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唯一上榜!珠江“王子公主”、红船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入选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4-11-24 12:59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铁路局综合司、中国民航局综合司、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国铁集团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其中“湾区珠江游”入选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是今年广州唯一入选项目。

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全国文化和旅游、交通运输系统要认真学习借鉴示范案例的好经验、好模式、好做法,充分发挥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更好助力交通强国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扩大内需战略,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美好的交通运输服务和高品质旅游生活。

湾区珠江游——交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800x375_67428d81bac2d.jpg

800x433_67428d81c4120.jpg

据“湾区珠江游”实施单位广州城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介绍,根据国家、省市及行业监管单位的“双碳”战略,为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引导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珠江流域上绿色、环保、低碳的业态形式,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投资建造的“珠江王子”号和“珠江公主”号两艘纯电动游船,是中国第一批通过CCS认证的电动游船。建造过程中,助推了中国电动游船验收规范标准的颁布,并为权威部门提供运营技术参数的跟踪。两艘游船代表着珠江游船的先进发展方向,低噪音、零污染,投入运营以来深受游客好评。基于两艘游船的创新、新颖、实用特点,同时为了规避侵权风险,公司现已获得公主号以及王子号两项外观设计专利。

珠江红船是珠江上独一无二的移动水上剧场,经典剧目《船说》在此演出。《船说》结合3D全息投影,机械臂等高科技表演手法,打破了固定舞台、固定视点的传统舞台模式,共设有四个可移动转换、交换互置、封闭开放的观演空间,能在出其不意间合并成一个容纳人数多达280人的空间,极大加强观演互动性,在游览珠江之余,呈现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该项目是广州市推动“文商旅结合”、打造城市旅游文化名片、探索旅游剧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

旅游将“低碳”进行到底

图片

南都记者了解到,486客位“珠江王子”号纯电动游船全船配置2913kwh电池系统,按年运营300天,每天6h航行时间,相比于通过柴油驱动的船舶,平均每年节省燃油166吨;建成落水时是中国内河最大的纯电动游船。

160客位“珠江公主”号纯电动游船:全船配置1397kwh电池系统,按年运营300天,每天6h航行时间,相比于通过柴油驱动的船舶,平均每年节省燃油83吨。2021年11月,“珠江王子”号、“珠江公主”号纯电动游船,正式在广州塔财富码头起航;其参照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巡游领头船只元朝“阔阔真公主号”造型设计,又称“福船”,它是珠江上独特的纯电仿古帆船,相对传统游船其噪音小,无污染,静谧性更强。

“珠江王子”号和“珠江公主”号投入运营后,先后承办多场大型包船活动,吸引国际知名品牌,促进营收,达到跨业界品牌引流;2023年4月7日,在“珠江王子”号游船上接待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先生;2024年4月,在“珠江王子”号游船上接待了中国台湾前政要马英九先生。日常运营中,完善电商平台购票系统,针对旅游淡旺季,制定不同的营销政策,拉动消费力,提高线上市场占有率。

“珠江王子”号、“珠江公主”号纯电动游船是珠江游在国内水上休闲游市场先行先试、探索新能源发展之路的先行者,运营至今,共累积航行超过8000个航班,接待游客破百万人次;珠江红船集粤剧文化传承、《船说》演艺、珠江夜游和会展、研学、公益等于一体,是广州市推动“文商旅结合”、打造城市旅游文化名片、传承岭南文化、探索旅游剧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自2016年3月20日在海心沙启航首演,至今演出超1800场,接待80多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

广州拓展“珠江游+”服务

图片

据介绍,该项目主要运营珠江游、江塔游项目,并相继拓展开发大吉沙岛航线、黄埔军校航线、绿色能源大讲堂等特色游、亲子游项目;发展过程中,深入拓展“珠江游+”服务,如2022年7月,与广州市诸锣记餐饮有限公司合作,结合当时“露营”“休闲旅游”文化热点,合作推出“王子号诸锣记乐园”;还增加“红色大讲堂”业务,与广州国企党建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两艘电动游船确定为红色党建教育基地。

除经典粤剧《船说》以外,珠江红船还负责接待大型活动的中外政要、嘉宾,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国外演艺团体交流互鉴;为加快推动广州市天河区国际商务和旅游名城示范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早于2021年,城港公司与广州市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签订了三年《珠江红船共建协议》。借助珠江红船项目推广天河区及广州市标志性文化旅游名片,提升天河区城市美誉度和文化辐射力,弘扬粤剧文化,打造高品质粤剧艺术展示平台,推动粤剧人才可持续培养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肖阳4375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