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癌症化疗跨地市住院患者比例需降低超10%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4-12-05 11:05

“在得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全面帮扶之后,不少乳腺癌患者在广州确诊之后都愿意回到肇庆接受后续的化疗、随访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清不无欣慰的表示道。曾几何时,在广东这个医疗服务能力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发达省份中,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诸多因素影响,罹患肿瘤、恶性肿瘤的患者成为跨地区就医的主力人群。广东省从去年7月开始推进肿瘤专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行动这一惠民举措,并计划到2025年,因恶性肿瘤化学治疗跨地市异地住院患者比例下降10%以上。

12月4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在肇庆市召开全省肿瘤专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行动工作推进会,进行政策解读,部署工作任务,交流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城乡肿瘤专科医疗服务均衡发展。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组成员汪洪滨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还举行了第二批7家合作医院与6家牵头医院、优势医院现场签署了合作协议,至此合作医院已覆盖全省除广州以外的20个地市。

图片

设立日间化疗中心,推进抗肿瘤药物衔接

上下联动搭建三级肿瘤防治网络

张清副院长告诉南都记者,由于就医习惯的使然,加上肇庆又比邻优质肿瘤专科资源集中的广州市,当地的恶性肿瘤患者此前更喜欢前往广州就医,就连在肇庆能够开展的普通放疗、化疗,当地患者也更愿意去到广州就医。在2023年开展肿瘤专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行动后,类似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改观。“广州的专家们会告诉来自肇庆的患者,到我们肇庆市一也能得到同质化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在我们地市级医院就医的依从性大大提高了。肿瘤患者在肇庆就能接受到同样高水准的后续治疗,就医便利度也得到了提升。”

2023年7月,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广东省肿瘤专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启动实施广东省肿瘤资源下沉行动。明确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肿瘤资源下沉行动的牵头医院,协同各省级优势医院、地市级合作医院,开展肿瘤三级防治协同工作机制建立、医疗资源下沉实施路径探索、信息化助力、诊疗质量控制、药物供应保障等5大工作任务。通过上下联动,搭建省、市、县(市、区)三级肿瘤防治网络,推动肿瘤专科优质医疗资源、护理服务、诊疗技术等高效共享,有效提升市域、县域肿瘤诊治能力,使肿瘤患者能不出市、不出县就能享受优质的肿瘤诊疗服务。《方案》提出,到2025年,因恶性肿瘤化学治疗跨地市异地住院患者比例下降10%以上,牵头医院和优势医院与合作医院共建的相关病种肿瘤诊疗合作中心覆盖广州以外的20个地市,下沉行动为合作医院培养进修的医务人员不少于300名。

行动开展一年多

12个地市已设立了日间化疗中心

为落实省肿瘤专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行动方案,促进肿瘤专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分布,有效降低肿瘤患者的异地住院比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结对参与“下沉行动”,积极推进肇庆市一的肿瘤专科同质化建设。

医院副院长姚和瑞告诉南都记者,在原有的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基础上,以乳腺肿瘤为首个重点合作病种,多措并举推动肿瘤优质资源下沉。医院的专家团队领衔,每月至少一次前往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帮扶,以门诊坐诊、查房带教、MDT、手术示教等方式推动合作医院肿瘤专科学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下沉行动以来,持续推进了名医工作室科研项目: 乳腺癌全程管理在区域医疗中的应用。门诊病房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深化,管理进一步细化。乳腺中心门诊量同比增长10%,手术量保持160台/月,乳腺癌保乳率基本达到20%的目标,临床路径率为90%以上,乳腺三才治疗仪治疗乳腺痛、乳腺囊肿、非哺乳期乳腺炎和哺乳期乳腺炎步入正规。

肿瘤专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行动以来,类似的结对参与行动组合就有13对。项目实施一年多来,第一批合作医院积极推进“6个建立”,其中12家设立了日间化疗中心,12家实现了抗肿瘤药物衔接,建立了23个合作诊疗中心、35个化疗亚专业协作组、20个肿瘤护理亚专业组、22个恶性肿瘤临床试验分中心。牵头医院、优势医院与合作医院间线上疑难病例会诊、多学科联合诊疗、线下会诊、远程教学、接收医务人员进修、护理亚专科教学培训以及双向转诊工作等均取得明显成效。有效降低了肿瘤患者的异地住院比例,让肿瘤患者在本地就近手术和治疗,降低就医成本,改善就医感受,同时也推动了市、县肿瘤诊疗能力的协同提升,完善了市域、县域肿瘤诊疗服务体系,逐步实现肿瘤专科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区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以“小切口”探索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大问题”。
图片

会议强调,各地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坚持目标导向,把握工作重点,确保肿瘤资源下沉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地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医院和优势医院、合作医院要密切配合,落实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主动探索完善从省到市到县甚至延伸到镇街乡村的肿瘤早筛早诊网络。

图片


肿瘤患者可以获得哪些便利服务?
           

便利一:

不出市域可共享省级优质医疗资源

合作医院可通过远程会诊、线上 MDT 、专家门诊等多种形式,为肿瘤患者提供省级优势医院线上指导或线下诊疗服务;通过省肿瘤专科质量控制中心的质控工作及合作医院的医护人员在省级优势医院进修学习,持续提升合作医院的肿瘤专科团队专业技术能力,使合作医院可提供与省级优势医院同质化的肿瘤诊疗服务,确保患者在家门口看病省心更安心。

便利二:

转诊有绿色通道,不耽误病情救治

合作医院与省级优势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协作机制,可通过绿色通道预约省级优势医院肿瘤专科号源,及时转诊避免贻误病情。经省级优势医院诊治病情平稳者,可转诊回合作医院完善后续治疗和跟踪随访,实现诊疗方案的连续性,确保诊疗工作不间断,期间如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合作医院可及时与省级优势医院专家进行沟通,获得专业指导提升疾病救治效果。

便利三:

省级专家指导,就近化疗更省心

患者在省级优势医院就诊后由省级专家给出化疗方案,或经合作医院邀请省级专家会诊对本地就诊患者制定化疗方案的,均可在合作医院执行化疗方案并开展后续的复诊、随访等。合作医院对照省级优势医院化疗中心的质量标准建设规范的化疗中心,由省级优势医院进行指导,保证化疗方案实施的连续性、同质化,肿瘤患者化疗无需频繁跨市奔波就诊。在合作医院使用当地医保,报销比例通常较外市就诊高,既节约人力又减少花费。

便利四:

信息共享互认,临床试验项目无缝对接

省级优势医院与合作医院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检查检验结果可进行共享互认,减少患者重复检查的情况,有效降低肿瘤患者看病就医支出。同时,合作医院与省级优势医院合作建立肿瘤临床试验分中心,搭建肿瘤临床试验和基础科研协作平台,在合作医院诊疗、符合条件的肿瘤患者可自愿选择参与省级优势医院开展的肿瘤疾病相关临床试验项目,实现无缝对接。

当前,全省已确定两批10家牵头医院、优势医院与20家合作医院签约、结对子。通过前期探索,肿瘤资源下沉行动已初步形成三种协同推动模式。一是肿瘤患者上转实行“一对多”模式,即合作医院可根据肿瘤患者病情向任何一家省级优势医院进行上转;二是肿瘤患者下转实行“多对一”模式,即任何一家省级优势医院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意愿向市级合作医院下转患者;三是通过省级优势医院负责签约的合作医院的相关工作,提升合作医院诊疗质量、日间化疗建设、进修学习安排等,实行“一对一”模式,确保合作医院肿瘤专科建设的工作成效。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粤卫信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