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对澳门进出口超3000亿元!多部门解析背后的海关力量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4-12-09 14:03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伴随两地交流合作不断深入,两地贸易也量增质提。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1999-2023年,广东对澳门进出口累计3072.9亿元,年均增长5.9%。今年前10个月,粤澳外贸延续向好态势,进出口达158.8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25.7%。

25年来,粤澳贸易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助力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12月9日,广东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海关支持服务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拱北海关、江门海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

图片

闸口海关关员为来往珠澳两地旅客提供通关保障。

粤澳贸易结构优化

机电产品取代纺织服装成最主要出口商品

25年来,随着澳门更多地参与内地各领域的发展建设,广东与澳门双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张柯用一组数据总结广东与澳门的贸易成就。

他表示,当前,企业自主权更大、贸易增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已成为最主要贸易方式。今年前10个月,广东对澳门一般贸易进出口126.4亿元,快速增长30.3%,占粤澳贸易总值的79.6%,比重较1999年提升52.3个百分点。今年前10个月,广东各类贸易主体对澳门进出口均保持增长。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71.3亿元,大幅增长59.5%,占粤澳贸易总值的44.9%,比重较1999年提升28.3个百分点。

“1999年,广东对澳门进出口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上,贸易商品集中度高,结构较为单一。”张柯介绍,随着粤澳经贸的全面深入合作发展,双方贸易产品结构更加优化、种类更加丰富。出口方面,机电产品取代纺织服装成为最主要出口商品。今年前10个月,广东对澳门出口机电产品36.2亿元,占比从1999年的9.6%提升至23.2%。进口方面,广东自澳门进口更多民生消费类商品,进口食品烟酒类商品占45.4%,纺织服装占比下降至11.7%。杏仁饼、蛋黄卷、凤梨酥等澳门特色糕点广受内地消费者喜爱,今年前10个月,进口特色糕点合计67.3吨,同比增加99.1%。

此外,澳门市场的鲜活产品80%自内地供应,25年来海关监管供应澳门鲜活产品超过470万吨。供澳冰鲜水产品“三联三同”监管模式已向全省范围内扩大推广,更好满足澳门居民优质、多元的食品需求,保障澳门“菜篮子”安全稳定供应。

图片

闸口海关关员验放供澳鲜活产品。

实施分线管理封关运行

澳门居民可携带水果、鲜切花通关

3月1日零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正式实施分线管理封关运行,实行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此后,经“一线”从澳门进入合作区的货物可予以免税或保税,自用及合理数量的物品可予以免税;经“二线”从合作区进入内地其他地区视同进口,按进口货物有关规定办理海关手续。  

9个多月来,横琴合作区“一线”“二线”运行平稳顺畅,各项政策红利稳步释放。拱北海关副关长杨海介绍,截至10月底,海关在“一线”横琴口岸验放进出境旅客近1500万人次,监管进出境车辆超160万辆次,约165万人次进境旅客经“新家园便捷通道”快速通关;在“二线”监管验放出区车辆超1269万辆次。10月3日,“一线”进出境旅客数量突破10.3万人次,“二线”通道出区车辆数量突破6.6万辆次,“一、二线”均创单日历史新高。

杨海表示,在“一线”,拱北海关创新实施15个跨境合作机制,涵盖通关监管、卫生检疫、农食产品安全监管、工业品合格评定等方面,服务琴澳一体化发展。人员方面,实施卫生检疫“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将原有“两次检查”简化为“一次检查”。车辆方面,全国首创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通关模式,海关环节相较之前提速40% 。货物方面,粤澳共享共用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图像信息,深化核辐射监测协作,实现“一次机检”通关;创新货物简化申报,要素最大压缩60%,通关效率更高。物品方面,全国首创允许澳门居民携带相关动植物产品通关政策,便利携带7大类产品如水果、鲜切花等畅顺通关,目前已有3452名澳门居民登记携带超6436批相关动植物产品入区。

