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为什么你们小时候好像比我们现在要有趣得多?”“我更喜欢在家里玩,因为只有屋里才有电源插座。”
十年前,中国引进并出版了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所著的《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该书中文版的序言由著名学者杨东平撰写。在书的扉页上,就有如上这段引人深思的对话。
“自然缺失症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在近日山东高密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丹麦幸福教育大会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在发言中直言。
持续封闭内卷的教育竞争
青少年“自然缺失症”影响每况愈下
人类的进化与自然有着内在的联系,但现代生活却常常使人类远离自然,从而降低了幸福感,研究人员将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缺失症”。事实上,“自然缺失症”并非医学诊断,而是一系列城市问题在现代人类行为和心理上的综合表征。现代城市中,人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包括部分孩子童受到的户外限制、自然景观的缺失以及电子产品的过度干扰。这类干扰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如肥胖、注意力紊乱、抑郁等问题增加,甚至影响视力。
“然而,在过去,我们从未意识到自己患上了这种‘病症’。事实上,如今大量类似的情况出现,这就是过度的教育竞争。”杨东平在发言中称,“现在的孩子,学习时间太长了,总教学课时过多。我们的中学每周上课33节,外国中学每周上课23节。我们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上课13000节课,外国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上课5800节课。我们的小学每年放假12周,寒暑假两个半月。外国中学生每年放假四个半月,寒暑假比我们多两个月。”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
杨东平介绍,有研究认为,中国的过度教育已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城镇过度教育的比率已然超过了适度范围,特别是自2010年到2014年间过度教育的平均比例达到了33.34%。与此同时,由于高技术的发展,产业、职业结构的更新迭代清晰可见,如各大银行的门店,人工越来越少。随着职场机器人的使用,那种靠“硬知识”就业的员工也将越来越少。
杨东平以江苏某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举例,“学生的在校时间基本上从早上7点持续到下午6点,他们绝大部分时间都被限制在学校环境中。”他认为,这种持续的封闭教育,或者“内卷”的教育模式,其后果是导致学生对学业以外的事物丧失了兴趣,甚至缺乏感受和思考的能力。对教育产生厌恶,并逃离。
中丹教育论坛中方主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谈到,现代孩子在视力、听力、方向感等方面有所退化,他们更多生活在有电源插座的环境中。“八十多年前,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儿童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他一字一顿,“就是要解放头脑,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强调孩子应在自然中实现全面发展。”李镇西表示,“双减”政策的提出,就是直接指向这一问题的核心,希望给孩子们更多学习的体验和动脑、动手、观察、思考的时间。
大自然本身就是教育的意义
“当前世界正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气候变化加剧,生物多样性缺失,各类地球资源都在日趋匮乏。转变心态、探索和实践全新的生活方式势在必行,这种转变应从幼儿教育开始。”论坛上,中丹教育论坛丹方主席、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主席、北菲茵民众学院前院长摩根·戈德鲍尔强调,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非常重要。他呼吁全社会共同开发全新的教育方法,不仅传授科学知识,也引导社会行为,更对自然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解。“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认识到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并将这种理念融入幼儿园和学校的教学中,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李镇西直言,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时候强调“有意义”,这当然是必须的。所谓“有意义”,指的是我们的使命、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手段都应具备明确的价值和意义。然而,这种强调往往是从成人的视角出发的。教育工作者还应从儿童的角度来考虑,“教育本就应该是有意思的,是好玩、有趣、浪漫且充满诗意的。”他说。
中丹教育论坛中方主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
与会专家在发言中有一个共识,即自然环境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感官学习至关重要,是治愈“自然缺失症”的有效途径。当前教育过于偏重理性发展,忽视了感性基础,而感官体验和情感发展正是通过自然接触得以实现的。自然是最丰富的环境,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感官,促进其全面发展。
研究表明,每周在大自然中呆30分钟可提升幸福感,预防心理健康问题。论坛上,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秘书长丽莎·约翰森强调了儿童福祉这一议题,呼吁教育应更多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灵成长,而非仅限于物质生活的丰裕。
据悉,本次大会是中国丹麦教育论坛的第五届活动。自成立以来,中国丹麦教育论坛每届主题一直以"教育幸福"贯穿,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教师、家长和学生从不同维度分享碰撞"教育幸福"的路径、方法和成功的经验探索。
采写:南都记者吕虹
编辑:程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