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周】
精选原创新闻合集
11.25—12.01
南都记者 莫晓东 唐国轩 张志韬 刘媚 南都见习记者 李晓艺
褒扬治理正能量,致敬发展高质量。11月29日,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优秀案例展示会在广州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领域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广东高质量发展在基层的推进情况和未来方向,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保障改善民生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上,一批优秀案例、创新案例、典范案例相继公布。东莞市松山湖、滨海湾、虎门、长安、大朗等镇街园区的多个案例相继获得表彰。东莞市委宣传部荣获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贡献单位奖。
南都记者 黄慧萍
第六届南方都市报东莞市民点赞榜11月26日上午10点正式上线,57个民生实事案例接受市民为期一周的点赞投票。截至11月27日上午10时,一天时间里57个案例投票总数超16万票,投票总人数为15448人次。
其中,东莞市消防救援局以17870票暂列第一,其次是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东莞寮步医院。目前,第六届东莞市民点赞榜投票环节正火热进行中,投票截止日期为12月3日10时,请广大市民继续积极参与投票。
南都记者 唐国轩 刘媚 张志韬
11月29日,“褒扬治理正能量 致敬发展高质量”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优秀案例展示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活动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南方都市报、N视频承办。现场,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领域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广东高质量发展在基层的推进情况和未来方向,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保障改善民生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圆桌讨论环节,东莞市大朗镇党委书记郭怀晋表示,当前,大朗政府抢抓“百千万工程”机遇,推动传统支柱产业振兴,加快打造千亿级毛纺织产业集群和世界毛织之都,让毛织产业这个藏富于民的特色产业焕发生机、再创辉煌。
东莞市大朗镇正全力打造“世界毛织之都”,年产毛衣9亿件,全球每5件毛衣就有1件产自大朗,毛织全产业链年销售额超720亿元。
当天,活动还颁发了2024高质量发展微观察贡献单位、优秀案例等,东莞共有6个单位获奖。其中,大朗镇“毛织产业振兴再出发”案例被评为2024年高质量发展微观察典范案例,大朗镇副镇长林源泉上台领奖。
南都记者 田玲玲
平安用气,幸福生活。燃气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燃气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如何正确用气?发生漏气怎么办?家中燃气设施多久必须报废换新?如何保护公共燃气设施?南方都市报联合东莞新奥燃气,推出“平安用气、幸福生活”燃气安全科普专栏,普及燃气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用气能力、打造安全用气氛围,共同守护城市幸福“烟火气”。
南都记者 黄芳芳 田玲玲 唐国轩 刘媚
医疗是民生之需。贴心、舒心的医疗服务,可以抚慰患者的焦虑和不安。
11月22日,第六届南方都市报“东莞市民点赞榜”走进东莞市寮步医院。由东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的调研团,实地参观了东莞市寮步医院助老护幼“133工程”。
一站式服务中心、配有平板电脑的儿童雾化室、显眼处张贴有值班院长手机号的住院病房、布置温馨的就诊大厅......让调研团成员们频频称赞。“星级酒店般的服务”“焕然一新”“对医院的认知有点颠覆”,调研团成员们纷纷对寮步医院的“去医院化”服务给予点赞。
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南方都市报联合出品
海纳百川,奔流不息。青年艺术家在此汇聚,描绘城市的融合与变迁。
东莞,这座充满活力的青春之城,正以其开放的姿态,培养和吸引着一批批青年文艺人才,为城市的艺术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世界巡演青年古筝演奏家、与东莞同频共振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让国乐飘香海外的民乐团团长、以东莞制造为灵感的画家……他们在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文学等领域发光发热,以艺执笔,讲述东莞城市故事。
他们是东莞青年文艺人才。近期,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南方都市报推出 “艺述东莞·青年力量”系列策划,展现青年文艺人才在城市扎根生长,为城市的奔流不息书写未来的故事。
南都记者 黄芳芳
近日,东莞市教育局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公布东莞市 2024 年下半年新组建和变更教育集团名单的通知》,新组建一个幼教集团——东莞市谢岗镇中心幼儿园教育集团(联盟型),东莞全市幼教集团达21个。
南都记者从东莞市教育局获取的最新数据显示,东莞全市教育集团已有97个,覆盖成员学校达339所。
南都记者 莫晓东 综合虎门太平、厚街发布
为满足周边市民停车需求,东莞市厚街镇、虎门镇近日相继向社会公众开放共享停车场,进一步有效盘活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停车资源,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停车服务。
据悉,虎门镇首个实现共享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位于富民服展中心C区停车场,厚街镇首个实现共享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位于厚街政务服务中心。
整理:南都记者 曾奕静 实习生 蔡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