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百千万工程’点赞榜”是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中山)推出的重要智库研究产品,榜单由媒体独立发起,遴选“百千万工程”优秀案例。
案例名称:沙溪镇非遗旅游文化周,连接“非遗+文化+旅游”,助推文旅消费蝶变升级
申报单位:中山市沙溪镇
沙溪镇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众多。目前,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市级12项),占中山市非遗项目总数的1/7,项目数量居中山市之首。2021—2024年,沙溪镇借助省级非遗项目——“沙溪四月八”举办民间艺术大巡游的契机,以非遗文化为载体,以创新创意提升非遗附加值,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推动“非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沙溪文旅特色品牌,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来沙溪走走看看,参与到文化周多种多样的精彩活动中来,多维度深入了解沙溪,感受民俗风情、品尝传统美食、探访乡村文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沙溪镇擦亮“沙溪四月八”非遗文化品牌,积极发掘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和非遗资源,创新培育非遗文旅消费新场景,聚力做旺沙溪,打造大湾区旅游胜地,以文旅之笔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一是精心打造非遗体验品牌。开拓创新举办沙溪镇非遗旅游文化周系列活动,开展“沙溪四月八”民间艺术巡游,非遗民俗队伍以及象角冠军牛等特色队伍巡游亮相,推动狮滘河畔环游世界“荣归故里”的大黄鸭成为人气打卡点,借助省级非遗影响力,推进对隆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动传统古村与新潮“顶流”融合共生,全方位展现沙溪文化魅力,打造中山文旅促消费样板项目,以文化惠民赋能“百千万工程”。圣狮村、象角村共68支队伍近3000名参与巡游表演,通过各大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吸引过万名游客畅游大美沙溪、秀丽圣狮。
二是深挖非遗美食市场潜力。擦亮“传统美食之乡”名片,隆重推出沙溪美食周,开展“美丽乡村行”非遗特色人文体验游活动,千人共品“隆都九大簋”和隆都传统小吃,聚人气到沙溪品美食、赏民俗、享生活。举办“味道中山·食在沙溪”美食探店大赛,诚邀广大市民和游客挖掘沙溪美食呈现“沙溪味道”,以短视频、照片、推文等形式生动记录沙溪特色美食文化,反映美食制作过程、品尝体验、营养价值、文化故事,全方位展现沙溪镇“广东十大传统美食之乡”金色名片的文旅魅力,评出最佳创作奖和优秀创作奖,并授予“沙溪美食推荐官”称号。立足隆都美食资源禀赋,挖掘历史老店与新派美食的流量密码,上上签、盏簋、怡乐食府等新派粤菜和网红创意菜企业融汇创新,巧妙将美食业态融入历史文化建筑,活化利用村庙祠堂等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建筑,为消费者打造同时满足赏文物、品美食、轻社交等需求的多元空间。
三是创新开发非遗文创产品。隆重发行《沙溪诗书画美食手账》,选录51家沙溪镇内品牌餐饮企业和特色餐饮小店为打卡点,结合沙溪美术手绘和沙溪诗词书法进行创作,生动展示最具代表性的沙溪美食和人文景观,市民可通过消费集章兑换“沙溪特色产品大礼包”,为沙溪美食文艺赋能。持续推出“隆腾沙溪 精彩非遗”非遗文创展、非遗文创产品展销会、创意消费集市暨青年音乐汇演等系列活动,在圣狮旧市场楼顶打造“天台集市”场景,融入版画、景泰蓝、马勺和钉画等传统工艺,将非遗项目开发为具有非遗元素的旅游文创产品。推动历史文化建筑换发新光彩,成功将圣狮旧粮仓改造成非遗文创展览馆,举办“凤起狮乡——寻·展古村落项目汇报展”,在团益公会展厅举办“斌趣弄潮”非遗烙画展,建成市镇级四月八传承基地4处,通过非遗活化及衍生品设计、文旅融合实践创新,展现沙溪风俗文化独特魅力,穿珠成链打造文旅风光路线。
整理:南都见习记者 刘继贤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中山‘百千万工程’”“市民点赞”优秀案例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