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都报道有旅客反映广州南站出站转乘大巴存在线路不合理,过天桥搬行李不便等问题。报道发出后,引发热议(详情可见)。
12月10日,广州南站地区管理委员会协同多部门就上述问题与南都记者进行座谈,介绍广州南站地区旅客接驳线路、人行天桥设计以及大巴车上下客地点设置等问题,以回应关切。
大巴车有其他接驳方案吗?
唯P8停车场满足大巴车接送条件
此前,有导游向南都记者表示,大巴车不能到东、西出发平台接送旅客十分不便利。对此,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道,广州南站作为全国最繁忙的高铁站,其东、西出发平台理论最大载荷可满足每小时11000人的疏运要求,但通往平台的闸道仅有2车道,高峰期间易堵塞,且多数乘客习惯在车道前半段下车,落客位利用不均,造成前车阻挡后车。据测算,早高峰期间落客效率仅有每小时8000人,导致东、西出发平台车辆通行压力较大。为保障道路交通顺畅,东、西出发平台只能作为只下不上、即停即走的快速下客通道。
“我们主要根据车流量阈值来进行交通指引,保障道路交通顺畅是最重要的。”该负责人表示,“旅游大巴在平台上下客至少要预留5分钟的时间,若在出发平台设置大巴车下客点,极易造成交通拥堵,而一旦出现拥堵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溢出效应,不仅影响平台车辆顺畅通行,还会影响石山大道、石兴大道、汉溪大道等主干道车辆通行。因此,优先考虑旅行大巴在停车场接送旅客。”
但由于大巴车车身较高、体积较大,并非所有停车场都能满足其通行要求。南都记者了解到,广州南站运行早期,P5停车场可以满足大巴车下客。2015年,广州南站建设换乘区,P5停车场也改造安装了运货电梯的支撑柱,且限高2米,不再适宜作为大巴车的停车场。2016年,广州南站新建P4、P8站外停车场,以便社会车辆接送旅客,而拥有足够空间的P8停车场,最终成为大巴车的停车点。
P8停车场。
“P8停车场既能满足大巴车长时停靠接送客的要求,又不妨碍正常交通运行,还能实现与小车分流、保证人车安全,综合之下,P8停车场是旅游大巴接送旅客的首选地。”广州南站各停车场的建设管理单位铁青文旅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人行天桥设置是否缺乏考虑?
天桥建设受现有条件限制
当前已是综合优化后的解决方案
P8停车场与广州南站站体之间,隔有一条南站北路。此前,乘客从南站大厅前往P8停车场时,需要走红绿灯人行过街通道,而红绿灯不仅经常导致车辆拥堵,且时不时有旅客闯红灯,致使该处存在较大交通隐患。
为提高南站北路通车效率,今年2月,南站北路连通广州南站一层和P8停车场的人行天桥投入使用。天桥的使用化解了该地的交通安全隐患,但有旅客反映天桥的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天桥为中间高两边低的设计,虽然两侧各设置有电动扶梯,但乘坐扶梯后,旅客上下仍需各走7级台阶,不便于搬动大件行李。
乘坐扶梯上天桥后,旅客上下仍需各走7级台阶。
座谈会现场,人行天桥建设方负责人向南都记者分析了该人行天桥的设计情况。他表示,人行天桥设计受制于铁路桥梁和南站北路的车辆通行净高要求。铁路桥梁梁底至既有路面净高约7m,按设计规范需保证车辆有桥下空间净高5m的通行要求,算上天桥自身0.4m的主体结构厚度,铁路桥底至天桥桥面的净高只有1.6m。如果按取消七级台阶、扶手电梯一梯到顶的设计,扶梯最高处不满足行人2.5m净高的通行要求。因此,人行天桥不具备电梯到顶的建设条件。
建设方称,受制于铁路桥梁和南站北路的车辆通行净高要求,人行天桥不具备电梯到顶的建设条件。
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天桥位于广州南站京广方向两条股道桥梁之间的缝隙下方,建设空间相对有限。“综合各类因素,现有通行方式和天桥设计方案已是综合优化后的解决方案。”人行天桥建设方负责人坦言。
人行天桥位于广州南站京广方向两条股道桥梁之间的缝隙下方,建设空间相对有限。
该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对桥面的台阶设计已有所优化。此前台阶两侧的坡道为40厘米宽,现已拓宽到50厘米。不过,出于旅客通行安全的考虑,接下来不会继续对坡道进行拓宽处理。
后续如何优化?
加大志愿服务力度,加快建设TOD项目
“综合交通压力和现有建设条件等限制,广州南站的大巴车上客点设置和动线设计,在技术上暂未有可行的改善方案,但后续可通过完善服务指引等方式加以改进。”广州南站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旅游大巴主要搭载研学、旅行团的乘客,多为“一老一小”。目前,在周末和节假日出行高峰,广州南站地区管委会已协调安排志愿者在人行天桥上开展志愿服务,可为需要帮助的旅客提供协助。
志愿者在人行天桥上帮助旅客提行李。
此外,广州南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已对导向标识进行了优化升级,新增蓝色的地贴指引,今后还将根据旅客反馈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
广州南站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称,当前,广州南站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即广州南站TOD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未来,广州南站西侧将建成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设有公交、出租、旅游巴士、社会车辆等接驳场站,通过地下可直接连通市政道路的周边建筑,实现站城无缝对接。届时,大巴旅客反映的上述问题可以得到根本解决。
广州南站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即广州南站TOD项目)效果图。图片由广州南站地区管委会提供。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陈卓睿 王美苏 李竹 实习生 秦涵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