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消息,广东省委决定:韦皓同志任东莞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自那天起,韦皓以东莞市委书记的身份,首次走进千万东莞市民的视野。南都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据不完全统计,履新一个月来,韦皓共参加了19场活动及会议,蕴含着他面对“双万”东莞崭新试卷清晰的思路和鲜明的态度。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
其中,他到一线调研和督导6次,包括到广交会走访东莞参展企业,督导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调研“百千万工程”开展情况等。而梳理韦皓的“会客单”可以发现,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他参与的会见不下5次,会见对象有东莞市民营企业家代表、台资企业代表、香港工商界考察团,还有韶关市党政代表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代表团等。
“百千万工程”
从调研足迹可以看出,韦皓的视野不但有城区,而且有广阔的镇村,这正是东莞眼下的一项重点工作——“百千万工程”。
其实在韦皓11月1日下午民营企业家日的公开亮相活动之前,上午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除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工作,其中一大重点就是“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责任感紧迫感。要坚持“塑形”和“铸魂”两手抓,推动城乡建设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落实到一件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中。
自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东莞迅速响应,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力度,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东莞立足各地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新路:塘厦立足地缘优势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朗依托荔枝“土特产”奏响文旅融合“协奏曲”,虎门用全产业链理念做好服装产业的“时尚”文章……各镇街把优势产业做得更优、把特色产业做得更强。
今年是东莞“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关键之年,明年则是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关键之为,时不我待。如何接续奋斗、推进头号工程?这是新任市委书记需要作答的命题。
11月8日,韦皓调研东莞“百千万工程”工作。在南城街道石鼓社区,他先后走访石鼓社区馀庆路、石鼓村史馆、儿童主题公园等场所,实地了解社区在产业振兴、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工作进展。
南城石鼓社区是东莞推动“百千万工程”将“城中村”变“城中景”,打造宜居社区的生动缩影之一。南都记者刘媚 摄
韦皓充分肯定了东莞推进“百千万工程”取得的工作成效,强调今年是“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关键之年,要强化规划引领和典型引路,持续在产业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层治理等方面努力探索、系统总结,以更大力度、更有力举措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人居环境品质与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息息相关。新书记所点赞的石鼓社区,正是东莞推动“百千万工程”将“城中村”变“城中景”,打造宜居社区的生动缩影之一。
作为东莞重点打造7个村级标杆之一,2023年以来,石鼓社区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着力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综合环境改善、民生保障加强、居民收入增长,努力培育城人产深度融合的典型社区,一方面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则提升“软件”服务水平,以点带面,带动综合片区、南城全域“百千万工程”全面开花。
不仅在南城,今年东莞各镇街都在加快推动城乡融合综合片区、省典型镇、省典型村建设,聚焦环卫保洁等方面开展攻坚,为“百千万工程”打通“任督二脉”,为“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塘厦镇石鼓社区共投入1亿元,先后推动美丽幸福村居建设、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图为石鼓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南都资料图
据了解,今年东莞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计划60%以上村(社区)集体净资产超2亿元,减少10个以上无分红村(社区),美丽宜居村实现全覆盖,镇村植树20万株,新建立体停车场50个,新增停车位8万个,打造美丽庭院典型6000户,全社会深度参与、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持续深化。
在11月27日的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召开后的次日,韦皓立即主持东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同时套开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会议,强调要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百千万工程”,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合力。
韦皓对“百千万工程”关注之高频,正是因为这一“头号工程”是关系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各地聚力攻坚推进“百千万工程”,势必成为接下来东莞主抓的重中之重。
企业
经过40多年辛勤积累,东莞形成了超22万家工业企业、超1.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超3000家专精特新企业、84家上市企业、14家百亿元企业和3家千亿元企业的庞大的先进制造体系。
韦皓到任制造业大市东莞后的首次公开亮相第一站,主题就是企业。
作为东莞经济稳定增长、抵御风险的“压舱石”,东莞的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170万户,贡献了东莞6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70%以上的纳税总额、80%以上的创新成果和劳动就业,90%以上的进出口总额。从2023年开始,东莞将每年11月1日设立为东莞民营企业家日。在今年的东莞民营企业家日的政企座谈会上,韦皓以东莞市委书记的身份首次公开亮相。
11月1日是东莞民营企业家日。当天下午,2024年东莞民营企业家日·政企座谈会召开。东莞市委书记韦皓出席活动。
当时韦皓在会上说道:“我虽然到东莞时间不久,还没有来得及深入地倾听广大民营企业家的心声,但我也是从企业出来的,了解企业经营的艰辛和不易、企业家的酸甜苦辣。”他表示,东莞接下来将尽最大的力度支持和服务好民营企业。“请大家放心,东莞亲商安商稳商的传统不会改变,护商助商惠商的氛围一定会更加浓厚。”
东莞市委书记韦皓(左一)与民营企业家握手致意。
当晚的庆祝活动上,韦皓也表达了要为企业营造更好营商环境的决心。
“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地的堵点卡点,切实把政策送到企业,让红利直达一线。”他强调,东莞将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着力健全企业综合服务体系,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将想方设法、全力以赴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努力让政企合力成为东莞民营企业扎根发展、向新而行的最大助力。”
为了企业,韦皓这个月还曾到“邻居家”串了一次门。11月3日周日,韦皓到广交会现场走访调研东莞参展企业,先后走访5家等东莞企业和机构展位,勉励企业积极抢订单、拓市场、促成交。
韦皓在现场再一次提到,各相关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好参展企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力支持企业提高参展质效,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扎实组织各类经贸对接活动,推动莞货莞品走向海外市场。
韦皓在东莞企业展位调研。图源:东莞+
特意点题“想方设法服务企业”,一方面是韦皓对自身工作的主动加压,另一方面也能看到,企业是东莞经济的“生命线”,做好服务是他对全市领导干部提出的硬要求。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要向内激活本土企业的发展潜力,更要有外部优质资源的加持。台商台企正是为东莞加持的重要代表。30多年来,一大批台商台企在东莞投资兴业、扎根发展,为东莞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莞台合作已进入新阶段。2023年9月,《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同意,2024年7月《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实施方案》构建了“1+6”政策体系。2024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印发了支持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关心和支持台商参与东莞高质量发展建设。
