女子是幸运的,发生在湖南的一氧化碳中毒案例则让人心痛。2024年11月1日,湖南邵阳隆回县一家民宿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导致2个孩子不幸身亡,大人仍在医院治疗。据孩子外公透露,事发时孩子父亲带着2个孩子入住该民宿,因没空调用木炭取暖而引发中毒。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俗称为“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当人们察觉到自己中毒时往往为时已晚,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家中要定期通风换气。
这些安全知识要牢记,一氧化碳中毒有以下表现
一氧化碳吸入体内,会与氧气争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使氧气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
轻者出现头晕、头痛、眼花、心悸、胸闷等表现。如果吸入时间长,会出现皮肤如樱桃色的潮红、冰凉,烦躁不安、精神极度兴奋或者错乱,呼吸困难,无力,肌肉痉挛或者抽搐。严重时患者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哪些场所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根据近五年全国监测数据统计,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燃气、煤气热水器使用、安装不当或质量不合格,煤气灶或煤气管道发生气体泄漏等。
另外,集体食堂、餐馆、宾馆等饮食住宿服务单位取暖炉具、燃气、煤气设备及通风装置使用、安装或维护不当;狭小密闭车库或地下室内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汽车尾气排放、长期处于密闭的空调车内等也是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因素。
遇上一氧化碳中毒该怎么急救?
1、在靠近前,应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如果燃气泄漏已不可控制,请远离现场至安全区域,并迅速报警。
2、呼叫120,条件允许的话,取来AED和急救箱。
3、做好个人防护,戴防毒面具或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关闭燃气开关。
5、把患者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安全地方。
6、松解患者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必要时给予人工呼吸。
7、注意保暖。
8、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时,立即心肺复苏。有条件的话,配合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英文简称)。
注意:1、严禁在燃气泄漏现场打电话、开电灯、点火。 2、患者中毒时如果有神志不清症状,即使救出来后已经清醒,也应到医院进一步诊疗。
怎么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确保设备安全
正确安装燃气热水器。使用强排式燃气热水器,热水器严禁安装在浴室内,应安装在阳台等通风的地方。安装燃气热水器应由有燃气安装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按规定进行安装,以免留下一氧化碳中毒隐患。正确使用燃气热水器。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间不应过长,注意保持通风,严禁长时间使用,发现热水器故障时,要及时修理。
定期检查。请专业人员检查燃气管道、炉灶、煤气用具的开关、管道等,防止煤气泄漏。
注意开窗换气
时间使用燃气用具时,一定要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如使用煤炭取暖,煤炉不要放在卧室内,生炉子取暖时不能紧关门窗,必须充分通风换气。
入睡前一定要确保煤炭完全燃尽熄灭,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好,否则在睡梦中发生煤气中毒更危险。
不要在密闭的室内吃炭火锅、点炭火盆。
不要长时间在密闭车厢内靠发动机供暖,更不能在发动机持续燃烧时在车厢内睡觉。
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昏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一氧化碳中毒认识误区
误区一: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实际上,凡属含碳的燃料,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无论是烧汽油、煤油、普通木炭、还是“环保炭”!
误区二:没有煤烟、臭味不会中毒一氧化碳本身是无色无味的,很难让人察觉,如果此时门窗紧闭形成密闭空间,人在里面极易一氧化碳中毒。在家烧木炭取暖时,睡前应将其熄灭并移至室外。
误区三:门窗上有缝隙不会中毒空气比重为1,一氧化碳比重为0.967,如果门窗缝隙处于低处,一氧化碳也不容易排出。
误区四:装了烟筒或风斗不会中毒若遇大风倒烟、烟筒被堵塞等情况,一氧化碳排不出或排量少,也会发生中毒。而许多家庭使用旧风斗,或风斗过小、安装高度不够等,一氧化碳排出不畅,也能引起中毒。
误区五: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中毒科学证实,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并不能起到预防效果。
误区六:醋和酸菜汤能救中毒病人对于一氧化碳中毒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硬往嘴里灌醋或酸菜汤,容易呛入肺内,阻断肺泡气体交换,致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