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蛇瓜、太空香炉南瓜、太空蛋茄、太空五彩椒……琳琅满目的航天良种让人眼前一亮。12月10日,第二十三届广东种业博览会东莞分会场暨2024年东莞市航天良种展示会在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万江基地)开幕。本次展示会共引进165个特色品种,其中包括91个航天品种和74个常规品种。
航天品种——太空蛇瓜。
展示会共引进165个特色品种
本次展示会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东莞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
在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当下,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芯片”,其重要性愈发凸显。2024年,正值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节点。为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的相关要求,东莞通过举办此次展示会加快优良品种推广步伐,优化蔬菜品种结构,丰富市民“菜篮子”,为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助推东莞“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和乡村全面振兴。
航天品种——太空玩偶南瓜。
据了解,航天育种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发种子基因变异,种子返回地面后再选择可遗传的优良变异,用于培育优质高产多抗的新品种,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抗逆性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自1987年我国首次将水稻、辣椒等农作物种子送上太空,至今已进行航天育种搭载实验3000余项,育成主粮品种200多个,蔬菜、水果、林草、花卉新品种上百个,年增产粮食20多亿公斤,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千亿元。
航天品种——太空香炉南瓜。
本次展示会以“航天科技引领,赋能种业振兴”为主题,共引进165个特色品种,其中包括91个航天品种和74个常规品种。
热门电视剧《小巷人家》同款“蛇瓜”,果实弯曲,看起来像一条蛇;长达两米的长水瓜;表面花纹黄绿相间,形似麦克风的太空玩偶南瓜;外形像鸡爪的矮生鸡爪椒……琳琅满目的特色品种璀璨亮相,让人眼前一亮。
航天品种——锥形椒。
高达两米的长水瓜。
活动现场,省市专家对91个航天品种进行了评比;最终根据品种坐果性、外观、品质、抗病性及抗逆性等多方面因素,评选出12个专家推荐品种,包括羊角脆、太空小冬瓜、航瓜绿健、太空香炉南瓜、太空蛇瓜、鹤首A等瓜类品种,太空蛋茄、太空五彩椒、航椒S101、航椒S505、航椒602等茄果类品种以及航育紫油等叶菜类品种。
航天品种——太空蛋茄。
共设置三个各具特色的展示区
此次展示会总面积约25亩,设置了露地展示区、大棚瓜类展示区和稻田画展示区三个各具特色的展示区。
其中,露地展示区面积约10.5亩,种植蔬菜品种127个,采用水稻蔬菜轮作技术改良土壤、种植趋避植物减少虫害、地膜覆盖配套喷灌技术节水环保,展示了绿色高效的种植模式。
这里既有各种营养丰富的维C之王辣椒,还有叶片形态优美多变、有着“叶牡丹”之称的羽衣甘蓝,100多个蔬菜品种令人目不暇接。同时,这里还设置了“校园农场”和“家庭菜园”种植示范区,按照学校农业科普教育发展和乡村绿美小园的不同建设需求提供蔬菜种植参考。
航天品种——白玉香3号。
大棚瓜类展示区面积约4亩,种植瓜类品种37个,全部采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甜瓜、苦瓜、丝瓜、南瓜等各式瓜类品种集中亮相。瓜类不仅采摘时间较长,而且颜色丰富、种类多样、造型独特,非常适合东莞农业休闲观光采摘的推广应用。
这里还配套展示了茄子树、盆栽蔬果等,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其中,茄子树采用高位嫁接技术,树上还同时长出了番茄。
茄子树采用高位嫁接技术,树上可同时长出番茄。
稻田画展示区面积约10.5亩,集中展示由航天水稻品种华航香银针及紫色、黄色、白色等多种颜色水稻种植的稻田画。画面生动展现了宇航员、航天器、发芽的种子及“航天育种”四个大字组成,象征着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在航天育种领域的探索和努力。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表示,未来,东莞将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深化“种芯”科技创新,推进航天育种研究,持续提升优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服务效能,让“好种子”惠及更多农企农户,助力大湾区“菜篮子”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航天品种——花栗。
【温馨提示】
本次展示会于2024年12月11日-22日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公众参观需提前预约,每天预约人数上限为200人(上午100人,下午100人)。市民朋友可扫以下小程序码进行预约。
由于种植基地附近道路施工,不便停车,建议市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田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