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罗湖,让“候鸟”有“家”、有爱、有为

南方都市报APP • 罗湖大件事
原创2024-12-17 18:32

“下一站,罗湖站——”

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区是众多来深建设者“南飞”深圳的第一站,其中就包括一定数量的流动党员。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分散性广、无序性强等特点,为更好地凝聚流动党员力量,让“候鸟”们身有所归、心有所依、行有所向,深圳罗湖探索构建以“四管、三学、两全、一平台”为主要内容的“4321”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法,持续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效能。以罗湖区东门街道为例,坚持寓管理于服务,构建“服务、融入、自治”的良性循环,全方位推进关爱保障,全区域布局服务站点,持续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搭建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平台,引导流动党员参与街道、社区治理和服务,推动流动党员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融。

图片

图片

以“乡音”护乡亲 

全力关爱助力“候鸟”安家置业

“城东社区的工作人员和我们新疆籍居民的关系就像亲人一样,很多难题只要相互沟通都能得到解决。”回忆起这些年和东门街道城东社区党委的通力协作,新疆籍人员广东省深圳市党总支(下称“新疆籍人员深圳市党总支”)书记马玲由衷说道。2017年12月,新疆籍人员深圳市党总支与深圳市罗湖区东门街道城东社区党委开展结对共建,携手帮扶新疆籍流动党员、群众融入深圳生活。

对于初来乍到的新疆籍居民而言,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不同等大大制约着他们的生活、就业以及求学。为让新疆籍流动党员、群众身有所归、心有所依,城东社区党委联合新疆籍人员深圳市党总支多次结合新春、“七一”建党节等节日,慰问新疆籍困难流动党员;依托新疆籍人员深圳市党总支建立沟通平台,发动新疆籍流动党员深入调研,解决少数民族居民租房难问题以及新疆籍商户的诸多现实需求;举办多场“文化传承,民族交流”系列活动,以新疆传统节日、特色美食为载体,邀请新疆籍党员、群众“化客为主”,宣传推广新疆风俗民情,让新疆文化成为社区特色的一部分,增强新疆籍同胞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为更好链接新疆籍商户,城东社区党委主导打造“社企翼联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召集辖区内本土商户以及新疆籍商户参会,现场沟通了解、推进解决商户们存在的现实困难,促进商户之间的合作联系,推动社区经济繁荣发展。城东社区党委还联合辖区爱心企业为在深新疆籍学子纾困解难,开展助学活动,链接助学资金,为新疆籍学子的成长之路添砖加瓦。

2019年7月,城东社区党委在200多平方米的社区职工俱乐部增设新疆籍人员深圳市党总支办公室、“新疆籍党员之家”,马玲表示这在国内都属于罕见。作为城东社区党委的“老朋友”,马玲多年深入社区对接新疆籍流动党员、群众,在帮助新疆同乡扎根深圳的过程中,也感受到同乡们对城东社区党委及党总支的信任和感激:“他们很多时候话不多,但我能从他们的眼神和行动中看到暖暖的感动。”

同样是让“候鸟”流动党员异乡有归巢、居远也心安,深圳市罗湖区东门街道湖北浠水流动党支部也有很多接地气、亲民心的探索实践。螺岭社区现有湖北籍居民约2000名,其中湖北浠水籍居民686名,主要从事建筑施工行业。为帮助浠水籍居民更快更好地融入社区,螺岭社区依托湖北浠水流动党支部,以“乡音”带动湖北籍居民共同交流,支部党员带领浠水籍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党建、职工运动会、各类讲座、义诊义剪、社区志愿服务及民生微实事项目等活动,开展“关爱来深建设者”环保游园、法治大讲堂活动,为来深建设者科普劳动纠纷维权知识。

湖北浠水流动党支部连续组织开展“浠·岭幸福季 螺岭美食节”系列美食节、厨艺比拼活动,邀请浠水籍居民烹饪浠水特色美食,分享浠水美食文化和烹饪心得,增进邻里感情,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此外,湖北浠水流动党支部还积极链接就业资源,邀请支部党员、浠水籍居民参与社企共建座谈会、职业技能培训,与企业现场沟通交流、建立联系,扩展就业机会,促进充分就业。流动党支部书记熊建华多次走访慰问浠水籍居民,收集需求及意见,邀请浠水籍居民参与社区居民议事会,为螺岭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及社区治理建言献策。

凝聚流动党员志愿力量 

打造便民小程序带动“候鸟”护家

想要凝聚力量、破冰迎春,光有切实落地的服务保障不够,还要积极发挥流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让“候鸟”流动党员不游离、不孤立,不但身有所归、心有所依,还要行有所向,在投身家园共建的过程中提升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4年2月,东门街道城东社区党委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区合伙人”品牌项目,将新疆籍人员深圳市党总支吸纳为“深度合伙人”,以增强民族团结推动社区治理为工作主线,进一步推动双方党组织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截至目前,“社区合伙人”品牌项目共吸纳43个合伙人,认领35个民生项目,由社区协助合伙人们推进项目落地开展。其中不乏新疆籍商户、居民参与认领,实现辖区内商户和新疆籍商户的互惠共赢。

为让新疆籍流动党员、群众进一步参与基层治理、民生项目、志愿服务,城东社区党委联合新疆籍人员深圳市党总支,发动新疆籍流动党员化身社区志愿者服务于民:结合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民族文化进社区 心手相牵民族情”“党建引领‘邻’聚力 助企惠民‘粽’情浓”等志愿服务活动;结合“一老一小”重点工作,通过新疆籍流动党员带动新疆籍群众,开展长者户外踏青、漂流书屋、暑期夏令营等活动,帮助新疆籍人员学习融入汉族文化,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中感受城市温度、展现新疆特色风采。如今,城东社区各大活动现场几乎都能看到新疆籍志愿者的身影,很多人即便搬离罗湖,在群里看到有志愿服务的需求也还是会回来参加。离家数千公里的“候鸟”们感受到深圳、罗湖的包容与热情,也以实际行动回馈街道、社区。

生活在东门街道螺岭社区的湖北浠水籍流动党员、群众,同样身体力行助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现在在微信搜索栏输入“岭里无忧”,可以进入由螺岭社区创新推出的“岭里无忧”便民服务小程序。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精准施策、凝聚合力,螺岭社区历时半年推出“岭里无忧”,该平台集党建、便民、助企服务功能于一体,首批上线提供家政服务、维修装修、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四项便民服务。

“岭里无忧”便民服务小程序依托湖北浠水流动党支部阵地,挖掘湖北浠水等地外来务工能人,组建维修服务队伍,提供维修服务;链接家政服务企业、居家养老社会组织,提供母婴护理、居家养老陪护、托育、保洁服务;链接培训机构、文化艺术学校、志愿队伍等优质资源,提供软件编程培训、舞蹈美术、书法等培训活动。通过该小程序,构建“社区党委搭建平台、居民点单、系统派单、志愿队伍接单”机制,以低于市场价或公益形式提供便民服务,即居民在小程序下单预约相关服务,社会力量以“抢单”形式接单上门服务,激发来深建设者、辖区企业等社会力量融入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打造社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湖北浠水流动党支部还组建了“能工巧匠”志愿服务队伍,发挥流动党员示范带头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通过流动党员带动其所在的建筑行业人员发挥职业优势,成立维修装修服务队,为居民提供换灯泡、补漆、刷墙等服务,推动更多流动党员亮身份、当表率、有作为。

(来源:罗湖发布 编辑:李莹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