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奥斯卡,我们永别了,愿你在天堂快乐,谢谢你照顾我这么长时间。”
2016年,深圳首位盲人高级调律师幺传锡和“刚毕业”的导盲犬奥斯卡结缘,这也是深圳第一只持证上岗的导盲犬。相伴后5年,奥斯卡因为骨质增生退役,先后被送去了大连和沈阳两家寄养家庭。不久前,奥斯卡去世,幺传锡从深圳前往沈阳,轻轻抚摸与它告别道。
中国有超1700万名视障人士,但持证上岗的导盲犬仅约200只。而在深圳,目前仅有7只左右的导盲犬正在服役。对于很多像幺传锡这样的视障人士来说,导盲犬既是“眼睛”,也是“家人”。拥有导盲犬意味着生活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也拥有了更多的勇气走出家门,像普通人一样平等地参与社会。
成为彼此的“家人”,1/85000的缘分
幺传锡2010年随妻子来到深圳,是深圳第一位盲人高级调律师。钢琴调律工作常常需要上门为客户服务,对于幺传锡这样的视障者来说,如何安全准时地到达客户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2012年,幺传锡在“听”电视时了解到,大连有一家导盲犬训练基地,是公益机构可以免费申请领养导盲犬。他马上递交了申请,足足等了4年才排上了“号”,并顺利通过了考核。
“因为我的自理能力比较强,可以自己出行,能够照顾狗狗,所以获得了这次机会。”幺传锡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奥斯卡的情景:“它的身体很壮,比较匀称,脑门特别大,后背也特别宽。第一次见面,奥斯卡便翻出肚皮,躺在地上让我摸。工作人员说,奥斯卡喜欢我。”幺传锡有点骄傲地笑着说。
对于幺传锡来说,“奥斯卡”是他的“眼睛”,更是他的宝贝“儿子”。人与人成为亲人,是因为血缘,而导盲犬和使用者成为“亲人”,是更难的缘分。中国有超1700万名视障人士,正式上岗的导盲犬仅约200只。平均每85000名视障人士才有一只导盲犬。
而培养一只导盲犬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从选拔导盲犬开始,要求就十分严格,被挑选的小狗,至少7代以上没有攻击人类和同类的行为,父母的性格也必须温顺忠诚。目前国内仅有5家导盲犬训练基地,而高昂的培训成本也使得公益性质的基地每年培训的导盲犬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排队申领的视障人士。同时,成为导盲犬的使用者也要经历重重考验,不仅对申请人的年龄、经济能力有基本要求,还需要考虑申请人走路速度、居住环境等多重因素。
拥有奥斯卡的那一刻,幺传锡就知道自己的生活有了更高的自主性。“导盲犬带我们走路,比我们用盲杖快多了。使用盲杖是我们被动地去寻找障碍,狗狗可以主动帮助避开障碍,出行会方便安全很多。”
相伴五年因病“退役”,弥留之际它仍在等“盲人爸爸”
“奥斯卡”是一只米白色的拉布拉多犬,出生在辽宁大连的一户人家。1岁半时,奥斯卡被捐赠到大连导盲犬训练基地。两年后,它顺利毕业,来到“盲人爸爸”幺传锡的身边,成为该基地的第106只导盲犬,也是深圳第一只“持证上岗”的导盲犬。
在幺传锡的记忆里,奥斯卡是一只活泼外向、有个性的小狗。平常在外方便的时候,它习惯让幺传锡给它解开绳索,自己在公园的草地上跑一跑。但只要幺传锡一喊“奥斯卡”,他又乖乖地回到主人的身边。遇到同类同伴和它玩的时候,奥斯卡还会一边高兴地吠叫,一边摇摇尾巴。
令幺传锡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与奥斯卡的徒步旅行。在奥斯卡的引领下,他只身从山东辗转火车、高铁、飞机,来到甘肃敦煌的戈壁沙漠中。他蹲下身子,摸一摸凹凸不平的雅丹地貌。因为沙子很软,路边还有骆驼刺,他很惊喜地发现,在沙漠每迈出一步都很不容易。
“有时候奥斯卡领着我,被毛茸茸、体型比它大很多骆驼群吸引住了,它会不由自主地把我带过去,我也摸到了骆驼。有时候奥斯卡自己走累了不想走了,它就拽着我去找救援车辆。”幺传锡呵呵地笑了起来,他认为导盲犬领着自己走路,会自主地触发很多有趣的事物,而这些视角往往是常人引路时会为我们规避掉的风险。
长时间的相处,让奥斯卡与幺传锡之间形成了非常深厚的情感。但相伴5年后,奥斯卡因为确诊骨质增生退役,被先后送去了大连和沈阳两家寄养家庭。
