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文件7处错别字”,审核环节去哪了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4-11-27 00:47
图片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公开了一份湖南长沙县卫生健康局出具的《依法履职处理意见书》,文件仅200余字,却有多达7处错别字,且存在明显语法错误,引发热议。25日晚,长沙县卫生健康局就此事发布情况通报称,工作人员已被停职调查,相关责任领导已按程序启动问责。

该网友提供的文件显示的7处错别字,分别为“呈沙医院”“指释中心”“急技任务”“技护车”“操作合手机支架”“整领学习”“关似事情”。这些读不通的词儿显然是指“长沙医院”“指挥中心”等。恐怕连小学生作文中都不会出现的这类低级错误,竟出现在上述部门红头文件里。

众所周知,红头文件象征着权威性,代表了公信力,内容不容有失。然而,这份仅200余字的文件里,多达7处错误,差错率之高令人吃惊。通报显示,是由于工作人员将投诉回复件使用电脑软件转换成电子档,未对电子文档进行校核便直接打印成红头文件,盖章邮寄至投诉当事人。

由此来看,这些错别字是文件转换中出现的,再加上未经校核。一般来说,红头文件要经过起草、审核、签发、盖章等程序,重要文件则要经过初审、复审、核稿三道审核程序。其目的就是避免错误,维护文件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比200余字文件7处错别字,应该属于程序不合格。

换言之,如果该文件出炉的每道程序严格把关,即便起草失误,也会在审核等环节被纠正。但层层失守,没有一个环节认真负责。官方通报承认,在工作过程中,相关责任领导及工作人员因工作责任心缺失、履职不到位导致严重工作失误。即这不只是一个环节失误,而是系统性失误。

这也暴露了系统性问题:工作作风浮躁、工作责任“悬空”、工作制度有缺陷等。再从结果来看,也造成“系统性伤害”:既对当事人不够尊重,损害了红头文件公信力,而且自损部门形象。所以,这是一起严重的工作事故,需要系统解决“200字文件7处错别字”折射的问题。

对此,该部门对具体工作人员采取停职调查,对相关责任领导按程序启动问责。这既有惩戒之效,也有警示作用。还承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制度等。能看出,该部门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系统整改。但整改效果如何,能否彻底杜绝类似问题,还有待于观察。

其实,文件错误曾多次出现,江苏淮安市教育局2018年印发的红头文件将报效国家写成“报销国家”。此外,法院判决书也错误频现。如今年3月,绍兴中级法院审理一起“合同诈骗案”,当事人家属和其代理人在未完全统计的情况下,在一审判决书里发现110处错误。还有判决书将4年刑期写成3年,导致男子出狱近9个月后重新被羁押。

文件错误频出,是否有必要为其规定差错率?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我国《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对各类纸媒分别规定了差错率,有效提升了报刊编排质量。如果文件是长文,参考报刊万分之几的差错率进行规定可以讨论。简言之,红头文件事关重大,不允许有任何差错,应根据不同文件制定严格的程序、标准、责任等规则。

文|海凝

编辑:陈邹心怡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陈邹心怡563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