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激发区域经济新动能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江门
原创2024-11-29 09:51

从赤坎华侨古镇的高定位推进,到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政策的有力驱动,到科学规划的精心引领,再到“侨”文化的深度挖掘与赋能。近年来,开平市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赛道上奋力奔跑,打出了一套精彩的组合拳。如今,开平的农文旅发展势头强劲,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图片

开平赤坎华侨古镇。黄伟良 摄

规划领航 农文旅融合加速发展

今年以来,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和实践探索,为开平农文旅融合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11月7日,江门市“开平——台山”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专项工作会强调,要全力做好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凝练主题风格,深入挖掘“开平-台山”中西交融、山海交汇的禀赋资源,充分展现“侨”的风韵、做好“海”的文章,具象化讲好岭南文化、华侨文化、海洋文化故事。

10月23日,开平市召开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大联盟成立筹备工作会议,创新性提出建立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大联盟,目的是营造资源共享、跨界融合、开放协调、利他共生的多主体、多业态的生态圈系统,共同推动农文旅产业及其上下游关联行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

而在10月30日,开平市旅游发展暨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招商大会上,《开平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总体规划》和开平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招商地图发布,“广东省文旅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实践基地正式揭牌,为开平市农文旅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据悉,为推进开平市农文旅产业的持续发展,做好农文旅融合大文章,开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中共开平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党工委”以及“开平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管委会”,高位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管委会统筹产业园4个镇的文旅、农业、土地等资源,以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借鉴工业园区的理念,按照产业集群思维,构建“5+3+N”农文旅产业体系,抓好园区产业配套、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全力打造开平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

此外,开平市还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号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10月11日,在广东省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主会场活动中,开平市被授予“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单位”称号。在政策引领下,开平市文旅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统计,今年1至10月,开平市共接待游客872.96万人次,同比增长45.40%,旅游收入52.38亿元,增长58.62%,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开平市农文旅融合加速发展的成效。

图片

先锋天下粮仓书店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龙头带动 农文旅新业态层出不穷

开平市充分发挥重大文旅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丰富农文旅新业态。近年来,开平市坚持把资源禀赋优势变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围绕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赤坎华侨古镇等核心资源,整合优势资源,规划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推动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作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省级中心镇试点,近年来赤坎镇以文旅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通过精品演艺、文化展陈、非遗体验等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平市以赤坎华侨古镇为核心,高水平运营这一集岭南文化、华侨文化、乡村文化、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展示平台。赤坎华侨古镇自2023年1月试运营以来,已引入178个商业服务项目,运营酒店(民宿)14家,共有客房700多间、床位1200多个。据统计,自2023年1月10日试运营至今年9月底,赤坎华侨古镇已接待中外游客超493万人次,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000个,有效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经济发展,成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范项目。

除了赤坎华侨古镇外,开平市还依托塘口镇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先锋天下粮仓书店和特色市集活动等资源,持续吸引游客。随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开平市民宿经济迅速崛起。乡村民宿、乡村文创、乡村书店、乡村剧场、田园咖啡、休闲农场等乡村旅游业态纷纷涌现,如先锋书店、粮语·艺术公社、里苑·稻香碉楼民宿、乡遇民宿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金鸡镇立足镇域丰富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和科普资源等禀赋优势,积极探索“科普+旅游+产业”要素相融互动发展模式,“一镇一策”加快打造具有侨乡鲜明特色的科普旅游特色镇;大沙镇则以其“岭南生态气候标准·城市天然氧吧”的美誉,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徜徉山水田园之美。这些民宿和乡村旅游项目的成功运营,不仅提升了开平市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内涵,也为开平市农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侨”文化赋能 塑造农文旅新地标

作为华侨之乡,开平市旅居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约103万人,遍布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致公党创始人——司徒美堂等一批爱国爱乡的杰出侨领。华侨文化资源丰富,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市,拥有全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赤坎镇。

近年来,开平市充分发挥“侨”文化优势,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积极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连续9年被评为广东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市),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创建江门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高标准承办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活动,着力打造文化交流“侨窗口”。

开平以赤坎华侨古镇为核心建设“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争创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全力把赤坎华侨古镇打造成集岭南文化、华侨文化、乡村文化、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展示平台,建成广东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文旅新地标、全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和典型范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载体。

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赤坎华侨古镇的独特优势,开平市创作了一系列文艺精品,如长篇小说《金墟》、粤剧《碉楼》等,参与拍摄多部影视、综艺节目。同时,还成功举办了华侨华人嘉年华、中国旅游日等大型活动。赤坎华侨古镇更是升级打造了《豪门有戏》《让子弹飞》《一代宗师》《火秀》等多个文旅项目,使其文化魅力得以充分展现。赤坎镇获评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先进集体,赤坎华侨古镇入选首批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赤坎华侨古镇活化利用古建筑打造文旅新地标”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未来,开平市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和转型升级,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采写:南都记者 严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