11月22日,韦皓在会见台资企业代表时,诚邀更多台湾企业和青年前来创新创业,共同推动莞台交流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称东莞将一如既往当好广大台商台企扎根东莞、投资东莞的坚强后盾。
11月22日下午,东莞市委书记韦皓会见东莞市台资企业代表,面对面了解台资企业近年来的经营发展情况,认真听取大家对东莞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图源:东莞+
“营”在当下,才能赢得“商”机。这位长期在央企任职的东莞新主官对企业的尊重,传递出对市场主体的关怀、对营商环境的优化承诺、对产业升级的殷切期待。东莞将推动形成链主企业“顶天立地”、专精特新企业“抢占高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对口支援
“百千万工程”对东莞来说,不仅要在本土推动,还要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得到充分施展。对口支援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既是推动产业转移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点之一。
11月14日的东莞市—韶关市对口帮扶协作工作第十七次党政联席会议上,韦皓指出,十一年来莞韶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经验、注入了“莞韶力量”。
11月14日,东莞市—韶关市对口帮扶协作工作第十七次党政联席会议在东莞召开。图源:东莞+
他表示,要结合“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加强优势特色产业跨区域合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进民生事业协作,全面推动莞韶合作再上新台阶。
截至今年,东莞韶关对口帮扶协作已有十余载,持续深化莞韶对口帮扶协作和顶层设计,在产业共建、乡村振兴、全面帮扶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务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莞韶协作模式。
对口支援,重在长远,久久为功。在新一轮的莞韶对口帮扶协作中,两地不断探索“双向飞地”新模式,变“输血”为“造血”,解决百姓就业和企业用工两大难题,实现更多形式的“双向奔赴”,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助推韶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随着莞韶对口帮扶协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如今,韶关“融湾”通道更加广阔。
莞韶城黄沙坪创意园。图源:东莞发布
仅在今年一季度,莞韶指挥部、莞韶合作园管委会共开展招商活动60余次,先后赴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拜访考察,接待或拜访行业协会、企业79家,重点推进4个项目进展,意向在谈项目16家。华南装备园新签约项目5个、合同总投资2.47亿元。自2017年开发建设以来,累计引进工业项目108个,计划总投资166.32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总产值290.65亿元。
援疆也是东莞对口支援的“重头戏”,东莞对口援疆城市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近年来,东莞全力支持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产业引进、项目落地、企业培育等工作提质增效,打造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东莞的资金、人才、项目源源不断地输入,给这座这片土地注入新活力。
11月15日,韦皓会见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副书记、师长、市长习雁一行,双方就共同推动对口支援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韦皓表示,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东莞责无旁贷,将切实扛起对口支援新疆政治责任,不断巩固产业援疆、医疗援疆、教育援疆、文化润疆、镇团结对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推动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做出广东特色、东莞特色。
11月14日,东莞市委书记韦皓会见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副书记、师长、市长习雁一行。图源:东莞+
那如何将对口支援做出东莞特色?毕竟援疆并不是单纯加大投资、大上项目,而是要通过援疆项目激活受援地高质量发展潜能。
因此,韦皓提出,东莞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全力支持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产业引进、项目落地、企业培育等工作提质增效,努力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
新书记新上任就重点关注到对口支援工作,不仅是因为支援任务的使命光荣,更是东莞拥有坚实承诺与担当的表现。
安全
安全,是一项事关民生的大事。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东莞市作为经济大市,人口众多,而且地处广深经济走廊中段,实行市直管镇的管理体制,加上其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方面的特殊性,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超大”东莞,如何写好“大平安”?新书记的关注点也落在了此处。
东莞市中心航拍。
11月7日,韦皓调研东莞市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他指出,当前正值年终岁末,天气干燥,安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多。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毫不松懈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韦皓强调,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应急联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的工作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总结实践经验,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应急指挥调度体系运作畅通,以高水平安全护航东莞高质量发展。
11月12日,在收听收看省委平安广东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后,东莞市委书记韦皓主持东莞市委平安东莞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并讲话,动员部署抓好全市维护安全稳定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挑战,东莞需要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方法。为此,会议上提出要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开展专项摸排整治,深入细致做好风险隐患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发挥好基层派出所及网格管理作用,全面强化重点人群管理服务,做到早发现苗头、早采取措施,严防极端案事件发生。
11月29日下午,韦皓赴洪梅镇督导维护安全稳定工作,检查“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落实情况,再一次提到了基层治理的重要性。他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网格员等的重要作用;努力把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东莞市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现场会召开。
可以看到,通过发挥基层治理作用、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等措施筑牢东莞安全之本,是韦皓的安全治理思路所在,以更好服务于“百千万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点工作,护航东莞高质量发展大局。
除了以上四大高频关键词,他的关注点还有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等诸多议题。可以看到,通过韦皓履新首月的一次次调研、走访和讲话,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地勾勒出“双万”东莞接下来的发展蓝图——在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基础上,力推“百千万工程”,关注企业成长,筑牢安全之本,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采写:南都记者 曾奕静
资料整理/表格制图:实习生 蔡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