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科技局:科技创新赋能推动“百千万工程”加速提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中山
原创2024-12-04 16:54

“中山‘百千万工程’点赞榜”是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中山)推出的重要智库研究产品,榜单由媒体独立发起,遴选“百千万工程”优秀案例。

图片

案例:积极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推动“百千万工程”加速提质

单位: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继去年中山R&D投入首破百亿大关,今年,这项指标再度抢眼:2023年中山市R&D经费投入达127.17亿元,比上年增加26.51亿元,同比增长26.3%。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达3.3%,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中山市科技局推动产业科技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专业镇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全市“百千万工程”加速提质推进。

强化平台引领,全力打造特色农业“金字招牌”

中山市紧紧围绕石岐乳鸽、横栏花木、黄圃腊味、神湾菠萝、小榄脆肉鲩、三角生鱼、坦洲水产等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做优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强化优质品种繁育、健康生态养殖、现代保鲜、预制菜等技术研发与应用,5G数字化、机械装备的推广应用和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全产业链产品质量,产业振兴带动富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2023年,中山城乡收入比为1.42:1,连续多年差距全省最小。

目前,中山市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超91%,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中山各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有序推进,累计建设100个项目,已完成84个,完成率超80%,已累计投入资金超7.1亿元。

在科技创新的强有力驱动下,中山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已形成产业生态化、产业根植化和产业跨界融合的现代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特色食品及饮料、调品、保健食品、水产、花卉、果蔬、饲料等产业,是“中国脆肉鲩之乡”“中国生鱼之乡”和“中国花木之乡”,也是全国最大的“广式腊味”生产加工专业基地。

打造科技小院,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扎根田间”

中山市持续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专家团队对接合作,特别是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了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加速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落地转化和产业化。

依托中山华农创新中心,中山市创建了两个全国首批科技小院,分别是中山花木科技小院、中山生鱼科技小院。其中花木科技小院与横栏镇联合培育出“抗寒三角梅”,让三角梅在低温天气中也生长开花,助力三角梅“北上发展”,销往北京、杭州、成都等地,装点了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会场,“红”遍全国,为整个三角梅种植业开拓了新市场。横栏镇现已集聚了2600多家花木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热带和亚热带园林花卉集散地。

图片

生鱼科技小院助力三角镇打造了集“种质资源保护、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尾水处理和疾病防治”于一体的生鱼全产业链,在全国率先建立生鱼产业标准体系,进一步推动三角生鱼养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三角镇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杂交生鱼苗种生产基地,每年生产并销往全国各地的优质杂交生鱼苗、鱼种超过35亿尾,占全国杂交生鱼苗种市场60%份额,2023年荣获“中国生鱼之乡”称号。

图片

推进专业镇建设,加快形成特色产业“群雁效应”

围绕打造镇域创新驱动发展样板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标杆的目标,中山市积极推进创新型专业镇建设,加快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坚持让强镇兴村富民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上。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制定《中山市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2023全市高企数量达2863家、3043家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排全省第6。

出台《中山市科技创新强市十五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全市3507家企业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加计扣除额近120亿元。

用好用活科技特派员,打通科技入镇进村“最后一公里”,全市现已选派了农村科技特派员超100名,新一轮特派员征集工作正在进行中,以此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农技能人等专业技术人员以镇村为服务单元,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科技服务和创业,开展农业知识及技能的辅导和培训,帮助农户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

编辑:吕婧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中山构建全过程创新链 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
来给中山民生事业点赞!2024年案例火热征集中!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