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东莞滨海湾:打造高品质学校,探索未来教育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4-11-11 17:07
图片

“东莞市民点赞榜”是南方都市报推出的重要智库研究产品。六年来,东莞市民点赞榜通过广泛征集各部门、各镇街民生实事举措形成榜单,并接受市民打分评价、调研团现场走访调研和专家评审,希望在东莞构建一个民间政务评价体系,鼓励基层提高创新和服务意识。


第六届南方都市报东莞市民点赞榜自今年9月启动以来,各单位踊跃申报,一个多月时间已征集到一批民生实事案例,内容涉及医疗、住房、教育、安全、环境、文化惠民等多个方面。根据活动规划,南都现就部分民生实事案例进行集中宣传展示。

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东莞滨海湾新区着眼未来,投资12亿元打造新区首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简称“滨海未来”),首年开设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于今年九月正式开学。

今年10月,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入选东莞市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实验校名单。据了解,学校将从教师专业成长、精准教学及精准评价三方面,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领域,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来优化教育环境,推动育人方式变革。

图片

滨海湾新区高品质教育上新
打造首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

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东莞滨海湾新区着眼未来,投资12亿元打造新区首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简称“滨海未来”),首年开设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于今年九月正式开学。

据悉,滨海未来学校占地约110亩,建筑总面积超15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共建设96个教学班,办学规模约为4500多人,旨在建立一所环境一流、理念先进、办学前瞻、生态智慧的高品质未来学校。

图片

学校建有两栋6层教学楼(小学教学楼、初中教学楼)、资源中心、行政楼、生活楼、风雨操场等多个建筑单体,多功能学习室、图书馆、游泳馆、室内篮球场、学生宿舍与教师公寓、中小学食堂、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齐全。资源中心坐落于校园中心,将打造成为学校图书馆,错落有致的圆形设计独树一帜,将与校内庭院公园形成新一代的校园地标。

同时,基于96班大规模教学模式,学校采用“一个中心、双操场、双餐厅、双岛接送”的多元分散式策略。两栋教学楼分成小学组团和初中组团,分别以“清新绿”和“活力蓝”进行装点,木色和白色墙贴相间,尽显清新与书卷气息。生活楼高达27层,其中一二层为师生餐厅,第三层为电梯厅和空中露台,其余24层为学生宿舍和教师公寓,共建有528个房间,占据制高点,拥有绝佳的看海视野。

图片

借智高端办好未来教育
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治理能力

滨海未来以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为方向,将在课程设计、学习方式、多元评价、科技赋能、组织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与中国教科院数字教育研究所战略合作为契机,借智高端开展未来教育的更多探索、创新与实践。

图片

滨海未来将融入森林和海洋元素,拓展无边界学习场所,构建“数理书院、人文书院、艺术书院、健康书院、科创书院、社会书院”六大书院课程体系,打造九年贯通培养、跨学科融合、国际理解、科创实践四大特色课程,探索大数据支撑下的全员因材施教,持续激发办学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图片

据了解,滨海未来入选东莞市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实验校名单,将按照“面向全校、充分融合、应用为先、持续优化”的原则,基于“平台+应用”的思路进行人工智能校园建设。

具体来看,一是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五个方面帮助教师熟练利用数字技术;二是赋能精准教学,运用“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和“自适应个性学习系统”采集、储存、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学习数据;三是赋能精准评价,构建起全面、精准、个性化的教育评价和支持框架——“E-GROW”画像式教育评价模型。

同时,滨海未来以“智慧基础教育”为理念,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泛在教学、智慧管理、智能安防、公共平台)的智慧校园系统,分期建设,推进全校数据、业务、服务三维打通;体现整体化、个性化、服务化、智能化四个特色,为学校教育事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智慧型的信息化服务,有效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治理能力。

采写:南都记者 梁锦弟 实习生 蔡莉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第六届南方都市报东莞市民点赞榜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第六届南方都市报东莞市民点赞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