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智联招聘近日公布的“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显示,中国最具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中,95后人才倾向前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其中,深圳连续两年位居榜首,东莞今年首次跻身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榜单前十。
“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报告显示,深圳在前20强中排名第一,深圳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叠加创新的产业结构,提供较多工作岗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深圳就业;东莞排名相较去年上升了5名,首次跻身榜单前十。
在创新方面,深圳、苏州、珠海创新活力较强。在创新方面,每百万人专利授权数量前十的城市是深圳、苏州、珠海、佛山、常州、杭州、中山、北京、无锡、东莞,其中5城位于广东省、3城位于江苏省,粤苏两地创新活力较强。
在高学历人才方面,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前十是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广州、成都、天津、武汉、苏州合计占比42.8%,较去年下降2.8个百分点。北上深作为一线城市集聚高学历人才,合计占比19.2%,但较去年下降1.4个百分点,集聚效应有所下降。
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一线城市深北上广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9%、1.2%、1.6%、1.1%,其中深北上广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均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1.2%、0.5%、1.51%、1.0%,95后人才向一线城市聚集程度基本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其中深圳、北京对95后人才集聚程度更高,人才净流入占比均高出全国总体流动人才0.7个百分点,深圳注重构建人才友好型城市环境,积极打造聚才高水平事业平台,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增强城市的人才吸引力。
95后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生产|加工|制造、房地产|建筑业,分别占比22.2%、15.4%、14.0%,合计占比51.6%,较去年下降0.3个百分点,集中度小幅下降。全国总体流动人才最多的也是这三个行业,合计占比55.3%,95后人才行业集中度略低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其中95后在IT|通信| 电子|互联网占比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20.1%,而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占比均低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说明年轻人对于互联网、电子、通信等新兴行业更加青睐。
此外,今年95后人才从事生产|加工|制造行业的比例较去年相比提高,而从事TMT、房地产行业的比例有所降低。从二级行业看,95后流动人才在计算机软件、教培、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占比分别为4.9%、7.5%、6.3%,均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4.0%、6.0%、5.4%,而95后流动人才在地产建筑领域占比为11.4%,低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