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循证评价 乐群实验小学举办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果展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4-11-15 21:09

各学科小解说员们自信大方地介绍着展品,并向解说员们了解学科实践的细节巧思……11月14日,乐群实验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果展研讨会活动拉开序幕,参会的领导嘉宾相继步入校园参观。学校11位科组长,11台一体机,各学科图文并茂的学习成果展板,一一亮相与呈现,带给参会人员一场多模态、多视角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展览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美术、音乐、信息、道法、劳动、综合实践,各学科展示了在各年级开展的跨学科学习过程性实践经验与成果,迎来参会领导和嘉宾的盛赞。

乐群“东岸之声”管乐团宏大的管乐齐鸣、“小夜莺”合唱团的美妙童声为本场活动拉开了序幕。乐群实验小学副校长邹铭主持会议,盐田区教育局副局长叶菲,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天才,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陈尚宝,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婷,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智慧融合部部长马瑞,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综合教研员姚毅峰出席本次活动。

800x534_67370e6312f35.jpg

800x534_67370e6275439.jpg

800x534_67370e620ded2.jpg

教育盛会:教学方式变革阶段性成果集中展示

在开幕致辞中,叶菲表示,这次研讨会是贯彻落实促进教育变革创新的重要论述的一次教育盛会,也是盐田区近年来大力推动教学方式变革的阶段性成果集中展示。作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教育部“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盐田区勇立潮头,全力推进智慧教育环境建设,培育教育新质生产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图片

她指出,乐群这所百年老校在传承和改革中,积极打造儿童友好型校园,提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育人新思路,并取得显著成效。“作为智慧校园示范校,乐群正从教改名校向品质名校转变,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为教育改革贡献了巨大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董艳带来了精彩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思考和探究的主旨报告《从循证评价到循证教育:数智赋能学生成长》。董教授围绕“教育为何需要循证”“数字化转型与循证教育”“面向新课标的循证评价”和“超越循证教育:高质量”等四个方面引导我们关注并理解循证教育背后的教育本质。

图片

报告中,她利用人工智能以问题链的方式呈现她对循证教育的思考,她指出教育并非一种简单的过程,而是复杂的人文关怀的体现,因此她循证教育下要关注教育的生成性、突发性、非线性关联和价值维度。她还强调要重视教育判断力的引入、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回归,明确目的方法的主客位置。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贾建国,在题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审视》的报告中,深入剖析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和挑战。他指出,教育部及广东省的课程实施方案均将跨学科学习视为教学改革的难点,强调了大单元项目探索的必要性。

图片

接着,他明确跨学科学习的核心在于问题解决,而非简单学科拼凑,强调应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警惕只重宣传、忽视实效的倾向。贾建国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在跨学科学习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问题设计和学生学习支持方面,提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精准的过程评价,减轻教师负担,并强调了教科研一体化的重要性,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教研科研培训设计的迫切性,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片

曾焕做了题为《“生·熟·转”:高效率推动中小学数字化转型实践》的主旨报告。他谈到,如何焕新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乐群在实践中找到新路径——数智技术为百年老校注入的新活力。数智技术如何助力跨学科学习,现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乐群以各学科项目制负责人牵头的方式,开展基于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探究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在乐群校园内,随处可见AI辅助备课、可视化德育评价、智慧教室交互系统等数字工具的应用。而这些工具在体育、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中实现了AI辅助教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关键在于课堂,循证评价则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乐群通过循证教学评价的视角,对课堂师生互动行为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基于实证数据构建了师生互动行为的优化模式,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近年来,本校荣获多项教育部及深圳市颁发的荣誉,包括教育信息化“双区”示范校(深圳市仅25家,盐田区唯一)、人工智能实验校、教育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年度奖等。

课例展示:数智课堂探索新范式

在课例展示上,乐群展示了数智课堂探索新范式。语文《趣编科学童话》由杨秋萍老师进行单元整体设计说课,曾秀丹老师进行现场授课,课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循证评价:通过摄像头、麦克风等设备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数据,应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构建评价模型,实现基于数据对学习过程的全面、客观评价生成了报告;

英语《Signs of table manners》由冯美意老师进行单元整体设计说课,党雅琪老师进行现场授课。冯美意老师结合英语新课标及我校跨学科学习的五化理念,即“主题生活化、内容结构化、问题情景化、学习实践化、评价循证化”,围绕“文明用餐,从我做起” 的单元主题对教材、目标进行了详细分析。

综合实践《“纸”因有你更精彩》由马欣悦老师进行现场授课。基于“如何让校园的‘废’纸重获新生?减少纸张浪费、增强环保意识”这一驱动性问题展开跨学科主题学习,马欣悦老师带着学生回顾了纸的“前世今生”,同时也回顾了学生动手实践的造纸之路,孩子们积极分享了自己让废纸再生的过程。

体育《AI活力 律动未来》由曹碧晓老师进行现场授课。课堂上,AI智能体育设备化身智能“助教”大展身手,健美操动作高清显示在屏幕上,标准的健美操步伐视频多个角度呈现,学生跟随智能体育设备开始热身开合跳、舒展弓步跳、灵动左右跳等动作。教学中采用多种学练方法,创设教学情景,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并将教学内容与设备游戏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在玩中学,在学中练。

圆桌论坛:数智教育策略研讨

陈尚宝主持以“循证评价:数智赋能学与教方式变革”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数智技术如何为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图片

首先,曾焕解读了循证评价的重要性,强调了数智技术在教育变革中的核心作用。李正福表示,很高兴能看到盐田教育和乐群实验小学长期致力于信息技术融合课程改革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也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图片

本次活动主题十分契合国家政策关于新课标落地的要求,从“循、数、跨”三个方面很好地推进了盐田教育和乐群实验小学的跨越式发展;王华珍则从技术层面分享了数智技术如何赋能教学方式的变革;林晓凡深入讨论了数智技术如何改变我们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提供了具体的技术应用案例;马瑞则从实践角度分享了盐田区在推进数智技术赋能学与教方式变革中的具体做法;最后,曾焕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分享了乐群实验小学在数智技术应用中的规划思路和实践经验。

图片

李天才为本次活动做会议总结,他用了“三个成功”来评价这次活动:首先,百年老校的转型非常成功,乐群实验小学的校园处处体现了儿童友好型校园的教育温度,也体现了百年老校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成功示范。其次,活动的承办非常成功,无论是现场的200多位嘉宾还是线上的万名观众,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参与度,这充分体现了活动主题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最后,成果的展示非常成功,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果的展示,我们看到了学生在数智赋能教育下的成长和进步,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乐群学子的数智素养,也反映了学校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总的来说,这次活动不仅展示了盐田教育在数字化转型和循证教育方面的成就,也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