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一座年轻的城市,在广州市十一个区中,其有历史记载的开发历史,最早上溯到南宋。如果南沙有一张文旅地图,南沙区黄阁镇一定会被着重圈出来。在这里,丹桂花开,粤韵悠长。
天后古庙烟霞绕
祈福声声传九霄
在古老的村落中,有一座被岁月雕琢的天后古庙,它静静地伫立在村头,见证了无数个春秋的更迭。庙宇的飞檐翘角,古朴的红漆大门,以及那雕刻精细的构建,无不透露出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庙宇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村里的老人们会讲述关于天后古庙的传说,他们说,天后是海上的守护神,曾经在暴风雨中显灵,拯救了无数渔民的生命。每逢特定的节日,村民们都会聚集在庙前,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天后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天后古庙不仅是信仰的寄托,也是村民们情感交流的场所。孩子们在庙前的空地上嬉戏,青年男女在庙会中相遇,老人们在庙旁的丹桂树荫下闲聊,这里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与情感。岁月流转,天后古庙依旧屹立不倒,它不仅是建筑的遗迹,更是人们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
沿着中国曲折的海岸线,妈祖庙星罗棋布,仅在广东省境内,就曾有400余座这样的神祠存在,“月山古庙,在黄角山,宋咸淳间建,祀天后,”,道光年的县志中对于莲溪天后古庙这样娓娓道来。莆田日暖,古海风和。寥寥几个字,就能感受宋朝的风,明代的雨,清季的烟火。而它们已经随时间缓缓渗入古庙的灵魂。
小红楼畔花满蹊
岁月静好梦依稀
东里红楼,静静地伫立在黄阁镇东里村的悠长巷弄之中,仿佛是岁月长河中的一位温婉佳人,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81岁的村民麦老先生回忆道:“我的伯父麦东正凭借在广州和香港之间的贸易起家。他用船将广州的蔬菜水果运到香港卖,再把香港的火腿罐头运回广州。有一次,他运回一船的“红毛泥(水泥)”和钢材,又从外地请了师傅,在我们村里建了第一栋钢筋水泥楼。”
她,一袭红衣,清水砖墙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如同民国时期的佳人,端庄而又不失风情。那柱式门廊,仿佛是她的轻纱,轻轻遮掩着她那含蓄而又神秘的面容。柚木门窗,历经风雨,却依然保持着那份温润与质感,每一次开启与闭合,都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段过往的温情。
走进红楼,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来到了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小庭院里,大理石地面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如同岁月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那五彩斑斓的满洲窗,更是如诗如画,将东西方的美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红楼内部,依旧保留着岭南大屋的传统设计,高堂、方砖地面,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与文化的底蕴。而西洋元素的融入,如铁艺栅栏门等,又让红楼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展现出东西方美学的和谐共生。
如今,东里红楼已不仅仅是一栋建筑,它更是一座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黄阁东里村从民国至今的兴衰与繁荣。它见证了黄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村民们生活的变迁与成长。
漫步在红楼周围,感受着那份宁静与庄重,仿佛能听到岁月的低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东里红楼,用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一个关于时间、关于记忆、关于文化的故事,等待着每一个愿意倾听的心灵,去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温情与美好。
夕阳的余晖洒在这座古老的红砖建筑上,仿佛为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东里红楼,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民国时期的记忆与故事。红砖的色泽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温暖而深沉,每一块砖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怀旧的气息,让人不禁沉醉于那个时代的风情之中。
岁月流转,尽管时光荏苒,这座红楼建筑依然屹立不倒,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如今,它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
麒麟舞动风云变
古韵翩跹映华年
在岁月的长河中,它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那就是麒麟舞,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舞蹈。
