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他们的就业更是备受社会关注。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校园招聘“三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积极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三严禁”针对校园招聘中的典型乱象,对于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来说,如果用人单位能够遵守这些规定,无疑能为他们的就业带来不少帮助。
就业歧视不是新鲜事,尤其是招聘时限定985高校、211高校这样的操作,可谓屡禁不止。有的企业招聘时明目张胆作出限定;有的虽明面上没有这样的规定,招聘时看起来一视同仁,显得很公平、很礼貌,但私下仍然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应聘者,尤其是一些受到求职者追捧的大企业,非名校毕业生不招的现象非常普遍。类似操作根深蒂固,招聘时明确限定某些高校的行为当然容易识别,通常也很快会受到舆论关注,纠正起来并不难。现实中更多的是那些隐性歧视,企业招聘的时候不明说,背地里却有默契,因此很难发现,基本成为行业潜规则。应聘者面对这种现象几乎没有什么应对办法。
但是,类似的歧视真的就是一种理性的做法吗?知名企业提供的薪水相对较高,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可挑选余地大,有时甚至百里挑一。但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这样的资本,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平衡是企业必然要面对的,如果企业本身实力一般,不能为就业者提供充分的成长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招聘时要求太高,就可能面临留不住人才的问题。显然,人才流失严重不是一个好现象,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招聘时对高校背景规定过于严格,未必符合自身利益。
按理说,企业招聘无非要选到合适的人才,而不必一味追逐高学历、名校背景。企业和人才双向奔赴,重要的是合适,即岗位和人才的精准匹配。要实现这样的就业生态,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高校要有足够的实力让企业相信自己的学生。其中尤其要洞察市场,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高校如果一味随波逐流,不考虑就业市场和社会发展趋势,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难以受到企业青睐。
比如,有的高校不顾自身能力局限,在专业设置上一味追求热门、高大上,华而不实,就业市场对这种背景的学生自然很难投出信任票。与之相对,有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很用心,在培养学生方面也愿意下功夫,所以即便知名度不高,毕业生也能受到企业欢迎。同时,这样的学校对学生也很有吸引力,前段时间就有媒体报道过这样的案例:某所技校因为能学到实用的技术,就业前景很好,所以有的本科生毕业后还“反向”去读这类职校。
一些高校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在人才培养上不用心,这也是就业市场学历歧视乱象的一个重要背景。此次《通知》提出要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扩大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布点,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这无疑是提醒高校,要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多花一些心思。
就业市场上的歧视现象成因复杂,“三严禁”符合法律规定,也在为实现就业公平提供助力。但从长远看,如何构建健康的就业生态,打造无歧视的就业市场,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更重要的是社会要创造出更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
编辑:何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