在奥斯卡退役的时间里,幺传锡也一直与寄养家庭保持着联系,了解狗狗的动态。然而,就在今年10月,幺传锡决定到沈阳看望奥斯卡的时候,却传来了奥斯卡病情恶化的噩耗。10月24号那天,医院通知寄养家庭奥斯卡的骨肉瘤已经转移扩散,随时可能离去。寄养家庭给幺传锡发来了一段视频,视频里奥斯卡盖着一层被子,虚弱地趴在地上,喘着粗气,望着门口。寄养家庭告诉奥斯卡“盲人爸爸”就要来看它了,它又用力地抬了抬头。
“我跟寄养家庭说,如果奥斯卡等不到我,也要把它的遗体保留一下,我一定要送它最后一程。”遗憾的是,幺传锡赶到奥斯卡身边的时候,奥斯卡已经悄悄去往了汪星。最终,幺传锡通过深圳一家影像企业提供的一款无障碍运动相机,以第一视角记录下了与奥斯卡的最后一刻。
在视频里,幺传锡轻轻地抚摸着奥斯卡的头,拉起它的前爪摇了摇,深情地告别道:“再见了奥斯卡,我们永别了,愿你在天堂快乐,谢谢你照顾我这么长时间。”
糖球“继任”导盲犬,在看不见的世界里成为光
幸运的是,如今,幺传锡身边有了另一只导盲犬“糖球”陪着他。
在幺传锡看来,同为拉布拉多犬,糖球是继奥斯卡之后,自己的第二个“儿子”。作为精心挑选、多年训练的导盲犬,本身都是聪颖及温和的狗狗。糖球也很快就适应了在深圳的生活,成为幺传锡的得力助手。“从前奥斯卡如果有什么不舒服的话,我也不太好判断。这些年积攒了一些照顾奥斯卡的经验,对于照顾糖球,我更有信心了。”幺传锡说,糖球性格很好,吃到好吃的东西还会“吧唧嘴”,一高兴肢体动作就很多,十分可爱。
在导盲犬的帮助下,幺传锡至今已经成功调好了2000余台钢琴,成立了钢琴调律培训班,开创了深圳金易琴律文化传播公司。他的初衷是让视障者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和学习调律技术。幺传锡不仅想要传授技能,更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让社会看到盲人群体的潜力与才能。
事实上,像幺传锡这样能够独立出行的盲人仅在少数。一方面,大部分全盲者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因为在看不见的世界里,每次出门都是冒着生命危险,他们不知道危险什么时候降临,也无法阻止意外的发生。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上的边缘群体,他们也很难找到走出去的理由。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幺传锡一直在努力融入主流社会。他争取到了教育机会,从事喜欢的工作,结婚生子买房。他用耳朵贴着手机,听着读屏软件2倍速的语音提示熟练操作微信等应用程序。
2010年,他刚来深圳,去琴行应聘调律,老板却让他站柜台,吸引人的眼球,一个月800元。五年后,他无意中发现,琴行用他的照片在网上做宣传,标题为“爱心企业给了他一片蓝天”,意思是琴行录用他是在献爱心。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对老板说:“我能来这里,是靠本事吃饭的。”
“我只是个普通人,我跟你们是一样的,我不需要赞美,也不想要谁的怜悯。”幺传锡说,他的终极理想就是和普通人一样平等地参与社会,希望有更多的人理解盲人群体,善待导盲犬。
最近,幺传锡还常常跑去图书馆,努力自学音乐知识,准备两年后参加成人高考。“女儿2026年也将参加中考,我们互相勉励,也希望圆我自己一个‘大学梦’。”幺传锡笑了笑说。
小贴士:生活中遇到导盲犬可以这样做
在生活中遇见导盲犬时的正确做法——“四不一问”原则。
“不呼唤”:导盲犬的耳朵非常灵敏且专注于避障、观察周围环境,呼唤会影响到它的注意力。
“不抚摸”:导盲犬面对您的突然抚摸很有可能分心,可能会导致视障人士遇到危险。
“不拒绝”:导盲犬带领视障人士搭乘交通工具、前往公共场所,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不喂食”:喂食容易使导盲犬将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混乱化,导盲时可能被路上的食物和路上的香味所诱惑。
“主动询问”:当您有时间和能力时,可以主动上前询问视障人士是否需要帮助。
采写:南都记者林敏儿
摄影:南都记者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