麒麟,这个神秘而威严的瑞兽,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麒麟舞中,它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两位舞者,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他们的动作默契而灵动,将麒麟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每当麒麟舞动,那轻盈的步伐、矫健的身姿,仿佛带着一股神奇的力量,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沉醉在这美妙的舞蹈之中。麒麟的每一次跳跃、每一次翻滚,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让人心生敬畏,又充满向往。
而麒麟舞的道具,更是匠心独运,精美绝伦。麒麟头由老黄竹编制而成,上面雕刻着龙、凤、八卦等图腾图案,色彩斑斓,栩栩如生。麒麟被则选用红、黑、黄、青、紫等五种颜色拼接而成,寓意着吉祥如意、五谷丰登。
麒麟舞不仅是一种舞蹈,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风貌。每一次表演,都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和传承,都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彰显。
让我们一同走进麒麟舞的世界,感受那份神秘与美好,让心灵在舞蹈的旋律中自由飞翔。
在黄阁镇这片古老而充满韵味的土地上,李滚元,这位年逾八旬的麒麟舞老教头,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传统文化的长空。他的故事,是传奇与坚韧的交织,是艺术与生命的共鸣。
自幼,年仅七岁的李滚元便踏上了不凡之路,师从村中武艺高强的大师,武术与麒麟舞的双重磨砺,成为了他童年的主旋律。夜以继日的刻苦训练,加之天赋异禀的聪慧,让他在武学与舞艺上如虎添翼,进步神速。白日辛勤劳作,夜晚则沉浸于武学与舞蹈的世界,偶尔还随师傅走南闯北,以武会友,卖艺为生,留下了一段段佳话。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1987年,大塘村重新成立“和乐社”(武术馆),如同春风拂面,让沉寂已久的麒麟舞再次焕发生机。李滚元成为“和乐社”社长及总教练,带领大塘村麒麟队参加国家、省、市各项赛事获奖无数。2000年,李滚元与李永潮携手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对传统的麒麟舞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参加首届全国广场民间歌舞大赛一举夺得民间文艺界的至高荣誉——“山花奖”,让黄阁麒麟舞的名字响彻云霄。
黄阁麒麟舞,这项拥有200多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李滚元等一代又一代人的精心呵护与不懈创新下,不仅没有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反而如同凤凰涅槃,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它不仅是黄阁人心中永恒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智慧与美的光芒。
李滚元,这位麒麟舞界的传奇人物,用他的生命诠释了何为热爱,何为传承,何为创新。他的故事,如同那跃动的麒麟,永远在黄阁的天空下,舞动着不朽的传奇。
教子志存高远处
朝天壁画梦飞扬
在南沙黄阁镇的辅党麦公祠大门上方,那幅高约一米、长约两米七的《教子朝天图》,仿佛是一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清道光二十六年的某一天,技艺超群的梁汉云大师,以他那如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将两条腾云驾雾的龙描绘得栩栩如生。老龙威严而庄重,小龙活泼而灵动,它们在云雾间穿梭,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传承与希望的永恒主题。而那轮洁白的太阳,如同点睛之笔,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神圣与庄严。
这幅壁画,不仅仅是一幅艺术品,它更是岭南地区耕读传家文化的生动写照。它寄托了古代大家族对子孙后代的美好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勤奋读书,科举得中,成为家族的骄傲。每一次仰望这幅壁画,都仿佛能听到那些古老而温暖的声音,在耳边轻轻回响,讲述着那些关于梦想与坚持的故事。
不仅仅是岭南地区传统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岭南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对家族的忠诚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每一次凝视这些壁画,都仿佛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着那份跨越千年的温情与力量。
麒麟回首,岁月温柔以待。
麒麟作为吉祥的象征,当它回首时,不仅是对过往的深情回望,更寓意着在岁月的流转中,无论经历何种风雨,都能以一颗平和而感恩的心去面对,因为时间总是以它最温柔的方式,陪伴着我们成长与前行。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让我们不妨放慢脚步,走进黄阁古老的村落,去欣赏那些被岁月雕琢的壁画。让它们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受那份来自远古的温暖与力量,去聆听那些关于家族、教育与梦想的往事。
文字:栾成
图片:印象南沙
来源:文体南沙
编辑:郑雨楠