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优秀案例展示会举行,东莞获多个奖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4-11-29 20:32

褒扬治理正能量,致敬发展高质量。11月29日,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优秀案例展示会在广州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领域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广东高质量发展在基层的推进情况和未来方向,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保障改善民生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上,一批优秀案例、创新案例、典范案例相继公布。东莞市松山湖、滨海湾、虎门、长安、大朗等镇街园区的多个案例相继获得表彰。东莞市委宣传部荣获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贡献单位奖。

图片


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优秀案例东莞获奖案例

一、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优秀案例

东莞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多措并举营造高品质滨海公共空间

二、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创新案例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创新“园镇合作”模式,打造“环松山湖辐射带”

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新型文化空间 引领新质生活

三、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典范案例

东莞市虎门镇人民政府——潮in虎门,打造大湾区全域旅游目的地

东莞市大朗镇人民政府——毛织产业振兴再出发


松山湖、滨海湾、虎门、长安、大朗等镇街(园区)案例获奖

今年以来,南方都市报聚焦人民急难愁盼,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挖掘出一批创新推进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的优秀案例;发挥主流媒体力量与担当,推出《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专栏,以“微观察”的小切口,反映阻碍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展示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案例和创新模式。

截至2024年11月,南方都市报珠三角新闻中心共推出微观察相关报道45篇,征集来自各地市民、网友的意见建议1000多条;推动解决市民“急难愁盼”民生事项40多件、涉及50多家单位;专栏报道中,绝大部分市民反映的民生诉求已得到切实解决或部门回应。

图片

11月29日举行的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优秀案例展示会上,一批优秀案例、典范案例、创新案例相继公布。其中,东莞市松山湖、滨海湾、虎门、长安、大朗等镇街园区的多个案例相继获得表彰。

其中,“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多措并举营造高品质滨海公共空间”获评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优秀案例;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创新“园镇合作”模式,打造“环松山湖辐射带”,以及“长安镇人民政府——新型文化空间 引领新质生活”获评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创新案例;“虎门镇人民政府——潮in虎门,打造大湾区全域旅游目的地”和“大朗镇人民政府——毛织产业振兴再出发”获评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典范案例;东莞市委宣传部获评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贡献单位。

图片


创新推进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

这些案例创新推进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切实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出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图片

比如,东莞滨海湾新区投用的黄金海岸东宝公园至龙涌段项目,不但能大为改善滨海湾区域基础设施现状,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憩的绿美场所,还有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改善城市形象的作用,为吸引集聚高端人才和产业提供支撑。

长安镇不仅是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镇,也是全国文明镇、广东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东莞市首批书香镇街。2024年11月,长安书苑被列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试点,将着力探索与OPPO研发中心、小天才总部及周边企业、商圈的多元联动,延伸长安书苑公共文化服务的半径,提供与更高水平产业集聚、更高层次的人才集聚和更高品质的生活需求相匹配的文化生活新方式。

围绕“文以化人 长乐安宁”文化核心理念,以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导向,长安镇还打造了长安书苑、莲花山下·莞等一批“颜值高、设计感强、内容丰富”的新型文化空间,以独特的魅力和创新的举措,引领着新质生活的潮流,持续擦亮“书香长安”文化名片。

图片

以“百千万工程”作为“二次创业”再出发的重要抓手,虎门全面推进文化强镇建设,不断探索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举措,丰富文旅新业态,成立“潮in虎门”产业联盟,加快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让文旅企业支持参与虎门“文化强镇”建设、赋能“百千万工程”,打响“潮in虎门”的IP,打造大湾区全域旅游目的地,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进一步推动了“觉醒之门、开放之城”出新出彩出圈。


赋能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和深度融合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东莞的镇街园区还因地制宜走特色道路,赋能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和深度融合。

比如,松山湖发挥核心引擎作用,通过构建功能区一体化发展体系、构建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衔山接水的绿美生态体系、构建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园区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松山湖功能区“一园九镇”(一园:松山湖,九镇:石龙、寮步、大岭山、大朗、石排、茶山、企石、横沥、东坑),特别是52个接壤村(社区)迎来新机遇,促进园镇村走向深度融合,让各村(社区)逐渐享受到统筹发展带来的新红利。

全力打造“世界毛织之都”的东莞大朗,年产毛衣超9亿件。全球每5件毛衣,就有一件产自这里。经过40多年的培育发展,大朗已经成为全国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当前,大朗毛织业全年产业链交易额超720亿元,已成为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

图片

近年来,大朗镇多措并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毛织业向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迈进。今年11月,东莞大朗第21届织交会开幕,创新推出“AI+来莞定制”,2小时内定制专属毛衣,展现大朗毛织产业的新质生产力。织交会已成功举办二十一届,实现了从地方性展会到国际性盛会的跨越,吸引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与采购商。

目前,大朗巷头社区也正打造一个布局现代化、产业多元化、体系一体化的毛织智造产业园,计划打造大湾区工业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在市场开拓方面,大朗镇在上海、广州、大连、濮院、海南、清远布局6个“大朗优选”飞地展馆,推动大朗品质时尚毛织产品走出去、卖全国。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大朗镇汇聚国内顶尖针织设备品牌,形成了一条长约1.3公里的“数控织机专业街”,并依托巷头“工改工”项目规划建设电脑横机智造大厦。

凭借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大朗还获得2026年第95届国际毛纺大会承办资格。

当前,大朗正抢抓“百千万工程”机遇,实施“大朗优选”品牌行动等“六大行动”,突出文化赋能毛织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毛织产业品牌化、时尚化、数字化、高端化发展,努力打造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推动毛织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擦亮世界毛织之都的名片。

 

采写:南都记者莫晓东

摄影:南都记者张志韬 刘媚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