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推荐服务没错,关键要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4-11-20 00:18

“砍单”“算法推荐”“平台强制经营者‘二选一’”等热点问题广受社会关注,一些乱象也备受批评。据媒体报道,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发布《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服务协议与交易规则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利用算法,根据消费者的用户偏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搜索结果的,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公示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和主要运行机制等,同时提供不同意网络交易平台进行算法推荐的选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件还规定,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方式。消费者选择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应立即停止提供相关服务。这意味着受到不少质疑的算法推荐服务今后可以由用户自主选择——觉得需要这些服务的可以继续使用,认为不符合自身需求,甚至因此带来困扰的,就可以不接受这种服务。

把选择权交给用户,这样的规定在情理之中,过去这一步走得并不容易,规则完善姗姗来迟,但北京走出了这一步毫无疑问值得肯定,相信很多地方会跟进。毕竟,算法推荐的种种弊端已经很清晰,归根结底,问题不是出在这项服务本身,而是过去各大平台几乎都将其作为一项强制规则,用户无从选择。

平台之所以迷恋算法推荐服务,无非因为这种技术可以给平台带来利益,有时甚至是巨大的利益。而对于用户来说,这种技术略显神秘,有的时候被算计而完全不知晓,有的时候沉溺算法推荐服务不可自拔,甚至因此形成网瘾。久而久之,视野、认知都会因此受限。

具体来说,购物平台通过技术捕捉用户的消费习惯,然后根据消费者的偏好来推荐商品,从品牌到价格,算法推荐都能给到用户最优的选择。不仅是商品,在社交平台,网站还会根据用户的兴趣来推荐信息。南都曾经梳理算法推荐在内容环节的种种表现:曾经点开过某类短视频,便总会收到同类视频内容推荐;在购物App搜索某物品,相似产品便大量出现在购物页面;浏览了某行业新闻,这类新闻就被大量推送给用户。诸如此类,都是算法推荐技术大显身手的结果。

算法推荐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好的一面是平台更懂用户,用户也能获得便利;坏的一面在于,借助技术对用户画像,消费者几乎是透明的,在交易环节容易吃亏,近年备受争议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就是典型——在外卖、电商等平台,平台根据用户消费数据来定价,同样一件商品因为不同用户而出现差异化价格。类似操作引发极大争议,可见,一旦不受约束,算法推荐服务很容易走向用户的对立面。

近年来,算法推荐有关技术引起了社会的注意。2022年,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初步形成了规范。如今北京出台新规,明确要求把算法推荐服务的选择权交给用户,规则越来越清晰,对用户的保护越来越到位。人应该主宰技术而不是被技术主宰,把选择权交给用户,按理是算法推荐服务的底线要求,如今终于形成规范,这种变化无疑也是社会共识的反映。

有的人喜欢算法推荐,甚至对其产生依赖,这都是正常现象,但平台不能想当然认为用户都有这样的偏好。不夸张地说,如何使用算法推荐服务,很大程度上就能代表一个平台的价值观。科技向善,顺应规则,回应社会呼声,平台也应该行动起来。

编辑:何起良

3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何起良4.7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