在“二线”,拱北海关突出分类监管,推行主体、货物、物品、交通工具、通道分类管理,在进、出区上进行差别化制度设计,出区方向管住涉税货物物品,入区方向退税货物报关享惠,对横琴与内地之间流通货物、物品不实施监管,最大化便利要素流动。创新智慧验放,研发通道验放算法、优化放行机制,“二线”通行效率较分线管理实施前大幅提升。深化关地协同,常态化实施“关地5人小组”机制,健全交通组织、应急处突等联合处置,确保通关平稳顺畅。

“一机双屏、一次过检”

大桥口岸机检效率提升50%

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开通6年来,港珠澳大桥运行情况如何?杨海介绍,截至目前,海关累计验放经大桥口岸进出境车辆超1282万辆次,进出口货物总值累计9634亿元。

图片

港珠澳大桥海关关员指导企业办理供澳货物通关手续。

杨海表示,继粤港、粤澳相继实施“跨境一锁”计划后,又于今年在港珠澳大桥启动粤港澳“三地一锁计划”。粤港澳三地海关通过应用电子锁及全球定位系统对该计划下的货物进行实时监控,以减少货物在三地清关点被海关重复检查的情况,提升物流速度。此外,拱北海关还在大桥口岸出境旅检环节率先实施海关与安检“一机双屏、一次过检”联合检查模式,通过资源及图像共享,实现行李物品机检效率提升50%。

利用港珠澳大桥,电商企业可以打通对接香港、澳门国际机场“出海”新路径。今年前10个月,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经大桥口岸出口跨境电商商品货值420.3亿元,在全国口岸中排名前列。目前,拱北关区已经有多家全国头部跨境电商企业落地开展业务,逐渐形成了以大桥口岸为起点的贸易辐射路线,出口目的地涵盖138个国家和地区。

完成备案的澳门私家车超3万辆

“澳车北上”高峰时段高度集中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杨海在会上透露,2023年1月1日“澳车北上”正式落地实施,截至今年10月,完成备案的澳门私家车已经有34214辆,海关累计监管验放超238万辆次,整体呈现车辆数量不断攀升、高峰时段高度集中等特点。在大桥口岸通关的澳门单牌车占通关总量的近五成,其中,今年10月,单月突破13.48万辆次。

为便利车主,海关推动实施车辆免担保优惠措施,对符合条件入境的港澳机动车,车主无需再向海关提供担保,有效降低港澳居民的申办成本,更加方便港澳居民驾车进入广东。在备案环节,海关实现全程无纸化、网上办理,最大程度简化备案手续。

在“办得快”的同时,也要保障单牌车“通得快”。杨海表示,在节假日等车流高峰时段,海关提前优化车道分流动线,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针对客车车流高峰提前预警,动态调整监管人力部署。今年9月29日,口岸出境方向具备小客车验放条件的通道由22条增至35条,海关与口岸联检单位的“一站式放行”模式从此前的串联升级为并联,海关验放效率提升约50%,口岸通关高峰期出境应急验放能力可达每小时1500辆次,比“澳车北上”政策实施初期每小时约400辆次,增长2.75倍。

江门海关通关提速

对澳门出口通关时间保持在0.3小时内

江门是著名的侨乡,港澳投资企业较多,截至2023年年底,江门市澳资企业累计1341家,投资总额44.99亿美元,涵盖五金家电、电子机电、食品制造、环保产业、纺织服装等制造业领域。

为支持澳资澳企在江门发展,江门海关副关长詹水旭表示,江门海关将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积极开展“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便利通关模式改革,推动“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创新物流监管模式覆盖江门全部符合条件的港口,精简优化通关流程和环节,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持续巩固进出口通关效率,其中对澳门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保持在0.3小时以内。

詹水旭介绍,江门的港口受航道水深、桥梁限高等因素影响,大型货轮无法直接驶入,货物需通过驳船转关运至深圳、广州等大港口装船。企业需在江门和口岸海关分别办理转关手续,增加了企业物流和时间成本。为此,江门海关推动“组合港(一港通)”模式落地实施。目前,已累计开通江门高新-广州南沙、深圳蛇口、深圳盐田;江门高沙-深圳盐田、广州南沙;江门新会-深圳盐田共计6条航线,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降低了江澳贸易物流成本。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李竹

图片由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提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