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少转行“评估老人能力”,年轻人与老年行业的双向奔赴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4-12-11 23:59

有媒体报道,广州的黄先生辞去此前某航空公司乘务长的工作,转做社区老人能力评估师。两种职业的社会认知非常悬殊,黄先生的职场转型跨度极大,因此引发关注。

黄先生做出这样的选择,与其家庭变故有关。五年前,他的母亲患上尿毒症,每周都要去医院做3次透析,身为航空公司乘务长的他工作非常忙碌,经常要长途飞行,没办法,为了全身心照顾生病的母亲,他只得辞职。母亲去世后,他需要重返职场。在悉心照顾母亲过程中,黄先生深入了解了老人的特征、需求及服务,通过不断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最后他成功找到了老人能力评估师的工作。

如实说,家里老人一旦生重病,尤其慢性重病,该怎么办?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在广州某大学任教的我,最担心与挂牵的就是身处湖北黄冈老家的父母,生怕他们的身体出现突发状况,一旦急性病发作,镇医院或县医院搞得定吗?救护车多久才到我家?去省城武汉的大医院会耽误治疗时机吗?一旦查出慢性病且需要卧床休息,谁照顾呢?我弟在呼和浩特,我在广州,我们各自都有两个孩子要照顾和陪伴,我们中的一人要辞职吗?还是另外花钱请阿姨照顾?由别人照顾,我们能完全放心、安心吗?不居家养病,去养老院,也存在很多未知与不可见、不可控的因素,作为子女的我们也很难完全放心、安心。

上述情况绝不是我一个人,不少同事与朋友都有相同的担心。老人得了慢性病,无论对其本人还是子女,都是极大的物质消耗与精神煎熬,同时,对相关政策与规定的更新、保障体系的建构、邻里互助环境的营造、家庭成员尽孝道的道德舆论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黄先生提到一个细节,做乘务长时,他每天要重复说几百次“您好,欢迎登机”“谢谢您,祝您旅途愉快”,但回应甚至报以礼节性微笑者寥寥,他觉得“我之前的工作很机械,缺少人情味”。而现今,他几乎每天都要与各种老人打交道,和他们促膝长谈,工作完成行将离开时,很多老人握紧他的双手久久不愿意松开,一些老人忍不住老泪纵横,他真切地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他的出现,很多老人会开心很久,因为他撰写的每一份精准的评估报告,可以让那些身患重疾的老人顺利拿到应得的福利,或享受到应有的补贴。他真正意义上兑现了“助人自助”,对比之前相对高薪酬的工作,现在的职业认同感强烈很多。

这或许能给年轻人尤其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一个启示,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围绕老人的需求会不断增加,新的职业类型与工种会层出不穷,年轻人可以关注一下相关领域的机会。多一点接触真实的社会,走进城乡各类社区,辅以相关政策与措施的持续实施与鼎力推进,相信有斗志、有情怀的年轻人可以在老年行业闯出一片天地,于提升就业率、实现年轻人的人生价值也都大有裨益。 □ 姚华松

编辑:何起良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何起良4.74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